时间辗转流逝,从前的日子固然愉快,可而今摆在面前的是:
这生意越做越难……
回忆1988年,那场席卷全国的“抢购风”,不少人将它看作是中国心理的承受力不足。
是自己的吓唬了自己——
人们第一次听到“价格改革”这个字眼。听到“长痛不如短痛”的说法,未免有些害怕。
对“通胀”的心理恐怖,人们惊惶失措,仿佛浩劫的洪水即将到来,无一例外地卷入抢购人潮中——
难道是为挪亚方舟储备用品吗?
88年还留下一笔“理论遗产”:会人对城乡居民储蓄产生望而生畏,胆战心惊——
“笼中虎”在几年间(90年至今)从一万亿、二万亿……以至98年突破五万亿大关:一旦老虎出笼, 出现十年前的 “抢购风,”中国经济如何得了?
杞人忧天。令专家大跌眼镜的是。“笼中虎”愈发的乖乖虎,几番降息也“拉”它不动,死不出来。
中国人,你是否在以“拒绝消费”的另一种畸态,显示对 “通货紧缩”的心理预期呢?包含了对未来种种不安的储备心理,只不过当今的人们不会傻呼呼抢一堆堆无用的杂物,而是死心眼地储备起辛苦攒下的现金。
88年的心理恐惧,是针对“通胀”的,都说是过度的反映。(www.xing528.com)
那么,98年的心理预期(对房改、医疗改革、下岗、破产),是否能责怪中国人过于成熟了呢?
“信心消费”的号角屡吹不响。
于是,一年沉重一年的库存积压,风光的商场冷落了,火爆的休闲娱乐场所一家紧接一家关门大吉,物价指数总是缓缓下跌……
如果当真认为:库积积压、关门散摊,全是“信心消费”的疲软,那么大错特错。
至少说房产吧,他们愿意拿出年收入的4倍、5倍、6倍……来圆家的梦。可那畸高的房价(超过了20倍的年收入),是谁不让他们消费呢?
据“专家”说,砍掉暴利,房价可降一半。
这是个福音,下降的空间很大,但降下来的难度更大。在房价收费里,人民防空费竟然触目在列,耐人寻味?
多达60%的税款,国家乃至得利部门愿意减吗?
15%以上的利润,开发商愿意让出哪怕一丁点儿吗?不成!那么就让完工的商品房空置吧。全国有7千万平方米的空房子,把上千亿的资金“砸”死在那地方。
看够了东南亚金融风景, 中国人也就以更挑剔的眼光来看自己的经济,这是一种极有益的清凉剂,至少官员们已经承认了“海南泡沫”,并颜言今明年的大暴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