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俚语“舞”“弄”一意,其实以“舞刀弄枪”的通用性看,这也是整个华夏语言魅力在特定场合的表意方式。舞狮与弄龙也往往相伴相生。
在闽南地区,舞狮又称作“弄狮”,漳州狮又称为“闽南狮”。闽南舞狮是一种民间民俗活动,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相传,自唐、宋以来中原人南迁,大量中原人士进入“闽南”,带来了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技艺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其中包括中原的“狮文化”。闽南舞狮就是中原狮文化与闽南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一种风格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
在明朝中期,福建东南沿海一带常受倭寇骚扰,朝廷立即调遣戚继光等将领随部队南下平定倭寇。由于兵力不足,为补充兵力帮助老百姓抗击倭寇保卫家园,部队在漳州等地训练了数以千计的民兵,将朝廷带来的军事武术、军事阵法以及战略思想进行实践与普及,这些成为闽南舞狮技艺的重要组成元素和基础之一。
闽南舞狮兴盛始于清康熙年间。清朝初期,全国各地的抗清斗争一时间风起云涌,在闽南地区更是如火如荼。在这种社会政治背景之下,武艺和阵法的练习被禁止,因此各地习武之人在禁武的高压之下,另改名号,把练武活动隐藏起来,通过成立舞狮馆使习武活动得以传承下来。其间,“反清复明”主要人物陈近南(本名陈水华,字复甫)的故乡在石美村(今属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曾以“玄天上帝”信仰为掩护,成立秘密组织,以异姓结盟,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尊奉“万云龙”郑成功为龙头大哥,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也是清朝秘密组织天地会(洪门)的开山祖师。明永历二十八年(清康熙甲寅年)七月二十五子时,来自各地的反清志士,由陈近南主香在“红花亭”结盟起义,后洪门少林五祖各自开山立堂,积蓄力量再谋发展。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创立洪门第一个山堂“金台山明远堂”,后来天地会(洪门)在漳州变成一股最大的反清力量。金台山是“反清复明”的组织,“明远堂”是军中习武的堂号,“勤习堂”则是洪门在民间传习拳法、舞狮的武馆堂号。在“反清复明”以及反抗外敌的高涨情绪下,人们用“醒狮”暗示国人如同一头沉睡的雄狮应该醒来,石美村舞狮武馆就是在此期间诞生并流传至今。漳州人陈近南成为清朝时期台湾地区政治家、教育家,是台湾地区文化教育奠基人之一,于细微处也见著了两岸同胞同宗同祖同文化的共识与通性。
闽南舞狮是融武术、舞蹈、锣鼓、音乐于一体的一种民俗表演,其造型较为威猛,重装饰、重色彩,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闽南舞狮属南派舞狮(南狮),与北狮存在造型及技术风格和表演形式上的显著区别,“北狮”多注重“演实”,而同为“南狮”的“广东狮”则注重“演意”,可闽南舞狮重在“演武”。闽南舞狮通过肢体活动展示了闽南人民的智慧和精神,并把闽南民俗节庆等意识动态巧妙融入并延续下来,是闽南“文化记忆”的活动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闽南舞狮由原来的“以狮演武”向“体育竞技”方向发展。舞狮活动是每个武馆必不可少的项目,至今从未间断。而石美村武馆自清康熙年间已成气候,经过历史的变迁,直到1991年石美村才重新组建成立了“溪北武术馆”,由第四代传承人黄春福、陈建传二人当师傅牵头创建了闽南龙狮团。如今,闽南龙狮团已逐渐走向成熟,成为漳州地区远近闻名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代表队。
闽南龙狮团,闻其名悟其意,“龙狮”,有狮还有龙。与闽南舞狮匹配相当的闽南弄龙(“舞龙”)也大有来头。
