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武侠片海外传播问题

中国武侠片海外传播问题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要提高海外观众对中国武侠片的认可度,武侠片的创作者们需要重新认识和适当调整一些主题所表现的价值观。武侠片的这种以责任为基础的价值取向可以称之为一种“家国情怀”。

中国武侠片海外传播问题

作为海外传播中较为成功的影视产品类型,武侠片蕴含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坚守着对产品娱乐功能的追求和对观众欣赏趣味的尊重。然而,并非所有武侠片的价值观都适合海外传播。某些价值观因意识形态、文化和观众欣赏趣味的差异而不被理解,进而影响到了整部作品的传播效果。例如,21 世纪出现的部分武侠片和传统作品相比就呈现出了不同的价值取向,部分武侠片导演在作品中对侠义精神进行了过于个人化的阐释,违背了传统侠义精神的思想核心,忽视了海外观众的欣赏趣味,部分武侠片导演对作品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把握得不甚恰当,出现了过于片面的创作观念,降低了中国武侠片的精神境界。这些观念都在影响着中国武侠片海外传播的效果和海外观众对我国武侠片的评价。如果要提高海外观众对中国武侠片的认可度,武侠片的创作者们需要重新认识和适当调整一些主题所表现的价值观。

(一)过于明显的政治价值观容易引起西方观众的反感

中国武侠片的侠义精神始终是底层人民反叛精神和责任意识的统一,在现实令人绝望的背景下,武侠片让观众在幻想中完成了一次反抗理想。如果说底层民众的侠客梦仅仅是在心底模糊地形成,那么文艺工作者们就是将之传达升华,并用镜头、语言、文字再造理想之境。前者是武侠类型文艺作品民本思想的来源,后者决定了各类武侠文艺作品的文化理想和境界。无论是武侠片还是小说,主人公都疾恶如仇,在体制外的环境下痛击那些为富不仁的势力。正常的社会体制内无法实现的公平正义在侠客的世界中得以实现,侠客以正义感和超凡的能力反抗着充满不公的环境。“侠以武犯禁”准确地表达了这种除暴安良、打抱不平的反叛精神。以《猛龙过江》、《黄河大侠》、《独臂刀》为代表的传统武侠片塑造出经典的不合于体制、快意恩仇的侠客形象。这正是侠所秉承的价值观的体现。

侠义精神一方面体现在敢于反抗强权的叛逆精神,即所谓的“勇”,另一方面又包含对于国家、家庭和朋友的责任,即“忠”和“义”,反抗精神和责任感相结合,构成了侠士独特的精神气质。所以,传统的侠义精神除了反抗意识之外,还有一种责任感。具体来说,这种责任感有两层含义,首先是一种对家人与朋友的忠诚,例如《少林寺》中觉远的替父报仇,《精武英雄》中陈真的为师雪恨。其次是对民族和国家的忠诚,李小龙的影片体现出了一种典型的民族意识。这种责任感不但保留了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构成了很多武侠片叙事的内在动力。尽管武侠片有火爆的场面、炫目的动作,但一切刺激的动作场面都是在这些价值观念的支撑下进行才有价值,其对观众的影响比单纯的动作场面更为持久。

武侠片的这种以责任为基础的价值取向可以称之为一种“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具有普适性意义的,任何国家和民族的观众都会对自己的国家、民族、兄弟和朋友有一种深深的责任感,这并非是中国人独有的价值观。然而,新世纪的部分武侠影视片出现的一种具有“国家意识”的政治理想和这种“家国情怀”产生了很大差异。这种“国家意识”体现在反叛精神的逐渐消失,秉承崇高政治理想和价值观的英雄开始出现,武侠片开始注重表达一种政治见解。在这些武侠片中,传统的反叛精神在淡化,国家本位越来越明显。有些作品利用一种“天下意识”来表达一种看似远大的政治理想,有些作品则体现出权力崇拜,过度表现剧中人物的争权夺利。“天下意识”与政治意图过于明显,容易被西方观众抵触,权力崇拜违背西方文化中重视独立、自由的价值观,也不适合海外传播。这种“天下意识”和权力崇拜的又一表现就是部分武侠片的主人公由原来的体制外的平民逐渐变为上层精英。如果说新时期武侠片重在表现下层民众对主流政治的反抗,那么,新世纪武侠片则存在一个突出现象:表现上层精英权贵人物的兴趣要远远大于下层民众侠士。[6]其中《满城尽带黄金甲》、《十面埋伏》、《天地英雄》的主人公都是统治体制内的帝王或官员。观众难以将这些主人公的信仰和处在社会底层的侠客信奉的价值观联系起来。此外,许多新世纪武侠片的故事背景有意设计在强秦或盛唐,凸显出宏大的气魄和震撼的场景,也都在暗示导演对强大的中国的怀念与憧憬。这种主人公和故事背景的有意设计也体现出创作者与以往不同的价值取向。

