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而食则离不开锅、鼎。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但诏安人所说的“鼎”,不同于古代的三足鼎,而是敞口圆底的大铁锅,其纵向截面呈弓形。大鼎平口,小鼎则带两个耳或没有耳,而现代多带铁柄,使用时鼎口常加上木质圆盖或铁盖,称为“鼎盖”。鼎可用于烧水做饭,也可作煮肉炒菜蒸煮之用。印象中最大的鼎是县城东门城顶调味厂内使用的鼎,直径有1.5米,最小的为普通居家使用,只有脸盆大小。
上世纪或更早,居家使用的鼎大多是用生铁浇铸而成,铁鼎用过一段时间后鼎底会有破损。究其原因:生铁鼎铸造时存在砂眼,使用时锅铲的磨损让砂眼扩大;柴草燃烧氧化;用锄头或刀子铲除锅灰时的损伤;其他的人为损坏等。铁鼎破损,就需要换新或修补。那时候人们普遍经济收入低,基本不会丢弃稍有破损的鼎,能修补则勉强用。因此,补鼎这个行当就应运而生了。
诏安何时有补鼎这个行当?笔者查阅多本相关文书未见记载。相传,从“黄帝始作釜甑”“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起(三国谯周《古史考》载),便有了锅釜。随着诏安先民的繁养生息,与外界的交流,铁鼎成了诏安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同样,也就有了补锅匠。
补锅匠、铁匠等基本上都是从炼丹的方士衍生而来的,太上老君是道教推崇的创始者,所以补锅匠、铁匠等尊崇太上老君为祖师爷。
诏安依山傍海,早期以农业、渔业、商贸业、手工业为主导,工业、五金业、冶炼业不甚发展,除个别家庭式作坊经营铸造小尺寸铁鼎外,鼎都要从外地采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府重视工业、手工业发展,诏安的铸造业才有较大幅度的进步。诏安县农械厂等五金铁器行业,也开始批量铸造铁鼎、铁锅等炊具。
据《诏安县志》记载:1952年,全县铸铁锅0.98万口;1955年,全县铸铁锅1.97万口;1959年,四都、梅岭、深桥、官陂、秀篆等地创办5家农械厂,生产农具兼铁锅等生产生活用具。
20世纪90年代之前,诏安有多家补鼎店(摊),主要分布在县城的四街、五街、六街、七街、八街,西潭、四都圩集所在地等处,有相对固定的摊店。其他村镇的补鼎师傅相对较少或无。另外,还有部分没有摊店的师傅,他们走村串巷上门服务,这些师傅多是深桥镇仕江村人。
走村串巷的补鼎师傅的装扮近乎一样,他们肩上挑着担子,担子的一头是工具箱,一头是风箱、凳子。手里摇着铁片,腰间围着粗布围裙,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和炉火的烘烤,让他们的皮肤乌黑乌黑的。他们游走在乡村街道的各个角落,赚取小钱养活自己和家人,眼里常透着一种疲惫的眼神。
师傅轻抖手中的一串厚铁片,“嚓、嚓、嚓”富有节奏的敲击声随即响起,“补鼎补砂锣”的吆喝声也随之飘荡在村子、街道里,让人们知道补鼎师傅来了。这时,大人们就忙着找出破鼎烂壶漏盆,争先恐后地来找师傅修补。小孩也会随着“嚓、嚓、嚓”的响声,来到摊前看师傅起火烧炉补鼎。
若补鼎摊子摆完后还没人拿鼎过来修补,师傅则抖着铁片再到各条街巷吆喝。师傅也会上门收鼎。有的鼎比较大,又没有“耳”可提,师傅就在头上搁上一个圆布圈,将收来的鼎叠在一起,倒置顶在头上。当然,多数人是自己把鼎拿到师傅补鼎的地方。
补鼎师傅的主要工具有一只风箱(俗称“踢凸炉”)、一条四腿凳子、一个泥炉,还有坩埚、泥勺、铁线钩勺、钳子、铁剪、铁钩、铁椎、木炭、煤块,及一堆破铜坏铁等。
