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示人的本质:从脚到头部的观察

揭示人的本质:从脚到头部的观察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效沟通的阅人术,是从脚往头上看,先看对方最不关心、从不刻意装饰的脚部,然后自下而上,层层递进,看透人的本质。它告诉我们,脚是人身体最诚实的部位,无所遁形的下肢动作,所透露的其实是人的内心世界。脚虽然是离大脑最远的部位,但它们依然是最早做出反应的身体部位,并能够精确地反映人的情绪。

揭示人的本质:从脚到头部的观察

看一个人,一般人都喜欢从上到下地打量,先看面相漂亮不漂亮,然后看身段好不好,是典型的“选美主义者”。有效沟通的阅人术,是从脚往头上看,先看对方最不关心、从不刻意装饰的脚部,然后自下而上,层层递进,看透人的本质。究其原因,离大脑越远的肢体,受控制的难度越大,真实性越强。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杰弗里·贝蒂教授数十年来一直研究人的“脚语”。他认同通过观察一个人移动脚的方式,可以一窥此人的内心世界

家有小孩的父母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对孩子说做完功课才可以出去玩,孩子虽然仍趴在桌子前写作业,可是他那双脚却在晃个不停。此时,如果妈妈发现了,要求他保持原位不动,可孩子的脚却不那么听话,收敛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地晃动起来,即使妈妈按住孩子的身子,但是他的腿和脚会不停地扭动,并用尽全力来解脱,希望能出门玩耍。成人可能会抑制这样的动作,但孩子不会。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它告诉我们,脚是人身体最诚实的部位,无所遁形的下肢动作,所透露的其实是人的内心世界。我们打量一个人时习惯从头往脚看。脸固然是身体的一部分,但常常被用来虚张声势或掩盖真实的情绪。脸会说谎,这是从小就开始训练的结果,而我们的脚不会说谎,所以在与人交往时,我建议大家换个方向,从脚往上看。这样,你解读对方肢体语言时,所捕捉到的信息会更加真实。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杰弗里·贝蒂教授数十年来一直研究人的“脚语”。他认同通过观察一个人移动脚的方式,可以一窥此人的内心世界。

很多时候根本不用看他的身体,他的脸,只要看脚,这个人的情绪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公园里长凳上,一男一女关系好不好,不要看他们的上半身离得有多近,看他们两只脚相距得近不近,关系好,脚一定会靠得很近,再好一点的,两个人的脚会交叉在一起

假设有三男一女在谈话。这三个男人对面前的女人都有爱慕之心,那么他们三人的脚都会有一只指向这个女人。因为脚位指示隐藏着内心的奥秘。脚尖所指的方向不仅可以指示一个人所向往的目标,而且会指示对他有吸引力的人。这个女人如果懂得这一点,她就会从脚上发现这三个男人都喜欢她。倘若她的态度暧昧,她的脚位指示会不偏不倚,保持中立,如果她对其中一个男人有意,而嘴上又不便吐露,那么她的目光和脚位所指就会泄露她内心的秘密。

再比如:小明想追求小王,第一次约见小王,通过脚步表情,可以看清楚男女的紧张程度。如果小明频繁地移动自己的脚步,这说明小明比较激动而紧张。但女性则恰恰相反。如果小王感觉紧张,她就会保持双脚不动。接下来的聊天过程中,小王偶尔会喜笑颜开,偶尔处于沉思状态,小明不清楚小王是否对他满意,因而更加紧张。此时,如果小明懂一点“脚语”,就会轻松多了,因为一般情况下,如果女性将自己的一条腿前伸,表明她喜欢对方;如果她双脚交叉或者不动,表示不感兴趣。

脚虽然是离大脑最远的部位,但它们依然是最早做出反应的身体部位,并能够精确地反映人的情绪。这样的说法,在我国中医理论中也能找到证据。中医认为,腿脚聚集人体所有重要的穴位,当然包括人体各个部位的感官器官,当我们遇到危险的事情、不能认同的事情或者快乐的事情时,我们的脚依然会做出提前反应……

一、坐姿

我们常说“行如风,坐如钟”,从坐姿上,可以看一个人的性格和当下的心理活动。

凡坐姿稳如泰山的人,一般都是工作很认真的人,他的作风就是一丝不苟,表面上看有一点古板、守旧的感觉,但绝对是做实事的人。

两个人约到某咖啡馆谈事情,一坐下马上将脚交叠的人,是不喜欢输给对方而且是有对抗意识的表现。

在家里,一个人习惯性坐下来跷起二郎腿,通常都是一种想放松的表现。跷二郎腿尽管是习惯性的动作,但怎么跷,里面大有学问。左脚往右脚跷的人主观强,领导欲望强,回到家里也喜欢做领导;右腿往左脚跷,这样的人亲和力好,但容易犹豫,遇事决断比前者慢。

话语投机的人,原本坐在沙发的两端,谈着谈着,可能会坐近一点,此时观察他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两人跷的二郎腿脚尖都会向着对方。在心理学上,这是内心的彼此吸引。国与国领导人之间亲切而友好的对话,标志性的动作也是这样的:一人一个沙发,二郎腿都是向着对方跷的。

