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今天的穷人:城镇低收人群约3000万,贫困问题日益严重

今天的穷人:城镇低收人群约3000万,贫困问题日益严重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由以上“贫困户”以及“温饱户”的一半,构成了当今城镇的低收人群,约有3000万人。 疾病及天灾人祸加剧了贫困,或者将小康、温饱拖人贫困之中。 在我国,城镇低收入问题有渐严重的趋势,低收人群的扩大、贫困的加深成日益尖锐的社会问题。 这5800万贫困线上挣扎的农民,其人均年收入低于450元。在这些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状况更加令人担忧。

今天的穷人:城镇低收人群约3000万,贫困问题日益严重

   在改革的20年中,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同样,另一部分人却在滑向贫困。与高收入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千千万万个低收入群体,窘境丛生。

   我们先来看看城市,“穷人”落在了谁的头上。

   当经济学家大谈“优胜劣汰”、“竞争机制”时,贫困人群也一天一天地呈现出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机制的增强,一些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或淘汰,出现了一批破产、停产、半停产的下岗、待岗人员,加上一批收入微薄、家庭困难的退休人员、无业人员和社会救济对象,构成了城镇中的低收入者。

   这部分人究竟有多少呢?据保守的估计,在1994年,大约有600万人。主要是下岗、待岗人员就业人口少而家庭人口.多,以及特殊困难家庭(伤、残、孤、老等)。

   家庭年收入在5000—1万元的“温饱型”家庭,约占总数的34%,约有5000万人,主要是城镇普通居民以及没有额外收入的工薪阶层。

   由以上“贫困户”以及“温饱户”的一半,构成了当今城镇的低收人群,约有3000万人。

   从总体上来衡量低收人群组成,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普遍特征:如,家庭人口多,就业人口少,无收入人口多,负担系数高是贫困户的普遍特征。

   从个人素质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素质低,无一技之长、缺乏生存能力者,难免成为低收入大军的一员,甚至沦为赤贫者。据统计,1996年户主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的贫困户占全国贫困户的77.8%;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占22.2%,初中占36.3%,高中文化程度占19.3%。

   疾病及天灾人祸加剧了贫困,或者将小康、温饱拖人贫困之中。据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疾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其年收入的2—6%。近年来,由于医药费的巨幅上涨,给普遍市民带来沉重的压力,“有病看不起,最后得大病”道出了贫困人口的心声。

   在我国,城镇低收入问题有渐严重的趋势,低收人群的扩大、贫困的加深成日益尖锐的社会问题。(www.xing528.com)

   再抬眼看看农村,在十二亿人口中,八亿农民的绝大多数都可以划人低收人群。而且在富饶的天下,仍有人处于不得温饱的赤贫线以下。象甘肃的定西地区,宁夏的西海固地区,穷得难以想象的地方。有人调查贵州西北部高寒区的赫章县,其中有一二万人,每户的全部家当值不了10元人民币,令人 “不忍一睹”。

   当媒体竟相报道农民富了,“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农民手拿大哥大的照片上了党报,华西村、大邱庄的农民喜奔小康……正是犯了“嫌贫爱福”的毛病。

   在广阔的西部农村,那来的乡镇企业?哪来的赚钱机会?偏远山区的农民,别说什么大哥大,洋楼,他们面临断炊的困境。

   1984年,费孝通为研究西部开发问题第一次走访了甘肃中部定西地区的贫苦农户。随后他写下了自己的深刻印象:

   “在一间除了炕和空锅别无他物的土屋里,一位中年农民流着眼泪诉说着他妻子的病况和断炊的困境。据说当时还有约1/3的农户与他一样不得温饱”。定西“苦甲天下”。有粮吃,有柴烧,有水喝,这是定西人对温饱的理解。

   王小强等人在《富饶的贫困》一书中描述了几则“场景”同样令人震惊:甘肃榆中县上庄地区,年人均口粮只有40—100斤,全区49个队,有48个人均收入在40元以下!有些队,平均3人一床被、3户一条毡,2/3的土炕没有铺盖,一个从朝鲜战场上回来的志愿军战士,全家6口人共盖一床几十年前从朝鲜战场上带回来的破被子。还有全家3个人睡在两张水泥袋上的!全区7千多人,有4,371人没有棉衣裤或棉衣裤已破烂不堪。

   虽然,经过二十年改革,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多达2.5亿人,已下降到目前的5800万人(这是一个飞速的进步),贫困发生率已从当年的30%下降到现在的7%。但是,能够从纵向比较中沾沾自喜吗?5800万农民不得温饱,这相当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总数。在当今世界上,人口超过8000万的,仅有11个国家。

   这5800万贫困线上挣扎的农民,其人均年收入低于450元。其中约90%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他们生活在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的深山区、裸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地方病多发区和边缘缺水区。在这些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状况更加令人担忧。例如,对贵州省极贫县极贫村的调查,农户平均缺粮3—6个月。如春天借粮50公斤,秋后要还60公斤。有的农户因欠债太多,打下新粮全还了账,然后再借,粮债成了无底洞。许多农户由于没有自我积累,“屋里无箱柜,床上无被褥,抬头看见天,四周不挡风”的现象极为普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