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将军第:清朝建筑,长泰坂里新春村

将军第:清朝建筑,长泰坂里新春村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泰坂里的新春村,有一座“将军第”,据说是清朝兴建的。年近古稀之人,自能津津乐道,谈起这“将军第”的传说。将军第的主人叫汤河清,出生于清同治年间,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他排行第三。“将军第”完工谢土之日,汤河清不辞远涉重洋,返回乡里主持祭拜。

将军第:清朝建筑,长泰坂里新春村

长泰坂里的新春村,有一座“将军第”,据说是清朝兴建的。它占地面积有6300平方米,有36个房间,9厅10天井,其中配套的石柱、石屏,均雕得玲珑剔透。室内摆设大理石床、石桌和檀香木雕等。建筑前面,左边莲池,右边花圃,后面的旷地用鹅卵石砌成龟背形。整个建筑古色古香,规模宏大。坂里历来没有出过武将,为何会有这“将军第”?年近古稀之人,自能津津乐道,谈起这“将军第”的传说。

将军第的主人叫汤河清,出生于清同治年间,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他排行第三。在这片穷乡僻壤,人们在清政府田赋丁粮的苛征重压下艰难度日。汤河清的父母要养活一家七口,就得起早摸黑、拼死拼活地耕种那几亩薄田,一家人过着“端得了这一餐,过不了下一顿”的生活。汤河清的父母最终还是把十四岁的河清送给了族人,族人带着河清前往荷属的孟加锡埠讨生活。从此,河清就过着背井离乡、骨肉离散的漂泊生活。

族亲们帮河清在市面上摆了个烟丝小摊度日。他心机灵巧,在烟摊上耍弄手艺和把戏,无形中招徕了一群观众,小烟摊的生意也随着兴旺起来。

小烟摊正摆在一家经营海产品的大商行门前,商行的生意也随着小烟摊的兴旺而做得红红火火、左右逢源。商行老板怕门前拥挤,阻碍了顾客的来往,就婉言请河清另移他处。

河清的烟摊搬走后数日,商行的门前呈现冷落的景象,生意显得十分萧条。为此,商行老板心里暗想:莫非这小子是福星、财星……于是就派人到河清的住处,请他再度在商行门前摆摊。

翌日,商行门前又出现了河清的小烟摊,商行的生意果真又春风得意、旺盛兴隆起来。天下事要多奇有多奇,商行老板心中有了打算,臆测河清是个“福星高照”的人物,况且他为人勤恳忠厚,兼有经商的才干,遂主动邀河清入股合伙。河清入股后一如既往、任劳任怨,很快这家经营海产品的大商行就裹括了孟加锡埠的海鲜市场,河清显露出经商的才能。店老板为了永久留住这颗“福星”,即把河清招赘为婿。

河清成了商行老板的女婿,他更加放心大胆地经营,施展出交际的才能。他先后在新加坡泗水等地开拓市场,继而创建顺源公司,从此誉满海内外。(www.xing528.com)

贫苦出身的汤河清,生活上从不任意挥霍,可是在慈善事业上,他一掷千金,毫不吝啬。每年春节,他都从海外汇款周济家乡的鳏寡孤独族人,捐资给乡里修小道、建凉亭等公益之事,有口皆碑。后来,他自置“顺风号”轮船,往返于厦门至孟加锡之间,贫困者均可免费搭乘。同时,在锡埠筹建一座汤氏宗祠——崇本堂。堂中设客房、食堂提供族人、乡人食宿,而且安排就业。乡人有句赞颂他的顺口溜说:“吃的吃顺源公;睡的睡崇本堂。”

至清光绪年间,列强侵华,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候,汤河清已掌握了锡埠的经济命脉,并当上当地“甲必丹”(行政长官),在印尼华侨中名扬遐迩。他立即掀起“救灾赈民”运动,得到各地华侨的热烈响应,共募捐了十三条大船的粮食及其他物资运回祖国,受到了清政府嘉奖,赏戴花翎副将衔头,敕建将军府一座,御赐“将军第”石匾一块(据说是李鸿章亲笔)。

“将军第”完工谢土之日,汤河清不辞远涉重洋,返回乡里主持祭拜。

庆成之日,演戏三昼夜,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族人造访者络绎不绝,亲切称呼汤河清的小名,尊敬地说:“渗公您回来了!”汤河清见家乡老幼这样热情待他,乐得像小孩似的,高声地对大家说:“乡亲父老兄弟们,我汤渗永远不忘家乡,不忘家乡的父老兄弟!”说完还赏给村里每人两块大洋,一时传为盛事。

(长泰)

素材提供者:汤宏涛、汤宗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