二、站姿

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不同的人站姿反映出不同人的受教育程度、修养和心态。很多人不注意站姿,在与人第一次见面时,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对方是潜在客户,其损失之惨重可想而知。

FBI更厉害,他们在与犯罪嫌疑人的接触中,通过站姿对其进行深度的剖析,并找出这个人内心隐藏的性格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侦讯手段,让案件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于天下。

站姿到底反映了人什么样的内心世界?我们一起来看——

站立时习惯把一只手插入裤袋而另一只手放在身旁:性格复杂多变,有时会极易与人相处,推心置腹;有时则冷若冰霜,对人处处提防。

站立时常把双手置于臀部:自主性强,处事认真而绝不轻率,缺点是经常会因主观、固执而犯错。

站立时喜欢把双手叠放于胸前:性格坚强,不屈不挠,不轻易向困境和压力低头。

站立时不能静立、不断改变站立姿态:性格急躁,身心经常处于紧张的状态,但在工作上绝对是喜欢接受挑战的人。

三、手也会“说话”

双手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吃饭、工作,几乎人类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双手参与才能完成,比如穿针引线,比如演奏钢琴,比如外科医生主刀,等等。瑞士手表以其精良的制造工艺闻名全球,这些工艺不是靠机器完成的,靠的是工匠的手工操作。手表的零件是那么的细微,手工制造胜过机器制造,手工比机器更有品质保证,由此,手的灵活性和重要性可见一斑。在人际沟通中,我们的一些想法往往会通过手来表达和表现。所以说手也会说话,它随时都会泄露我们内心的秘密。

在人际沟通中,我们的一些想法往往会通过手来表达和表现。所以说手也会说话,它随时都会泄露我们内心的秘密。

我们高兴时,喜欢用打响指的方法来庆祝自己的快乐。两人的手指相扣或十指相连,这是幸福的象征,因为只有关系融洽的人之间才有这样的动作,比如恋人或者亲密的夫妻。

在某种情况下,人们表达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期待之情时,手指也会像弹钢琴似的舞动。比如,你想为自己买一套新房子,当你来到了一家房产经纪公司,陈述完购房要求之后,看见房产经纪人一边用手指在桌子上快速地敲打,一边对你说:“真巧,我手上就有一套你想要的房子。”房产经纪人的手指动作向你表示,你的希望有可能马上得到实现,这也预示着,他是你这笔买卖中的受益者。试想一下,如果反过来,当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敲手指的速度十分缓慢,你的感觉会是怎样呢?会不会预感到暂时没有你要的房型,你自己的愿望暂时得不到满足?

1.手指

手指动作的含义有很多,比如:

拇指竖起向上——积极、有“超人能力”,赞赏;双手插在上衣或裤子口袋里,伸出拇指——态度高傲;双臂交叉胸前,双拇指跷起,指向上方——既有防卫和敌对情绪,又有优越感,极难接近,当然有时也代表此人此时较有主见;谈话中将拇指指向他人——嘲弄与藐视的信号;十指交叉——似乎是自信,也可能是焦虑……

下面我们就前两个手指动作,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足球队大多数前锋习惯做竖大拇指的动作,但西班牙有一个后卫叫拉莫斯,也经常会做竖大拇指的动作。这种超越常规的动作,不只是拉莫斯一个人的自信,所展现出来的是西班牙这支球队的自信。

关于手插口袋,大拇指露在外面,我们发现美国影坛巨星、《空军一号》的主演哈里森福特就有这个习惯性动作。这个动作也是深受拿破仑的认可,他认为男人做这种动作是有绅士风度、有涵养的表现。发展到今天,这个动作已成为模特职业的标志性动作。T台走秀时,无论男模特还是女模特,我们经常发现他们手插口袋,大拇指露在外面。

2.手掌

人们常以展开手掌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诚意,或者告知对方自己并无恶意,比如“我没干过那样的缺德事”、“不想跟你兜圈子了,实话告诉你吧”等。一些小伙伴在玩“斗鸡”游戏时,即将输的一方,他们想尽快结束游戏时,往往也会向对方亮出双掌说:“我输了,投降。”暴露手掌就是向人宣示,我对你诚恳,请你一样坦诚对我。

值得注意的是,在沟通术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手掌经常出现三种不同的动作,即手心向上、手心朝下、摩拳擦掌。

手掌心向上是表现出一种友善正面的信息。研究显示,说话时把手掌摊开向上(或向外面向对方),这是属于开放型的姿势。留意一下不难看到,各阶层领导人的就职宣誓典礼上,通常会有一只手的手心朝外高举,看着这个姿势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友善、诚实且值得信赖的人。手掌如果是向下、向内的,那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封闭,被负面解读的情况相对增加。

再来看《读心专家》中的案例:某天,警长与同事去调查一个案件,追踪嫌疑人来到一个小酒店,警长看到酒店门后的一把小椅子,但不能直接对同事说,把椅子搬走,而只能打手势,他该怎么做?

