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字的产生及其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性

文字的产生及其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语言。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用语言交流思想、交流经验、表达意愿,使人类心智得到快速提升,为以后人类文明进一步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与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文字符号的发明,人类创造了独有的可连续传播的文化体系。关于文字的产生、发展、变化在古文献中均有具体的描述和记载。较正规或系统地记述汉字的文物除了岩画文字之外,还有新石器时代的陶文。

文字的产生及其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性

人是环境的产物,是生存环境造就了人,生存环境决定人的命运。

大自然人类的生存创造了条件,为人类提供生命所需的能量,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所必需的材料。虽然大自然的反馈并不事事如人所愿,有阴、晴、雨、雪,有风、雷、闪电,有干旱洪涝,有地震火山喷发,有大片的森林沼泽,也有高山沙漠,但人们的生存活动就是不断地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融入环境之中的过程。

人类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源于人类大脑机能,社会活动中产生了语言的条件反射,激活了发音的器官。有了这两个先决条件,人类方能清晰地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和用意。此外,人类在劳动中制造了多种工具,能削、钻、刮,同时又学会了钻木取火、保存火种等一系列用火方法,使人类不仅适应了环境并且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用语言交流思想、交流经验、表达意愿,使人类心智得到快速提升,为以后人类文明进一步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与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使人类有了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意愿的机会,而信息的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人类联系更加牢固。然而,口头语言只是人类交流的初级阶段,由于口头语言具有时效性,说过听过就没有了,任何口头语言都不可能以可视、可感知、可留存的形态保存起来并流传下去,只能一时一地起作用,语言的时空性限定了人类交流的范围。因此后来人类又发明了文字,以作为语言的补充。如果没有文字,人类很难走出野蛮社会。如果我们只能得到关于古代的不确定的零星知识,完善和伟大的思想必定被磨灭。除口头传述外没有近的或远方的新闻能够传到我们,没有一封信可以送给离开的朋友或者接到离开的朋友的信。[1]可见,文字的作用是其他交流方法无法取代的,虽然看似简单,但含意深刻。一幅岩画就是一封信,一目了然,而且寓意深刻,能使人心领神会,这比千言万语还要强百倍千倍。

为了使语言在更广阔的空间发挥作用,人们找到了记录语言的工具——文字,开始是图画文字,后来是符号文字。符号文字又包括表意文字和拼音文字,总之,都可以表达思想意识、交流信息。这就使语言有了生命,可以长久地保存,既能歌功颂德,又能使人遗臭万年,成为传承人类文明的工具,其作用不可估量。

早期人类主要是凭借肢体语言和声音来传播信息,即口耳相传、声形相授,之后又变为简单的符号,如结绳记事、刻木记事,以及摆放石块、木棍、树枝、骨头、牛羊头等等,在此后又制作图画、岩画,进而创造了符号。语言变成语言符号,以代表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意义,并且可以使信息、思想超越时间和时空进行传递。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文字符号的发明,人类创造了独有的可连续传播的文化体系。“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2]有了文字符号,不仅可以创造文化,而且可以进行文化再生产,使人类文化得以跨越时空并代代传下去,从此“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这种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比太阳还要光辉。

关于文字的产生、发展、变化在古文献中均有具体的描述和记载。《周易·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周易集解》引虞郑《九家易》说:“古者无文字,其有誓约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尚书》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庄子·箧》云:“民结绳而用之。”从历史记载看,我国上古之民是靠结绳符号表达思想和记事,但这种方法不够准确,且时间久了,人事的变动也多有说不清之嫌。后来出了一位圣人,他是伏羲,他创造了八卦,这是一种刻画符号。不同的八卦符号代表不同的事情,可以较准确地记录事件,甚至天气、时间、方位、人情世故等等。八卦符号可以变化,方便易用,并且能够代表一定的事物,是文字始创时期一大发明。

贾湖遗址、大地湾遗址、仰韶遗址、大汶口遗址等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的各种刻画文字,都是文字初始阶段的创造,有符号、有形象,分布广泛,具有开创性意义。

文字的发明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汉字的起源十分久远,在黄帝时代就有神农做穗书、黄帝做云书、少昊做鸾凤书、帝尧做龟书的传说,然而这些传说都缺少实证。《易经·系辞》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契者,刻也。《史记·三皇本纪》云:“太昊伏羲氏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事实确是如此,八卦把世界分为阴阳两极,是朴素的哲学观和世界观。八卦可代表男女,代表金、木、水、火、土,代表昼夜、事物、空间、方位等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及神农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这段话高度概括了仓颉造字的意义,也肯定了仓颉创造文字的功绩。更奇妙的是,在《淮南子·本经训》中说:“仓颉作书而天雨栗,鬼夜哭。”这就把仓颉造字说成神话一般了,可见先秦时代人们就把仓颉造字的意义看得非同一般。正因为有了文字,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神鬼都为之震动,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发明文字的重要性。记载中仓颉之所以创造发明了文字,因为仓颉已不是一般人物,而是神人了,他“龙颜侈侈,四目灵光”(《路史》)。书中表现出仓颉有着超出常人的能力,他长着四只眼睛,不仅可看透世间万物、洞察鸟虫走兽,连它们的足迹也分辨得一清二楚,自然也就有能力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文字了。神话传说往往是现实生活的映射,有夸张的成分,但其核心还是真实的。(www.xing528.com)

文字记录历史,文字传承文化,文字改变世界。较正规或系统地记述汉字的文物除了岩画文字之外,还有新石器时代的陶文。郭沫若先生在讨论半坡刻画符号时说:“刻画的意义至今虽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铜器或者其他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器上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是如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3]

正式记载汉字的应该是甲骨文。《尚书·多士》中记载:“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多士》为周初时文献,是周公训诫殷商旧臣的记录。在甲骨文字中多处发现有“册”字,另外,在甲骨中还发现了从“册”的字,如“嗣”字,《说文》将此字解释为“诸侯嗣国也,从册口,司声”。鲁实先认为,此字的构造是“以册立嗣子必宣读册词”而来。《甲骨文字典》又将“嗣”字解释为“祭名,备册辞以致祭”。因此可知商代许多重要活动都要记录在“册”。

江河有流必有源,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文字的发展与进步也有流与源。笔者要说的是,岩画文字是甲骨文的源头之一,是甲骨文吸纳了岩画文字的架构。读音固然重要,但谁也不知道起先是否有读音,但立意在先才是文字之本。

【注释】

[1][英]克洛特:《世界幼稚时代》,俞松笠译,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51—52页。

[2][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谢继胜、尹虎彬、姜德顺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3]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