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与岩画文字:交流进步与发展

语言与岩画文字:交流进步与发展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语与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熔炉与纽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语言与文字的结合使人类的思维更缜密,交流更准确、更通畅,有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岩画中既有大量象意文字,也有大量的符号。用图画来表达抽象意义,让它们发挥近似语言、文字的功能,这在初民社会是常见的。[2]岩画是图画文字,是象意文字,有象(形象)、有意(思想)的文字才有灵魂。

语言与岩画文字:交流进步与发展

语言与文字是文化载体,语言是音与义的发声系统,文字是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二者都是社会交流的工具,人们在生活中须臾离不开它们。汉语与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熔炉与纽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汉语是以单音节为主的语言,既可以表示一个音节,又可以表示一个语素、词,还可以表示某个特定意义,汉字是“形、音、义”三者的结合,谁也离不开谁。

常用汉字约有6500个,汉字的源头是多元的,可追溯到万年前的岩画和几千年前陶文,以及后来的甲骨文金文等。汉字以象形和象意(表意)的形式传达丰富的信息,可识可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要素,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与意义。语言与文字的结合使人类的思维更缜密,交流更准确、更通畅,有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说道:“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就是说,语言同意识一样具有实践性。苏珊·朗格认为,迄今为止人类创造出的一种最为先进和最令人震惊的符号设计便是语言。人类一旦掌握了语言,就可以把那些不能触摸和没有形体的观念表达出来。正是有了语言,人类才能描绘事物,再现事物之间的关系,表现各种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有了语言,人类才能进行预言和推论(一种较长的符号变换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运用语言交流,这就要求将那些可听的或可见的词按照一定的语法排列成一种大家理解的式样,这样人们就可以认识各种概念、知觉对象以及种种概念和感知对象之间的联系。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声语言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交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文字就产生了。

文字是人类交流信息的符号,可以使口头语言、思想脱离说话人而传达给别人,可以使语言、思想以物质的形态被传播、被复制并传之久远。文字是人类的第二个伟大发明。

早期的文字是表意文字,即图画,由图画来表情达意,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例如古代的鸡毛信、现代交通用的各种标识与信号,具有警示、告知的作用。这种图画也可以称之为图画文字,或如唐兰先生说的“象意文字”。岩画中既有大量象意文字,也有大量的符号。符号中有种表象符号,它是由简单的符号发展成的一种复杂符号体系,是由线条、色彩等直接组合成的视觉形式,也是由具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组合成的意象。总体来讲,这种组合同支配推论性的语言和语法规则是极为不同的,它不是将代表多种事实的符号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是将一个完整的意象一次性地呈现出来。因此,这种符号朗格称为“同时性符号”,它与文字有以下不同:

一是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词汇,每一个词都有自己单独的意义,将词组合到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象性符号则不同,一幅画虽有色彩、线条、光线、阴影等不同要素,但这些要素都不像语言的词汇那样有独立的意义,整幅画是一个单一的有机结构体,其中每一个要素都不能离开这个结构体而独立存在,而语言则不同,它的外壳与意义是可以分离的。

二是语言是有句法的,可以根据句法将词组合成句子传达出固定的意思。而表象符号却没有固定的语法,一幅画的构成要素数不胜数,可以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的法则。

三是语言词组的组合可以转换,表象符号则不能。符号有形象与抽象之分。形象符号不仅与其所代表的东西高度相似,而且比它所代表的东西更具体、鲜明、生动,它就不再是一种模仿或再现性的图画,而是一种有符号象征意义的图画。抽象符号,是其形象的抽象性概括,即提取被再现事物的最本质特征,比较简单地将事物呈现出来,使人对其有一个整体的形象把握。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样才能把再现绘画与符号形象区别开来。(www.xing528.com)

岩画的表意即以图画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岩画的表意并不是简单的形象组合,而是一种有意的安排、组合,如果仔细观察和分析的话,可以看出一幅复杂的岩画如同一个语言中的句子,有词或词组,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或者讲述一件事,或者描述某个事物过程,不同于难以表达完整事物的单个岩画。

用图画来表达抽象意义,让它们发挥近似语言、文字的功能,这在初民社会是常见的。在北美洲,印第安人为了记录仪式歌,便在桦树皮上画出神祇、鸟兽的图像。西部平原印第安人在他们的帐幕外面画了许多图画,记录那些难忘的狩猎和战争的场景。又如,有些地方的原始人在说话时会在沙土上画出这些事物的轮廓,阿拉斯加印第安人在交谈时常常把左手当作一个本子,用右手在上面比画。研究者曾惊奇地发现,图画深刻地影响着原始人的表达,以致他们不能单独通过说话来传达思想,他们的图画经常表现的是他们的观念而非具体事物。这样,一种可视的信息发展为会意的书写,或发展为一种小型的图画和书中的插画,甚至发展为一种肖像之类的东西。人类学家赫尔梅斯说:“人类在运用词来记录其思想和经验之前,是用图画来行使这种功能的,许多只有从考古发掘才为世人所知的人种,除了他们的艺术之外,尚没有清晰表达的语言。”[1]

古人常常将概念或某些抽象观念用图像来表现。古人的抽象思维虽然不如今人,但古人在生产生活中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了一些抽象概念以及观念。在前文字时代,如何将抽象概念表达出来,以使周围的人们理解,并能在时空中传递,于是古人想出了通过刻画传达某些抽象的概念与理念,这是古人智慧的表现。譬如古人创造了“饕餮”这一形象,表达“贪”这个抽象概念以及传达贪婪必将造成危害的认识。但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饕餮这个动物的。这无疑是说,人类在运用词来记录其思想和经验之前,的确是用图画来代替文字功能的。

然而,由于图画本身难以传承,而图画指代的概念、观念又如此神秘,于是在后人眼中,这些图画变成了神像。根据这样的认识,古代传说中的许多神像、怪兽、怪鸟等等,绝非自然界中实有之物,而是先民表达某种抽象概念、思想的图画符号,是我们的先民理性和经验的结果。[2]

岩画是图画文字,是象意文字,有象(形象)、有意(思想)的文字才有灵魂。看似是简单的形象组成的画面,然而其中许多形象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只是由于今人远离了当时的语境和生活,难以推测图画所表达的含义了,只能透过象形和符号理解和认识当时人们在交际与交流时的用意。

【注释】

[1]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0—101页。

[2]尹荣方:《神话求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