手心向上表示妥协、服从和善意,相当于请求合作之意。我们常看到不会说话或者不能完全用语言表达婴幼儿,看一个哥哥在吃糖,他也想要一颗,他一定会向这位小哥哥伸出手心,希望能得到一颗糖。如果警长向同事示意搬走椅子,他会手心向上移动,同事会明白警长的意思而搬走椅子。

手心朝下比手心向上的权威性明显增强。如果先手心向上再翻掌到手心向下,这是最具权威性的一个动作。手心向上表示请求搬动椅子,如果突发紧急情况,警长觉得椅子不需要搬动,立马做翻掌动作,手心向下变为手心朝下。结果警长的同事就不再搬动那把椅子。

手掌上的肢体语言,还有一个叫摩拳擦掌。比如有一些小店门口写着四个字:谢绝还价!这四个字通常是没有用的。比如有人喊:“老板娘,这件衣服多少钱?”老板娘走过来时,只要她双手合在一起走过来的,她这个动作就是摩拳擦掌,内心急于成交的想法暴露无遗,“谢绝还价”四个字,被她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推翻掉了。

“摩拳擦掌”这一动作表示此人无比期待、跃跃欲试的心情。买彩票的人,每当开奖时都守候在电视机前,眼睛盯住屏幕,双手摩拳擦掌,等待中奖号码的揭晓。尽管很多人说只是偶尔买一回玩玩,但摩拳擦掌的细节泄露内心的秘密——人人都希望自己能中奖。

3.抚摸颈部

抚摸颈部一定是爱抚的表示吗?不一定。在沟通学中,通常可分3种情形来看:

情形1:相互熟悉的人,抚摸颈部确实是表示一种关爱,能让人感到放松。小时候我们受到惊吓后,父母会摸摸我们的脑门,然后用手沿我们的头部往下抚摸到后背,这是一种安慰。

情形2:被陌生人抚摸,不管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都会感觉怪怪的,让人不舒服。

情形3:突然之间抚摸自己的颈部,很可能是在掩饰自己的情绪,甚至是在撒谎。

4.双手放在肚脐

我们和人沟通时,如果对方的双手放在肚脐这个位置,说明他有轻微的不安感。

沟通过程中,对方双手放在肚脐以上的位置,跟双手抱胸一个意思,叫自我保护,对方的手如果放在肚脐以下的位置,说明对方处于放松的状态,此时沟通时机好于前二种情形。

5.手势与内心的想法

莎士比亚在他的剧作中说:“沉默中有意义,手势中有语言。”人的手势有很多种,我们着重解读以下几种。

(1)尖塔形手势。尖塔形手势代表固执,有主见,不会轻易被改变。沟通过程中遇到这种人,首先要想办法让他将塔倒下来,一旦放下成见,认可你,沟通就会很顺畅。

《读心专家》中的警长审查嫌疑人时,有一次,他发现该嫌疑人始终是双手合掌成尖塔形手势。也就是说,他的嫌疑人,将一只手的指尖相对应地轻轻接触另一只手的指尖部位,形成一个尖塔形的手势,就好像埃菲尔铁塔高耸的塔尖。此时,警长当场对他的警员说,他心理很稳定,从他摆手势的形状来看他非常自信。

我们经常看见领导与下级交谈常常使用尖塔形手势,这表示他们具有权威身份。一些从事会计律师以及管理的工作者们,都喜欢使用这一手势——对于这些职业人士来说,这种手势所表现的是他们的傲慢。商务谈判中,如果你想赢得他人对你的信任,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尖塔形的手势。

(2)双手插入口袋露出拇指的手势。具有强势地位的人往往会将拇指留在外面,因为大拇指象征权威和优势,代表的是力量和自我。也有些自认为很“酷”的人,经常会做这样的动作,借此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尽管自我感觉不错,但你的个人形象往往因为这种手势而大打折扣,得不到对方的喜欢。

(3)托盘式的姿势。这个手势比较少见,一般表现在女人身上。喜欢这种手势的人,天性善良、温和,当他们处于弱势地位时,为了讨好、恭维人,经常会赔上自己的笑脸。《读心专家》中的警长一次接待了这样一个报案者:她50多岁,来港工作没多久,刚发完薪水就在下班路上被人抢劫了。因此她见到警长就像见到了救星,迎上去的手势就是托盘式的,这个动作表示她希望获得警长的同情,更希望得到他的帮助,追回自己的血汗钱。

6.手臂姿势与情绪

双手打得越开,内心越开放。奥巴马做演讲说:“美国人民们,请你们相信我!”手臂做了一个开放式的打开,如果奥巴马做演讲双手叉腰,说一百遍“美国人民们,请你们相信我”也不见得会多有效果。

警察经常对罪犯说这样一句话:“双手抱头,靠墙站立。”这不是随便说说,背后有其深刻道理的。人的手臂跟情绪调节是有关联度的:一个人手臂交叉、两手握拳时,往往是情绪最差的时候,而且有可能带有攻击性。

