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闽南红砖瓦烧制:传承与保护

闽南红砖瓦烧制:传承与保护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福建最迟在元朝,民间就已掌握了砖瓦烧制技艺。在此期间闽南红砖瓦烧制生产兴盛,产品旺销,是民间最广泛采用的建筑材料。闽南红砖的发展,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表现,是具有闽南传统特色的建筑文化,造就了闽南红砖文化的兴盛,是极为丰富的闽南文化内涵。李小林新建两座窑址,并在烧窑制作过程中,以丰富经验和科学创新手段提高出窑成品率,使闽南红砖瓦烧制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

闽南红砖瓦烧制:传承与保护

在中国,砖的使用源远流长,秦咸阳遗址已发现了烧窑址残迹。

相传,最开始的时候,人们还不会烧砖头盖房子,要想遮风挡雨,只能挖山洞土窑。可北方光照时间长,土质紧密而且降雨少,适合挖窑洞,但南方雨水多,土质松软不适合挖窑洞。在没有烧窑制砖之前,只有富人才能住进石头砌的房子里,老百姓叫苦连天。太上老君心善,见不得老百姓受苦,心想自己平时炼丹,发现把泥巴捏成形,放在炉子里烧够时间,就能变成坚硬的石头。这种办法成本低、使用方便,用来盖房子最合适不过了。想到这里,太上老君下凡变成一个老头,指导人们修建了一座高高的砖窑,手把手教人们和泥做成砖坯,先阴干而后放在砖窑里,架上柴火烧上几天几夜,就能得到成批的砖头瓦片,配合泥沙用来盖房子又快又方便。这种方法很快就普及开来,没过多久,家家户户都开始学做泥坯,烧砖头,盖房子,老百姓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很多人也因为这门烧砖技术有了饭碗。

元朝砖石建筑开始兴起,至迟从明朝开始,砖已经在民间建筑中得到普遍运用。福建最迟在元朝,民间就已掌握了砖瓦烧制技艺。由于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海洋中有取之不尽的贝壳,作为墙体重要黏结材料的壳灰的烧制技术在元朝也已相当成熟。完整的制砖工艺和充足的黏结材料使砖石建筑在八闽大地上蓬勃发展。明清以来,在福建东南沿海却大量使用红砖,这个区域向南辐射到广东潮汕地区,向东一直延伸到台湾省,形成独特的闽南红砖文化。在此期间闽南红砖瓦烧制生产兴盛,产品旺销,是民间最广泛采用的建筑材料

据记载,明清时期,龙溪九龙江沿岸建有许多红砖瓦窑,制作技艺相当精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古代历史信息。在清光绪年间,龙溪县(今龙海市)十一都崇福社村民方长合,自年轻时在当地瓦窑拜师学习红砖瓦烧制,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经过多年的实践,熟练掌握一整套红砖瓦制坯、入窑、烧窑等烧制技艺,是当时漳码厦一带有名的入窑师、烧窑师,并建有自己的红砖瓦窑。方长合掌握的传统红砖瓦烧制技艺,以家族式代代相传,至今传承至第五代方辉煌,已有120多年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第三代传承人李福康,年轻时为寻得一门能吃饱饭的技艺,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乡。在李福康经过龙溪县时发现崇福村内有烟囱,他顿时想要一探究竟,心想可能会有适合自己的手艺。当他来到村内看见那些烟囱下竟然是烧制闽南红砖瓦的砖窑,仔细了解发现这门砖瓦烧制技艺非常讲究,若能学得此门技艺将可解决温饱,因此他就在村内四处拜师。而当时的砖窑都为家庭祖传作坊,不对外传授技艺,想要学得这门技艺难上加难,拜师一途一路碰壁。

或许是他的求艺精神感动了方家,方家收下了他,让他到砖窑搬砖打杂。在打杂的这段时间里他渐渐喜欢上了烧窑,由于太过于热爱闽南红砖瓦烧制工艺这门技术,他常常恳求方家传授他烧砖技术,而当时窑主的烧砖技术大多为祖传,不应许对外传授,于是李福康便一而再再而三地恳求。方家之女于心不忍,又觉得他忠厚老实、勤恳好学,渐渐心生爱意,便向父亲提出让李福康入赘方家,这样技术就不算对外传授。经过女儿的软磨硬泡,最终方家同意李福康入赘。之后李福康正式进入砖窑,其岳父将技艺倾囊相授,他深得岳父烧砖技艺真传。(www.xing528.com)

在20世纪50年代,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秉承民族复兴必始于教育的理念,举其家族之力,在厦门岛和集美投资建设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陈嘉庚先生亲自择址,在海澄县(今属龙海区)九龙江边榜山镇征用10亩土地用于建设集美砖瓦厂,精心规划,专门烧制供学校使用的砖瓦。待砖瓦烧好以后,就通过水路运输到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这就是今天闻名的“嘉庚瓦”的由来。陈嘉庚先生之所以选址榜山,就是因为榜山这一带许多家族世世代代都以烧瓦为生,能工巧匠不少,可集中起来做大批量生产。这样既解决了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的建筑用瓦,又拓宽了榜山当地窑师、瓦工的活路。而当时的李福康就因一手超高的烧砖技艺及丰富的经验获得陈嘉庚先生的赏识,并聘请他到红砖厂从事红砖生产和管理。

闽南红砖的发展,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表现,是具有闽南传统特色的建筑文化,造就了闽南红砖文化的兴盛,是极为丰富的闽南文化内涵。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型建筑材料大量出现,人们的住房及其他建筑物大都用混凝土、钢铁制品、塑料制品、陶瓷砖制品、板房制品等。传统的红砖瓦产业出现衰退现象,大量的红砖瓦窑被拆除,瓦窑工艺人师傅纷纷改行。为使得红砖瓦烧制技艺得以传承,第四代传承人李小林将烧窑址迁建至角美镇福井村,创办了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小林仿古建筑材料加工厂,致力于传统文化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李小林新建两座窑址,并在烧窑制作过程中,以丰富经验和科学创新手段提高出窑成品率,使闽南红砖瓦烧制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

(台商投资区)

素材提供者:漳州台商投资区社会事业管理局

文体股组织、方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