开始补鼎,师傅先用一尖嘴小铁锤或铁椎在鼎的破洞处轻轻地敲打,将四周的污垢和烂铁敲掉,有的孔太小,师傅还会将它刮大,用铁钩在孔洞周边拉沟缝,然后把鼎搁于四腿木凳上。接着,燃起炉子,把坩埚放在炉子里,再往坩埚里放进几块生铁片,“踢凸、踢凸”地拉起风箱,火炉里的红蓝色火焰顿时随风一吞一吐,很快,坩埚里的生铁片熔化成铁水。这时,师傅往手心铺上一块满是油腻的土织布,土织布垫着黏土或“粗糠火灰”,用泥勺从坩埚中舀出铁水倒在上面,铁水犹如一粒粒橘红色的珠子轻盈地滚动着。师傅轻巧地将铁水从锅底对准了破洞一贴,另一手则用一个粗布圆筒从锅内对着一按。只听“滋”的一声轻响,破洞处泛起一缕青烟,破洞便补上了。小洞只要用几颗铁水珠就够了,如果破洞较大,则要反复地用铁水珠连补起来,直到补满整个破洞为止。
破洞太大,师傅则从那堆破铜烂铁里找出一片大小合适的鼎片(称“鼎生”),附在破洞处,用网状的竹篾条固定,然后像补小孔那样把鼎生补在鼎的破洞处。待铁水冷却退尽热气,补鼎师傅就用锉子把鼎面锉平,再用粗砂布磨光,接着,在鼎底修补处抹上些许黏土。将水倒在补过的破洞处,水不再往下渗,鼎就补好了。
个别的鼎用得太久不能继续使用了,也不丢掉,而是改成“鼎盖”使用。师傅在鼎底打两个孔,再装上两个圆圈,用熔化的铁水黏合固定后,装上一条半圆形铁拉手,就成了鼎盖。
补鼎
补鼎师傅也兼修补铝锅和搪瓷盆罐。修补铝锅和搪瓷盆罐比补鼎简单,清理破洞后,用铝质铆钉补在破洞上面,再敲打合缝。若铝锅的底破得严重,就得把整个锅底换掉。先用剪刀剪去锅底,用小锤子围着被剪处敲打使边框上卷,再用一片已卷边的铝片对插相扣,用夹钳合拢,再敲打合缝。(www.xing528.com)
补鼎师傅不只行走于县城、沿海,也会定期到山区补鼎。不过,山区还有少数广东补鼎师傅也在那带讨生活。广东师傅补鼎多采用铆钉补法,铆补方便快捷,但铆补后的钉帽凸出在鼎面,给炒菜造成不便,也容易损坏。因此,人们大多还是找本县的师傅用火补。
如今,生铁锅鼎、铝锅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品种繁多的不锈钢、合金锅鼎。鼎破了,不再补而是作为废品处理。补鼎生意渐渐淡去,补鼎师傅的身影渐行渐远。纵然还有一些补鼎师傅健在,技艺也后继无人,手艺面临失传。
笔者经多方寻找,终于在深桥镇仕江村找到仍健在的补鼎师傅沈文通(别名“卤锅”),但沈师傅也多年未从事补鼎了。谈起补鼎,沈师傅如数家珍,热心地介绍了诏安补鼎的渊源。
据沈师傅介绍,诏安早期的补鼎摊店主要分布在县城的五街、六街、八街,六街居多,而铸鼎只有诏安县城南关网仔寮的康姓家族,他们铸鼎兼补鼎。其中康水芋的补鼎店设在六街灯笼街靠大街的一间铺边,其兄弟康水蛋在八街开店,康水芋的侄儿康原发也从事补鼎的职业;沈师傅与其父亲的店开在东关顺源酒铺边。但补鼎师傅最多的还是深桥镇仕江村。因当时康姓一名叫水春的子弟,入赘仕江村,其间,水春师傅将补鼎技艺传授给仕江村楼仔埕的房亲,父传子、兄传弟,楼仔埕就有了十多个专职的补鼎师傅,活跃在全县各村镇。
仕江村曾从事补鼎的师傅有水春师傅、沈友荣、沈加福、沈松仕、沈美逢、沈友谦、沈利荣、沈金里、沈连池、沈文通、沈满记、沈细谦等十多位。目前健在的师傅只有沈文通、沈满记、沈细谦,最年轻的是沈文通,也已70多岁了,都不再从事补鼎了。
另外,四街一个名叫番薯仔、西潭一个别名叫矮仔的师傅也曾从事补鼎业。
笔者印象中,六街林厝市巷口还有曾姓父子经营的一家补鼎店。
沈师傅还介绍,补鼎师傅手中的那串铁片叫“跟归”,是由三片厚铁片和一木片组成,木片是当把手的作用。
盛接铁水的布块,材料要用制作礼帽的厚“尼仔布”,圆筒则是用厚“土织布”卷成的。
补鼎有铁补也有铜补,两者方法是一样的。泥勺是自制的,舀铁水用,长铁线钩勺的用途是舀铜水。用铁钩在鼎破洞周边拉沟缝,目的是便于铁水融入黏合,鼎补完后一定要抹上黏土,若不涂抹黏土,即使技艺高超的师傅,鼎补好后也可能会渗水。
沈文通师傅还特意将其保存多年的补鼎工具拿给笔者看。风箱是木制的,长方形,长约60厘米,宽约20厘米,可惜上下盖已缺失,箱内一木制隔板连一木柄铁条,隔板在一拉一推间起鼓风、送风的作用。
抚摸着这些工具,沈师傅追思着以前补鼎的岁月,怅然若失,对于补鼎技艺面临失传的状况甚感可惜,但也理解这是生产技术发展的必然。
纵观几千年传统文化积淀,这些手工艺人在传承中的付出更值得我们铭记。
(诏安)
素材提供者:林惠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