两手交叉,两脚也交叉,这种姿态说明沟通对象自我保护意识很强。遇到这样的人,要学会“开锁”。锁怎么开?给他一杯水,或者一本杂志,让他打开其中一只手去拿,这只手伸出来后,就不会再交叉在一起。手一打开,内心开放了,所有动作都会舒展,这叫“开锁”。手臂之“锁”打开后,因为失去了平衡,腿脚如果不跟着打开,人就会站不稳。因此,对方交叉的脚也会打开,整个人都会放松下来。

但跟领导沟通时,“开锁”不要这么直接,要讲点技巧,比如加上一句“领导累了喝杯水吧”或者“这本杂志上有一篇文章很有趣”。

手臂姿势与情绪中最常见的是双手搭起来放在背后。这样的手势,代表威严和不可侵犯。警察巡逻、军队高级军官检阅下级军队时,我们经常看到的就是昂头挺胸、双手紧握背在身后的领导者。在职场,身居高位、具有一定权威的人,在工作或者面对下属时也会习惯性地摆出这一手势,因为,这样给人的感觉是权威、信心、力量积聚一身,所展现出来的是唯我独尊的优越感。

7.握手

眼睛失明,耳朵失聪的海伦·凯勒,曾经谈过她与别人握手的感受:有的人握手可以使你感到拒人于千里之外,有的人握手却使你感到温暖;有些人的手像凛冽的寒风,有些人的手却充满阳光。

再来看一个尼克松的案例。从1970年埃维斯·普里斯利(美国著名摇滚明星)到白宫去拜访尼克松总统的一次握手照片中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明,我们可以从照片中清楚地看到,尼克松的手在上,手掌朝下。埃维斯·普里斯利的手在下,手掌朝上,这意味着尼克松总统在这次握手中占了上风,因此尼克松使埃维斯·普里斯利的手掌处于从属地位。而尼克松的身体微微倾斜,凭借其在左侧的有利位置,营造了一种非常强势的氛围。

握手是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种礼节,而这一礼节背后,却隐藏着社交技巧。正常的握手会轻轻地上下摇动三到七次不等,然后再放下手。研究表明,握手时喜欢两只手握上来的人,通常主动性会强,不喜欢握手的人,通常自信心不足。两人握手,一个问一个答,问的人身份总比答的人高一点。两人握手,其中主动地把手抽走的,这个人的层次、身份、气势都有可能强于对方。

有一种握手叫蜻蜓点水,碰一下就离开了,可能也是自信心不足导致的。当然,有时你向别人伸出了手他没注意到,这种人不管他是不是自信心不足,我绝不放过。我一定会说:“再握一把手。”为什么?这样要求再握一次手,你的气场会比他强。气场在很多时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而气场的大小,很多时候都是在细节里面点点滴滴累积起来的。

很多人因为不懂握手之道,经常犯错丢了业务也不知道。在此,我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几种不受欢迎的握手方法,并引以为戒。

死鱼式的握手。当你与人握手时,对方的手冰凉且黏糊糊的,感觉像握着一条死鱼,你肯定郁闷、反感。为什么有的人手冰冰的甚至黏糊糊呢?这是遗传基因的关系,有些人汗腺特别发达,所以手心湿漉漉。如果知道自己手有这种“毛病”,那么在与别人握手前,正确的做法是将手心里的汗擦干净;如果手心经常冰冰的,在与人握手时,先搓搓手心,让手心迅速升温,然后再与人握手,就会避免因为握手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而在第一时间败下阵来。

老虎钳式的握手。老虎钳式的握手是很多男士喜欢使用的方式之一,他们通常会先主动伸出手,因为手掌的位置比一般握手位置要低一点,然后有力地握住对方,再郑重地抖几下。喜欢这样握手的人,通常非常渴望权力,喜欢积极主动地掌控双方的关系,同时他们也有信心有能力做到让对方认同。

碎骨机式的握手。碎骨机式的握手与老虎钳式的握手十分相似,但形式更为过激、霸道,不近人情,被握住的人通常感觉到手被握夹得疼痛。如果碰上对方故意使用这种方式来向你展示权威,并试图掌控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对他说:“你的热情我已感受到了,请松开我的手吧。”

单刀直入式握手。喜欢使用这种方式握手的人,品格爽直且特别好胜,但不够热情,一般都是为保持距离,不许别人涉及自己的私人空间,他们往往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现实中很多对手要求高的行业的人员,出于保护自己的手,通常也会采取这样的握手方式。

扳手式的握手。这种握手一般是先有力地握住对方的手,然后顺着右手的力一拉,进入对方弯曲的手臂,形成的姿势就类似于扳手形态。如果对方用力不对称,这种握手方式有时候会拉伤对方手臂的韧带。舞弄权势的人喜欢这样的握手方式,他们往往喜欢将对方拉至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相对于单刀直入式而言,这种握手方式对个人私密空间要求不高。

压泵式的握手。压泵式握手是指与对方握手时,对方的手用力且有节奏地上下快速摇动,感觉像手握在水泵上,其热情比法国式握手更热烈。社交场合中,许多人出于礼貌,一般都会采取任意的态度,让其摇到不想摇为止。但反过来说,当我们主动握手时,切忌压泵式的动作。

