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平白叶竹编:申请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竹编容器多样化

太平白叶竹编:申请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竹编容器多样化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竹篾街繁华已不再,竹器行日渐式微,只有零星的3家竹器店以及几家日杂店。目前,太平镇从事竹编的工人,白叶村较多。目前,太平白叶竹编正在申请列入漳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笔者走访过程中发现,不同用途的竹编容器大小、体积相差很大。最小的竹编是一种装放小圣诞树的小竹框,直径约5厘米、高度约8厘米。

太平白叶竹编:申请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竹编容器多样化

以前,沼安的竹篾街很是繁荣。那时,不足200米长的竹篾街商铺林立,除几家食杂、农具、木板车租赁店外,街道两侧竹器店有十几家。每天天一亮,竹篾街各竹器店门口,师傅们就开始取材、编织各种竹制品,十分忙碌。一会儿,竹制的各式生活用品、劳动用具琳琅满目。那时竹篾街是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名气也是挺大的。如今,竹篾街繁华已不再,竹器行日渐式微,只有零星的3家竹器店以及几家日杂店。

竹器店里那细细薄薄、纵横交织的篾片,翻飞穿梭的是说不尽道不明的情丝,还有剪不断的念想和思考。

想当初,一把竹刀就是师傅们家庭的经济来源,师傅们不仅是在编织竹子,而且是在编织生活。不久前,当笔者来到竹篾街走访师傅们时,他们不愿细言竹艺、传承以及当年的繁华,但从老师傅的眼里和闪烁的言语中仍可以读出他们对那段日子的怀念。

诏安地处福建最南端,林木竹藤资源十分丰富,有石竹、毛竹、花竹等多个品种。竹子的杆、叶、根茎部皆有用途,先辈栽种竹子,利用竹子历史悠久,竹制品也记载了人们利用竹子,开发竹子的智慧。

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曾任漳州知府,他把竹编列入“提倡中兴”的规划之中。那时,漳州的竹编工艺已相当精细,有竹碗、竹床等竹制品,这些手艺在漳州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使漳州的竹编、竹制工艺发达。同样,竹制品在诏安也得到应用和发展。

明朝,诏安人外出经商时挑、运土特产就开始使用竹编制品。清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21年),诏安兴起大北船远航营运货物,大量使用了竹编的篮、框装放花生、荔枝、柑橘等。清末、民国期间竹编进一步发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更是诏安竹器大发展的时期,从事竹编的工匠众多,他们坐店经营或摆摊设点或穿街走巷上门加工服务。

县城特别是南关及南关竹篾街(又称“筊笠街”),有众多的竹器加工厂,工匠众多;四都镇的西峤村,太平镇的白叶、新营等村竹器加工成为一种产业,竹编得到大力的发展。《诏安县志》记载:民国时期,木竹加工作坊分散于城乡各地,主要生产农具、家具。20世纪50年代,诏安县成立手联农具社,后改为社办企业,生产竹农具,从业人员近200人。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恢复手联竹器社,有城关竹器社、街办竹器社;另有新营、白叶、榕城、林桥、孝丰5家队办竹器社,及数量众多的城乡家庭竹器坊,生产竹农具及用品,从业人员几千人。70年代后期,随着塑料制品工业的兴起,林竹行业受到冲击,产量相应减少。80年代,手联竹器社开始走下坡路,乡镇办、个体联营办木竹产业迅速发展,主要存在形式是家庭木竹作坊。90年代后,木竹制品加工制造以公司和个体经营为主。

当笔者到太平镇白叶村采访时,正赶上女竹编技师陈碧蓉在取料,一把篾刀在陈师傅的手里仿佛有了灵气。陈师傅剥篾时,一手握住夹着一片短竹片的篾刀,另一手握住竹片,当篾刀剥开竹片时,用牙齿轻轻咬住已剥开的篾片一头,靠着手指头的感觉,轻轻一撕,青白两种篾片、篾条就一片片一条条地整齐剥离出来。这种手艺除了靠膝盖、脚掌卡住光滑的竹条,还要靠手腕的力度的巧妙应用,不然无法保证篾片的厚薄、粗细均匀。虽说熟能生巧,但陈师傅的双手常常还是伤痕累累,不是刀伤就是竹子的划痕。

诏安的竹编造型简洁、美观,牢固实用,是项技术活。

细丝竹编工艺以诏安县太平镇的白叶、新营、林塘、榕城、河边、太平等村庄为主。上述村庄的师傅平时也编织些普通竹篮框供应市场盛装时鲜水果

目前,太平镇从事竹编的工人,白叶村较多。

太平镇竹编行业从业时间较长的师傅有陈友坤、陈双华、陈珠生、陈友和、陈锡仪、陈章眼、沈水狮、陈苏娇、陈福荣等老一辈师傅;中青年师傅有陈文福、陈碧蓉、陈振琴、陈敏莉等;年轻一代的有陈洪霞、陈佳怡等。

