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侯周德兴与明太祖朱元璋是幼时玩伴,周德兴比朱元璋大两岁,朱元璋称周德兴为兄。当年朱元璋杀老财家黄牛时,那个拿绳子帮助朱元璋绑牛的就是周德兴。朱元璋打天下时,从村子里带出亲兵24名,周德兴便是其中之一,他屡立战功,是大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加封为江夏侯。
自明朝开国以来,倭寇猖狂窜犯掠夺我国东南沿海,人民深受其害。明太祖朱元璋决定派周德兴前往筑城防倭,以固海疆。
史载,明朝第一谋臣刘伯温曾多次商请周德兴南下建城池抗倭,周德兴都以年事已高谢绝。朱元璋心知福建差事非周德兴不可,不得已,只好亲自上门委以重任。因此,周德兴来福建也就可谓勉为其难了。
《明史》记载:“帝谓德兴,福建功未竟,卿虽老,尚勉为朕行。”“德兴至闽,按籍佥练得民兵十万余人,相视要害,筑城一十六,置巡司四十有五,防海之策始备。”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周德兴奉命建铜山所城。他从刘伯温处学会了堪舆术,相中今关帝庙所在地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龙喉宝地”,便萌发占为己有之想。经一番谋划,他带了两个心腹,策马潜回安徽凤阳老家,把祖上墓柩挖掘出来,准备迁往福建铜山这块“龙喉宝地”厚葬。
周德兴嫂娘见状,问明缘由,不禁大吃一惊。“小叔,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若让皇上知道,这岂不是图谋篡位,可是要诛灭九族的,千万使不得!”经嫂娘一点拨,周德兴吓了一身冷汗。
嫂娘是一位善良且深明大义的农村老妇。周德兴自幼失怙,由嫂娘一手拉扯大,他非常顺从嫂娘的教诲,便求助嫂娘如何处置。
“既然是龙喉宝地,又不使南龙升天犯上作乱,定要用帝王级庙宇去镇住,方能化险为夷。”
“用帝王级庙宇去镇住”,周德兴豁然开朗。他一生尤崇关公的仁义忠勇,便想起铜山东坑铺关公祠的香火神坛,它是陈元光部将入闽带来的护身神,周德兴经常前往上香礼祭。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关公被敕封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理所当然是帝王级神祇。受嫂娘的启示,把关公祠升格为关王庙的蓝图已在周德兴心中绘就。
周德兴不敢在家乡久留,与随扈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回铜山。旋即鸠工十万余人垒石筑城,在指挥千军万马建设十六座城池的同时,他不忘营建关王庙。(www.xing528.com)
周德兴登上岵嵝山纵览,经过一番勘察,他断定今关帝庙所在地是龙脉真气融聚之所,蕴结千年龙人之福地,占龙盘虎踞、山明水秀之地势。他预言日后关帝必圣灵显赫,四海皆崇。
事不宜迟,他便择吉日动土兴建,铜山所城兵民积极响应。
庙祠很快建成,规模不大,只是单开间格局,小巧精致,美轮美奂。周德兴又令人在中轴线上开挖了一口莲花池(亦称罗星池),周边的风动石、礼僧石、贵子石等点缀其间。随即,关公护国庇民圣绩声名远播。殿前很快有信士捐赠石狮一对,以壮庙观。
关王庙的落成,为铜山关帝庙留下千年根基。
“铜山关王庙开光庆成之日,只见五彩祥云袅绕于铜山海门之上,圣灵声直逼人心,此起香火升腾兴盛。铜山所城官兵在日后的抗倭征战中屡得关公佑护,常胜常提。”
于是,四方香客、百官前来祈福的、赛愿的、卜问吉凶的络绎不绝,庙堂的格局已满足不了众多信士的需要。为了扩大庙宇规模,关帝庙开山住持僧圆球和尚托钵募劝善缘,但因工程浩大,一时心愿难圆。后有云霄吴子约、铜陵众善士为报答关帝恩典,捐重金改扩建关帝庙。几百年来,这些善举积淀成铜山关帝庙诉不尽的史话。
今日关帝庙金碧辉煌、巍峨壮观、香火鼎盛,不仅是全国四大关帝庙之一,也是台湾众多关帝庙的香缘祖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铜第一功臣,关帝庙的奠基者周德兴历史功绩永垂青史。
(东山)
素材提供者:陈炳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