总而言之,初次见面,握手礼是影响双方关系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向周围的朋友、同事学习一下握手的技巧。无论是商务谈判还是生活中的普通事务,经常要与陌生人见面、商洽,初次见面利用好握手礼营造融洽的气氛,为自己加分。

最后我想提醒女性朋友的是,在商务场合握手,手上放点力量,它有两个作用:第一,它能够营造尊重对方的感觉;第二,你能自我保护。因为万一碰到领导欲望很强的人,被老虎钳式钳住,是一件很烦人的事。

四、面部表情

人是一种面部表情丰富的社会动物,人的面部表情反映了个体的身心状态,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就是根据他人的面部表情来判断其情绪、情感、意图、动机等内在心理活动的。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指出,现代人类的表情和姿势是人类祖先表情动作的遗迹,这些表情动作最初具有适应意义,因此以后就被作为遗传的东西保存下来。例如,愤怒时咬牙切齿、鼻孔张大的表情都是人类祖先在行将到来的搏斗中的适应动作。一项研究表明,眼睛对表示哀伤最重要,嘴部对表达快乐和厌恶最重要,而前额可提供惊奇的信号……据人类学家研究,自原始社会时期起,人类为了生存就不得不互相读脸,企图透过面部表情捕捉对方的心理,判断对方是友好的还是敌对的,以便做出是否群居的最终决策。

我们来看一则历史上举贤、求贤的故事:

春秋时期的梁惠王雄心勃勃,想了很多办法招纳各路人才。有一次,有人向他推荐淳于髡。梁惠王听说淳于髡有管仲、晏婴之才,连忙召见。而且屏退左右,希望与其倾心交谈。但前两次,淳于髡都沉默不语。梁惠王觉得难堪,于是责问举荐的人,淳于髡连话都不说,哪里有什么才能?我看就是一个混饭吃的下流胚子!

举荐的人以此言问淳于髡为什么,淳于髡笑道:“我的确没有说话,因为我也很想与梁惠王倾心交谈。可是,他第一次召见我时,嘴上虽然在说天下形势,脸上却是驱驰之色,他心里想着驱驰奔跑之类的娱乐之事。第二次,我见他脸上有享乐之色,两次都是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怎么能够倾心交谈呢?所以我也不说话了。”(www.xing528.com)

举荐人听后,将此话转述给梁惠王听,梁惠王一回想,果然如淳于髡所言,由此,他对淳于髡的才干和胆识更加佩服。

淳于髡的故事给人的启发:你求贤、我求贤主的心情同样迫切,但如果你的表情告诉我,你的心并不在我心上,即使口吐金莲,说得天花乱坠,我也毫不动心。

现代商业社会,读懂人的面部表情的重要性也表现在这里——只有当你心口如一时,让我感到受人尊重时,我才与你交流。否则,我毫不动心。换位思考,如果你不懂得人面部表情的奥秘,不会通过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来控制局面,沟通将变得异常艰难。所以,有人说,掌握面部表情背后的秘密,是沟通高手和销售奇才必备的“秘密武器”。

1.用眼神交流

西方有位建筑家,曾经画过一幅皱着眉头的眼睛抽象画,镶于大透明板上,然后悬挂在几家商店前,其意是想借此减少偷窃行为。果真偷窃事件大大减少。虽然并不是真正的眼睛,但对那些做贼心虚的人来说,却构成了威胁,极力想避开该视线,以免有被盯梢的感觉。

在非语言沟通中,眼神居首位,其次才是微笑和点头。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眼睛来解读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惯用的一种方式。古往今来,人们对眼睛一直抱着浓厚的兴趣。孟子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膫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庚哉。”他认为观察人的眼睛,可以知道人的善恶。翻看世界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关于眼睛的描写浩若繁星。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好感而又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时,通常会用一种带有幸福、欢欣等感情交织在一起的目光打量对方,这通常发生在青春男女们身上,尤其派对晚会上一见钟情的男女。

当一个人和你谈话时他的目光不断地转移到别处,说明他对你的话题不感兴趣,意识到这种情况后,应该想办法改变局面。

当一个人用友好、坦诚的目光看你,间或对你眨眨眼睛,说明他对你的印象很好,很喜欢你。

情人的眼神是含情脉脉的,失恋者的眼神是带有幽怨的,绝望者的眼神是空洞的,奸人的眼神是阴鸷的,乖孩子的眼神是顺从的,英雄的眼神是刚毅的……同时,读懂上司的目光,在职场中是至关重要的“处世经”。上司和你说话时,目光不看着你,这不算一个好迹象,一方面,他可能想用不重视来惩罚你,或者谈话内容对你不利,另一方面,他可能是一个回避型的领导,不喜欢与人直接交流,如果这样,你最好主动换一种交流方式;谈话时上司久久盯着你看,表明他想知道更多情况,你可以让谈话内容更加详尽;如果上司只是偶尔看你,并且当他的目光与你相遇后即马上躲避,这种情形连续发生几次,表明面对你,这位上司缺乏自信心,你则该考虑是否在与他的交流中隐藏你的锋芒了。