跨文化传播中,过于明显的政治价值观容易引起西方观众的反感,这是部分新世纪的武侠片难以被接受的重要原因。如果说反叛精神容易引起海外观众的认同,“家国情怀”也能让海外观众产生同感,而“天下意识”和权力崇拜却会遭到海外观众的抵触,因为这其中隐含着一种政治意图。这种政治意图与西方文化中反抗政治的个人主义、独立意识是相互违背的。以国家伦理意识制约个人的叛逆精神,以皇室贵族路线代替平民侠客,以盛唐或强秦取代普通的历史片段让中国的武侠片在制作规模与视听效果上达到国际水平,但是这样的价值取向未必适合海外传播,甚至极可能遭到排斥。武侠片的精神实质,就是一种独立与反叛的价值观,影片中的侠客之所以深入人心,就是因为他们能在权力、财富面前保持独立和尊严,这样的精神在传统和现代社会都是相当缺失且极为珍贵的。与政治适当地拉开距离,武侠片的价值观才容易深入每一位观众的心灵深处。(www.xing528.com)

(二)片面强调技术而忽视人文关怀的创作观降低了武侠片的感染力

武侠片体现出的技术崇拜是一种过度看重影片技术,而忽视作品人文关怀的创作观。新世纪的武侠片很多呈现出对动作场面过度夸张地表现。观众看到更多的是眼花缭乱的场面,而难以发现作品的人文关怀。很多武侠片凭借感官刺激吸引观众。作品的艺术创新完全集中在了视觉效果方面,而形象的塑造和叙事的手法却乏善可陈。如《英雄》唯美的动作场景,《无极》充满魔幻想象的画面,诸如此类的武侠片通过技术的进步,取得精美的视觉效果,但影片整体的艺术感染力并未得到提升,武侠片应有的人文关怀随着技术的进步却被忽略。

无论任何类型的影视产品,技术的进步确实可以带来更多的关注。好莱坞电影大多以先进的技术营造出震撼的场面来吸引全球观众。如《阿凡达》全球突破二十亿的票房与影片3D 技术的应用有直接的关系。然而,好莱坞电影在采用技术营造恢宏场面的同时,更加重视影片的人文价值。电影的技术和人文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技术,缺乏人文关怀,影片会成为单纯的场景堆积;只有人文关怀,缺乏技术手段作支撑,影片的国际影响力也会极其有限。《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等影片的成功,体现着好莱坞电影追求技术与人文平衡的创作观念与审美观念。对于中国的武侠片来说,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缺乏人文关怀,单纯的视听效果无法触动观众的灵魂,甚至会出现过度重视技术应用而影响作品叙事的情况。武侠片的技术因素,以及在其支撑下的动作、场景、音乐等只有被统一在影片的人文关怀时,才能呈现它们最终的作用。《七武士》震撼的决斗场景虽然依托多机位交叉剪辑,但最终还是服务于影片传达的壮烈的武士道精神之中,进一步说,相对于人文关怀,一切技术都是辅助性的表意元素。

从海外传播的效果来讲,技术崇拜是希望形而下地从表层吸引海外观众,当然这样的技术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人文关怀是真正从文化乃至价值观的高度打动海外观众,二者的最终效果有着根本的区别。前者是暂时的视觉冲击,后者是深层的文化融合,二者结合才能带来长久的感动。

中国武侠片在国际市场的口碑,不仅仅依靠20 世纪许多经典武侠片带来的影响力,更需要在21 世纪涌现大量的高质量作品。不仅仅需要依靠技术的进步带来的视觉冲击,更需要在文化层面令人信服。虽然在21 世纪的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武侠片有很大的制作空间,也体现出了很多全新的尝试,但是什么才是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能够接受的电影,什么是技术和艺术可以兼得的电影,什么是票房与意义兼顾的电影,仍旧是中国武侠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