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轻电影对外传播中国青年形象的问题

轻电影对外传播中国青年形象的问题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轻电影代表着目前国内电影市场的一种新潮流,能够对外重塑中国青年形象的真实性、突出中国青年形象的亲切感、展示中国青年形象的审美性。但是,过去一年多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极大成功的“轻电影”,在对外传播中国青年形象过程中却未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具体表现有:首先,未达到理想的海外票房,传播范围受限。在此方面,轻电影在中国青年形象传播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

轻电影对外传播中国青年形象的问题

电影代表着目前国内电影市场的一种新潮流,能够对外重塑中国青年形象的真实性、突出中国青年形象的亲切感、展示中国青年形象的审美性。但是,过去一年多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极大成功的“轻电影”,在对外传播中国青年形象过程中却未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具体表现有:

首先,未达到理想的海外票房,传播范围受限。

与在国内的火爆票房相比,轻电影在海外的票房却不尽如人意。例如,在国内获得12.66 亿元票房的《泰囧》在国际市场却遭遇了“滑铁卢”,在北美AMC 影院所属的29 家影院进行点映的首日票房只有9098 美元,首个周末也仅仅收获了3.22 万美元票房。红遍中国的“囧式”幽默并未在国际市场收获“笑果”。这反映了轻电影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导致轻电影海外票房不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影片内容缺乏应有的深度和作者急功近利的创作心态。这使得目前轻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难经受住国际市场的考验。不少轻电影对内容缺乏深度挖掘,且传达出一种过分娱乐的趋利心理,这使电影中青年人物形象未能最大程度地接触海外受众。

实际上,很多轻电影在国内传播时已经表现出了这样的问题,即对网络营销的关注大于对电影本身艺术价值的追求。国内很多观众因为网络宣传的影响而观看轻电影,看完后却因为影片的诸多不足而大失所望。整体上看,轻电影虽然有一定的时代感,但对现实生活的挖掘还处在表层的阶段,并未出现过《毕业生》或《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对于青春成长进行深刻反思的作品。

有专家指出:“最好的电影就是形式和内容兼备的电影,‘轻’电影在内容方面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但是从电影艺术的形式上来说,还有很多需要锤炼的地方。”此外,由于目前几部轻电影有着较好的市场反应,导致部分的创作者出现了一种娱乐的倾向和趋利的倾向。如《小时代》影片中过于奢华的舞美,折射出部分青年人过于浮躁的心态,一味地追求名牌,将当下中国青年人的形象塑造得过于片面。同样,某些制片机构、制片人也开始心存投小本赚大利的思想。回避严肃的题材,一味追求所谓的“喜闻乐见”成为这些创作者和机构普遍的做法和目的,而部分轻电影票房的成功又反过来加剧了这种创作心态。值得一提的是,某些人物形象虽然表现了真实的情感诉求,却也隐约体现出某种“负能量”。

事实上,积极正面的形象更容易在青年人当中形成强烈共识。好莱坞电影的成功,离不开一种“好人一定有好报,坏人有坏报”的既严肃又简单的价值选择。忽视了这种价值共识,作品和人物形象都难以在国际市场立足。

其次,未开发海外网络播出平台,传播渠道受阻。(www.xing528.com)

从影片传播平台的角度看,网络无国界,是一种受到限制最小的国际化传播平台。相对于电视、广播与纸媒,网络更为自由,从而更容易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根据《2012 年度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调研分析报告(下)》的调查,在“观看中国电影的方式”这一问题上,大部分外国受访者将“网络观看”作为首选。该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能够对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意愿产生重要影响,也是观看中国电影最主要的渠道”。由此可见,网络在未来应当成为轻电影被外国观众观看的主要途径之一,也应成为片中主人公形象的重要展示舞台。

轻电影的“轻传播”不仅仅意味着新媒体营销,更意味着网络理应成为除院线外的主要播放渠道。但是,轻电影的制作与营销机构好像并未有效地搭建起海外网络播放平台,而是更多地追求进入院线,这使得影片传播渠道受阻,人物形象展示平台受限。

最后,未构建更具普世性的青年形象,传播效果受损。

虽然轻电影具有较少的政治宣教意味、意识形态色彩,重点讲述当下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异国奇遇和个人奋斗也更容易被外国观众理解,展示的时尚轻松的国家形象也更容易让外国观众接受。但是轻电影讲述的故事和故事讲述的方式还是有较强的中国特色,与外国观众存在一定的文化隔阂。例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讲述的国内大学生活恋爱故事是否和外国观众的经历相似;《中国合伙人》讲述的创业故事又有多少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这一时期中国青年“金钱”价值观在西方社会他们能否理解;《泰囧》所营造的喜剧效果经过语言的翻译还能存留多少,这些都存有疑问,西方社会能否理解这种“东方幽默”。这些电影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中国特色”,也使中国青年形象的对外传播往往带有片面性。

轻电影的时代感和真实性并不意味着一定具有普世意义,它也可能因为国情的不同难以被人理解。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创作者们更多地关注外国观众的成长经历、欣赏习惯,最大程度地压缩文化隔阂,不过度展示和强调特殊国情和文化差异。在此方面,轻电影在中国青年形象传播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

作为近年来国内影坛新兴的电影类型,轻电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商业与艺术结合的有益尝试。从国际传播的角度看,轻电影反映了中国电影从宏观的民族题材到微观的个人题材的发展趋势,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隔阂,更为容易地被海外观众理解与接受,立足于开放的、互动的新媒体营销平台,可以克服传统播放平台带来的地域性限制。所以,轻电影可以向外国观众展示真实的、亲切的、独具魅力的中国青年形象。但是,作为年轻的电影类型,轻电影在国际传播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利用好新媒体播放平台、突出故事与情感的共通性,轻电影才能成为传播当代中国青年情感、诉求和外在风貌的有效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