在人际交往中,通过眼神读懂对方心理是重要的制胜策略,但反过来说,当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同样要懂得运用眼神的技巧。

我们身边的人经常说一个人的眼睛往左边看是撒谎,但西方很多国家认为眼睛往右边看是撒谎。这是概率,不是绝对。

真正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在撒谎,有一个“原则性”的方法,即看他眼睛的“基线”反应。

比如问一个人“结婚了吗?孩子多大?老婆生日哪一天”,这些问题要求回答事实,是没有压力的。他的眼睛如果要往一边看,说明他在回忆事实,因为他不可能去撒这种谎。接下来再问:“昨天在马路上看到一个女孩子跟你蛮亲热的,她是谁?”“去年赚了多少钱?藏了多少私房钱?”虽然这些问题仍然要求回答事实,但是有压力的,这时他的眼睛如果往一边看,而且方向和刚才是相反的,他回答的内容显然有理由认为经过了修饰。

在人际交往中,通过眼神读懂对方心理是重要的制胜策略,但反过来说,当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同样要懂得运用眼神的技巧。比如:

当你希望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就要凝视他的目光久一些,以表自信;

当你想在公司内部的争辩赛中获胜,目光就要坚定;

当你想和对方建立良好的默契关系,交谈过程中应用70%的时间注视对方;

当你和陌生人交往想获取成功,就要以期待的目光注视讲话的对方……

此外,眼睛还可以反映人的情绪、态度和情感变化。情绪变化首先反映在瞳孔变化上。情绪由中性向愉悦改变,瞳孔会不自觉变大;对使人厌恶的刺激物,瞳孔明显缩小。情绪状态由“晴”转“阴”时,也有同样反应。比如,男人看到美若天仙的女人眼睛会比平时瞪大一倍;牌桌上的高手,也会通过观察对方瞳孔的大小,来判断对方手中的牌是好是坏;古代波斯的珠宝商人更是神奇,他们会根据顾客瞳孔的大小来要价,因为瞳孔不会撒谎。

2.笑

笑也是一种交流工具,人们常常通过笑传递信息和情感。美国希尔顿大酒店的老板康纳·希尔顿,经常到他设在世界各地的希尔顿酒店视察,每到一地,他总要问他的店员:“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吗?”在他看来,微笑能带给客人宾至如归的感觉。

微笑为什么让我们感觉幸福?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可知,因为大脑反射神经元作用,当别人在朝你笑时,反射神经元会把对方的脸部表情第一时间复制在你的脸上,你的脸部尽管不笑,但是肌肉是放松的,因为你复制了对方的肌肉反应,所以内心是愉悦的。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就是这个原理。

边说边笑的人,与你交谈时会让你觉得非常轻松愉快。他们大都性格开朗,对生活要求不苛刻,很注意“知足常乐”,富有人情味。感情专一,对友情、亲情特别珍惜。人缘较好,喜爱平静的生活。

笑声就像加密过一样,它会直接对准接收者,如果能诠释笑声那你就懂得了笑的真正含义。很多年前我看过一部美国电影,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至今感觉清新而耐人寻味,即便片名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影片中,80多岁的老奶奶为晚归的孙女开门,她听到孙女的笑声后,回房睡觉时自言自语道:“这笑声里有爱情的味道!”果真如此,不久孙女把男友领回家来看望奶奶。

假笑是识别谎言的一个关键线索。2007年有位记者拍到美国总统布什在俄罗斯谈判时的一张照片,照片里的布什看上去尽管在微笑,但从他下垂的眼角可以判断,他用虚假微笑掩饰自己内心的想法。人们经常会像布什总统一样用假笑掩饰自己内心的情绪。人在说谎时微笑很少表现真实的情感,更多的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感情世界。所以,假笑时神情会显得有些茫然。

此外,分辨真笑还是假笑,可以看保持时间的长度。真实的微笑只能保持3~4秒,其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感情的强烈程度。而假笑则不同,它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同时会让人感到别扭。这主要是因为假笑缺乏真实情感的内在激励。其实,任何一种表情如果持续的时间超过10秒钟或5秒钟,大部分都可能是假的。

3.藏在眉毛里的内心秘密

眉毛在面部是最不起眼的部位,但它同样透露着人的内心秘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眉毛有20多种表示不同情感的信号。比如:

看到喜欢的人,都会不自觉地扬眉或低眉,当然,如果对方对你也有好感,他也会有相同的表现;

一个人双眉上扬,往往表示非常欣喜或极度惊讶,而单眉上扬则表示对别人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不理解或有疑问;

深皱眉头的人,表示他目前的处境不顺或有某种烦心的事,但因某些原因而不能如愿地解决,相反,一个大笑而皱眉头的人,心中也许有些许暗暗得意的成分;

沟通过程中,如果对方的眉毛迅速上下活动,说明心情愉快、内心赞同你的观点,或对你表示亲切;