2017年3月,太平白叶竹编列入诏安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白叶村山下的陈文福、陈碧蓉。目前,太平白叶竹编正在申请列入漳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粗丝竹编工艺以县城南关街竹篾街(现为三民南路)为主,搭建竹屋的师傅也主要分布在县城南关街及周边。

早期,竹篾街的老师傅也常编织些细丝竹编,如:果盒、馔箩等。笔者印象最深的竹制品是那种称为“椅轿”或称为“母子椅”的椅子,平时可当椅子坐,竖放就是婴幼儿的靠背椅。

现在,南关街仍在从事竹编制作的有沈耀鑫、沈少卿、沈汉宝等十多位师傅。

四都镇西峤村竹编制品也是生活用品和劳动用具,主要竹编制品有大货篮(俗称“脚车篮”,高约0.8米、直径约0.6米)、框篮、吊篮、菜篮、果子篮、火碳笼、鸡笼等,采用的竹子多为石竹。(www.xing528.com)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西峤村村民大多从事竹编产业,从业时间较长的有许细俊、林珠平、林宝文、张桂生、陈桂福、许大庆、许元就、许汉龙等师傅。目前,从事竹编制作的只有陈桂福、许大庆、许元就等十来位师傅。

空闲时间,陈桂福等老师傅也编织些精细的竹编,如竹针线框、果子篮等,这种针线框的底部图案呈八卦形,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除上述乡村外,其他乡镇也有竹编制作,但相对于县城、太平、西峤村来说,产量及从业人员较少。

笔者走访过程中发现,不同用途的竹编容器大小、体积相差很大。最小的竹编是一种装放小圣诞树的小竹框,直径约5厘米、高度约8厘米。而最大的是一种叫“蚬垒”的圆形竹框,直径约2.5米、高度约0.8米。早期,“蚬垒”用于海上捞洗“土蚬”(也称“海瓜子”或“薄壳”),用户多为梅岭镇沿海渔民,但现在已少见。该作业方式很独特:夹带“蚬垒”的船只是特制的长三角形木船,船长约6米,船头尖形,沿船两侧至船尾特意伸出两片长板,“蚬垒”就吊挂在两片长板之间,作业的渔民则站在漂浮晃动的“蚬垒”里清洗刚捞出的“土蚬”。

诏安传统竹编用篾片或篾丝,以挑和压的方法构成经纬交织或纵横交错,贯以穿、插、钉、锁、缠、套多种技巧,编出的图案变化多样。

工序主要为:材料处理、编织和收尾。材料处理前段文字已介绍,编织是设计、起模、起(编)底、编体等工序,编织前的起模目的是让批量生产的竹编制品规格统一。收尾(锁口)、防霉防蛀、上色、装饰油漆等是不可或缺的辅助补充工序,目的是使竹编产品更加美观、精致、耐用。

如斗笠的传统做法:双层竹编,中间铺纸或竹叶,内外胎合成后,油上一层桐油或清油,阴干后即成。制品美观大方又轻巧耐用。制品常有褔、禄、寿、喜、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一帆风顺等吉祥字样或图案。

家用竹筛等精细竹制品的编织图案则多种多样,用料用篾精细,竹筛成品有方格小洞,多用于筛选粮食。

搭建竹屋,先编织大片篷壳,然后在两片篷壳中均匀铺上竹叶再锁口,便可当屋顶,而隔屏则是整片的竹片编织而成:竹子破开,去节,裁成约3至4厘米宽的竹片,再用竹刀或锤子敲打成长片,纵横编成整片,锁口。

竹编行业多是家族相传或以作坊为依托的师徒关系传承,学徒学成后,自立门户,再招徒弟,口传身教。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新技术产业,如塑料制品等影响,竹编已完成从日常生活、劳动用品到工艺品再到收藏品的逐渐过渡。目前,竹编主要靠40岁以上的一批工匠支撑着,年轻从业者较少,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这一传统技艺传承堪忧。

今年40多岁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文福,其祖上就是太平镇较早的竹编师傅之一,传承至他已是第5代,他从艺至今已20多年。为更好地寻求竹编产销之路,他多次外出与外地师傅交流竹编技艺,开发、推销竹编制品,终于在广东省汕头市等地开拓站稳了竹编销售市场。

20多年来,陈文福利用其精湛的竹编技艺,传帮带了部分乡亲靠竹编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他创办了太平镇第一家藤竹编工艺厂,后成立“诏安县鸿利工艺有限公司”。为普及传统竹编技艺,鸿利公司还开展了传统竹编进校园活动,为太平中学的竹编兴趣班的学生授课,教授传统竹编的实际操作。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竹子是虚心、优雅、坚毅的象征。同样的,传统竹编也有其顽强的生命力,它不仅有繁华的过去,将来也必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诏安)

素材提供者:林惠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