龙乃中国四灵之首,龙的形象源于中国古代的图腾,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海中神物,人们把它看作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吉祥灵物。因此,有的地方久旱不雨时,便舞龙祈雨;有的地方插完秧,便舞龙驱虫。舞龙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已有了形式比较完整的关于舞龙的文字记载。经过劳动人民近2000年的创造发展,民间的舞龙不仅有很高的技巧性,而且表演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
龙是水中的主宰,在中国沿海一带,渔民皆立庙祭祀,以求风调雨顺,而龙在沿海一带的神话亦特别多。传说,在很久以前,东海龙王得了病,背痛得受不了,而龙宫里又没有药可以治背痛,于是龙王把自己乔装成一个老人到民间求医。他来到一个村庄,看见有一药铺,就走了进去找药铺医生看病。医生诊脉时,觉得龙王的脉象异常,就说道:“不是凡人。”龙王一脸惊慌,知道无法隐瞒真相,于是就跟医生说了实话,也说了他来求医的原因。医生让龙王变回真身,然后从龙王腰部的龙鳞下面揪出一只蜈蚣。蜈蚣被抓出来后,医生给龙王涂抹了点膏药,龙王就好了。为了感谢医生的治疗,龙王就对医生说:“你可以叫十里八乡的村民,每逢过年祭祀、插秧或节庆日,照我的模样做一条大龙,到村里舞一舞,就可以给你们带来好收成。”这个故事在民间传播开了,就这样,每逢过年祭祀或春天插秧,人们都要做些大龙,敲着鼓、打着锣,高高兴兴到街上去舞龙,以祈求来年有好收成,因此舞龙就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www.xing528.com)
据历史记载,龙溪县(今属龙海区)二十八、二十九都(漳州部分域境古称)一带村庄,唐朝以前原是海滩地带,旧称海壖。自唐中叶漳州迁治龙溪以后,九龙江下游靠海地段逐渐开始围垦海滩,建村辟地。至宋,由江东南行里许,上自文甲、官埭,下至石美,都是海滨盐卤地,不仅难以辟田种植,并且常受大潮咸水淹浸,数载不毛。而石美村乡民为求农作物丰收,自发组织“弄龙”活动祈求龙王普降甘露,让当地不受大潮咸水淹浸。至宋孝宗时,龙溪县人唐丁儒后裔丁知几为改变家乡难以辟田种植这一困境,倡修一条由官方主办、规模较大的人工港道,丁知几舍田捐资,募集民工,在二十八都文甲至二十九都石美之间开港一道,兴修水利工程,致力家乡水利建设,引导北溪江水来冲淡水中盐质,以便辟田种植,这一港道建成后交给地方官管理,史称“官港”。
“官港”开通以后,利泽一乡,成为这一片地方兴农的经济命脉,让石美村一带几千亩耕地每年得以丰收。后来,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漳州知府王仲谦追论丁知几倡导之功,命立丁知几祠于白石,名为“兴利祠”,以纪念丁公。之后,石美村村民每逢丁公诞辰之日都会举行“弄龙”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纪念丁公的伟大功绩。从此,“弄龙”活动风俗代代传承,从未间断。
闽南弄龙是集武术、舞蹈、编织、刺绣、绘画和锣鼓等多种艺术于一身的艺术样式,通过多人密切合作,模仿飞龙的各种形态动作来表达。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舞、游、穿、腾、翻、滚、戏、组图和造型灯等动作和套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舞龙被列为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每逢国家盛典或民间节日,各地均组织活动。石美村“溪北武术馆”的舞龙文化,在第三代传承人朱俊祥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民间社团与学校共同建设的民族传统体育及传统文化艺术的组合体,培养着新一代年轻人的文化传承意识。
闽南舞狮与闽南舞龙承载着同样的使命与担当,曾多次参加市级、省级乃至全国大型文艺演出及竞技,经年多次赴台湾与当地民众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以传承中华民间艺术为宗旨,以闽南舞狮作为桥梁和纽带,增进两岸同胞情感,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崛起及祖国和平统一作贡献,让闽南舞狮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台商投资区)
石美村黄春福、朱俊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