有些人说话时喜欢耸眉毛,这个小动作的意思是,我在说很重要的话,或我讲到重点了,请注意听……

4.嘴

关于嘴的“学问”有很多,在肢体语言运用中,主要集中在嘴的大小和嘴唇厚薄上面。

“嘴巴大,吃八方。”从这句俗语可以看出,嘴巴大的人人缘好。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嘴形跟心态有关系,嘴巴大的人通常比较开朗、热情、心直口快、感染力强,因此跟这种人交往不难。典型代表人物有安杰利娜·朱莉、舒淇。我们来分析一下安杰利娜·朱莉,她身上有很多的刺青,爱好广泛,喜欢飙车,领养了一大堆孩子……可见她有很强烈的感染力。

而樱桃小嘴却是中国古典美女的审美标准,《诗经》中有这样的描写:眉如远黛、鼻若悬旦、肤若凝脂、樱桃小嘴。但是樱桃小嘴的人容易消极,五官越小的人,内心开放度从先天来讲往往会弱一点,所以才会有黛玉葬花。

嘴唇厚的人对情感看得很重,重情谊,情绪丰富,心地比较善良。影视明星中,有两个嘴唇厚的代表人物,她们是玛莉莲·梦露和梅艳芳。这两个女人一生为情所困,尤其烈焰红唇的梅艳芳,生命的最后一场演唱会身着婚纱,一了心中的夙愿。

与厚嘴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嘴唇很薄的人。人们通常认为嘴唇薄的人刻薄、尖酸、吝啬,这有点冤枉他们了。记住,嘴唇很薄的人往往能相对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让人们误认为很薄情,实际上是他们的自我控制力强于嘴唇厚的人。

嘴的大小和厚薄,是“天生的肢体语言”,人作为社会动物,往往还会在人际交往实践中,形成透露各自内心秘密的嘴部动作。

我有一个在某公司做销售总监的朋友对我说,喜欢将嘴抿成“一”字形的人,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个性。这种人对某一件事一旦做出决定,无论多么艰辛都会坚持圆满完成。我听了觉得很稀奇,后来在工作中观察,并试着实践,发现嘴喜欢抿成“一”字形的人,真的是好员工,没有什么借口,一定会完成使命。

再比如:

说话常常用手掩住嘴的人,性格比较内向、保守,他们很少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

当你和一个人在沟通时,他的下嘴唇往前撅,说明他对你说的话持怀疑态度;如果是他的上嘴唇前撅,说明此人警惕心很强。与这样的人沟通,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保持和谐的态度,消除对方的心理顾虑。

如果交谈的对方用上牙齿咬住下嘴唇,或下牙齿咬住上嘴唇,表示他正在用心听你讲话,同时也可能正在内心反省自己。

5.鼻子

社会上流传一种说法——高鼻子的人帅气、命好,男友要选高鼻子的。在肢体语言研究中,鼻梁高的人,多少有一种优越感,待人接物会比较傲慢。实际工作中,当你想请一个人帮忙,而对方仰着鼻子,用鼻孔而不是眼睛看人时,说明他接受请求的可能性不大。

鼻头冒出汗珠,表示心理紧张,如果对方是重要的交易对象,必然是急于成交而引发内心的焦躁。

摸鼻子代表沉思,谈判过程中如果对方做出这样的动作,说明他正在想办法,希望有一个权宜之计解决当前的问题。

▲克林顿

我们小时候看过的童话故事中,有一个名叫匹诺曹的神奇小男孩,他原本是老木偶匠杰佩托亲手所雕刻的一个小木偶,他有一个变成一个活生生的男孩的机会,但要实现这个愿望,他必须学会诚实、勇敢、不自私自利。而且同时作为惩罚,每当匹诺曹说谎时,他的鼻子便会不断地变长。

为什么揉鼻子有说谎嫌疑?因为有研究表明,小孩子说谎后会喜欢用手遮住嘴巴,当小孩子长大后,说谎时还会不自觉地把手移向嘴巴,但很快就会放下来,成人说谎时往往也有类似的表现,但他们会把手移到鼻子上揉揉。

美国总统克林顿因性丑闻被讯问时,虽然克林顿没有承认自己与莱温斯基有染,但讯问录像经美国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克林顿在陈述证词时用手摸鼻子的次数多达26次,而他平时说话时很少有这样的动作。最后的结果是,性丑闻被查明是真实的。因而克林顿成为与揉鼻子与说谎有关的经典案例之一。当然,揉鼻子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季节性的鼻炎、花粉过敏或感冒时。

记住,揉鼻子的动作很快、很轻,往往是撒谎的表现。有后续动作的揉鼻子,有可能真的是鼻炎或花粉过敏。

6.下巴

下巴在人的面部表情中虽然不太明显,但仍是一种语言表达。最常见的是抚摸下巴的行为,这是为了掩饰话不投机的尴尬、不安等场面的惯用动作。

当我们倾听时,我们喜欢靠着桌子,手托着下巴——这大多是疲劳和乏味的体现,但注意,这个肢体动作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含义:

假设现在与你谈话的人手托下巴,请观察他的食指和大拇指,如果食指指向耳朵,而大拇指托着下巴,那么他很可能是在对你说的话进行评估。

如果拇指放在嘴唇上,说明他对你说的话表示怀疑。这时,你要做的不是滔滔不绝地说下去,而是改变你的说话方式,改变对方的肢体语言,让你的沟通更为畅通地进行下去。

如果一位女性朋友用手托着下巴,独自坐在一旁,除了表示思考外,还反映出她内心需要有人给予安慰。

此外,下巴还有两个动作值得注意——突出和收缩。下巴突出,除了生理原因外,在肢体语言解读上,它表示强势、无畏或者傲慢的态度。看到成语“颐指气使”,总会叫人立马联想起下巴翘得老高、不可一世的形象。这种人总有一种优越感,因此常常否定别人,对别人的成绩持不屑一顾的态度。

下巴收缩表示驯服,遇到这种人,需要记住的是,他们是保守型的,做事比较小心谨慎,而且疑心重,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相信别人。遇到这样的合作伙伴,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去打开他的心扉。

五、头部密码

我们观察一个人,首先得到的信息是这个人的头部动作。这不仅仅因为头部在身体的最上面,位置绝佳,更为重要的是,头部传递的信息比身体其他部位都要多。因此从一个人的头部动作可以看出这个人对他人和对生活的态度。

1.点头与摇头

老艺术家赵丽蓉的点头——YES,摇头———NO的那个小品非常有意思。该小品诠释了在人类大部分文化中,点头的动作都用来表示肯定或者赞成的态度,摇头的动作通常表达“不”的意思。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举动,婴儿一出生都会本能地做摇头动作,当医院的护士给新生幼儿用奶瓶喂奶时,吃饱后,他们会努力摇晃着脑袋,直到奶瓶被移开为止。

人点头有时候是在敷衍、配合表现,摇头往往是更接近先天的真实性。点头和摇头在沟通当中,能起到控场作用。沟通过程中,如果对方总能在合适的时候点点头,这会让我们觉得舒服。但也不能一直点头,如果对方一直点头,意思同样非常明显——说话赶紧结束吧。在沟通学中,频频点头是一种催促的技巧。当然也不能一动不动地看着对方,因为这个动作表示你对他说的没有兴趣。

点头频率有几种情况:一是一秒钟点一次头;二是一秒钟点N次头;三是几秒钟才点一次头。“一秒钟定律”指出,沟通时一秒钟最多点三次头,超过这个频率,就会让对方不舒服。需要注意的是,点头不能板着脸,要配合上脸部表情,才是有效的。点头频率控制得好的话,不需要说话,对方也会受你暗示或鼓舞说出你想听的。我在上课时,经常跟我的学员说:你们同意我的观念吗?学员有的回说同意,有的就跟着点头,看到他们点头同意我的观点后,我通常也会向他们点点头。

2.拍打头部

拍打头部是懊恼、尴尬的表现。

大排档是朋友们相聚的场合,在这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人突然拍打脑袋,说:“哎呀,忘带钱包了,真是麻烦啊。”

与人交往时注意:如果拍前额,这件事情虽然忘记了,但是他没有太在意,他和你之间也不会有什么矛盾。如果拍的不是前额,而是后颈,表示不耐烦。不但对你让他去做这件事不耐烦,甚至对你这个人都有不耐烦的情绪。

据西方专家的资料显示,因为压力大,有的人习惯性喜欢拍前额,这种人性格往往是外向的。同样是压力大,有的人习惯性地拍后脑,那么这种人性格内向型的比较多。

我的朋友F是围棋教练,他说在围棋比赛中,参赛选手只要对下一步棋的走法没有把握,就会做出抓耳朵或者摸鼻子之类的手势。当他们因失误走错棋时,通常面部表情严峻,顺手拍打一下自己的头部,以表示怎么“没想到这步棋呢”,露出惋惜的神态。这样的选手,赢棋输棋都不会太放在心上,即使输得很惨,也会很快调整好情绪,投入到新的训练中。但有一些拍后脑的选手,输一盘棋,往往在两三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从失败的灰暗的情绪中回复过来。

3.摸头发

传统意义上摸头发,是对头发的一种整理。在沟通过程中,摸头发是情绪的一种转移。警察在审罪犯时,罪犯突然摸一下头发,警察往往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他在撒谎。当我们回答问题时信心不足,或者你面对一个气势比你强的人,说话时会摸一下头发。

为什么有这样的举动呢?在翻阅了大量资料后,终于弄清楚了,这是因为我们年幼时遇到惊吓、委屈时,妈妈就是这样安抚我们的,所以长大后在焦虑时会很自然地想到用抚摸头发的方式减压,从而达到自我安慰的效果。

女性通过头发转移情绪明显要多于男性。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你在与一个女性朋友说话,你说得满腔激情、口吐莲花,她却在摸自己的刘海和小辫子。这种心不在焉的表现,说明她对你说的话不感兴趣。女性通过头发转移情绪最典型的是,失恋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剪去三千烦恼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