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边区公营企业旧址:延安时期被服厂,陕北第一部水车生产基地

边区公营企业旧址:延安时期被服厂,陕北第一部水车生产基地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5年11月25日,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发布了发展工业的公告,号召边区人民开办工业。8月,边区政府利用国际友人捐助的部分款项筹建了造纸厂、被服厂、农具厂,使公营经济成为边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安时期被服厂工人正在生产服装延安时期被服厂旧址延安时期被服厂位于吴起镇宗圪堵村。投产后,生产了大量农具,并研制成功陕北第一部水车。同期,该厂已累计完成生产中成药20万包的任务。

边区公营企业旧址:延安时期被服厂,陕北第一部水车生产基地

党中央到达陕北后,建立了指导中国革命大本营,边区建设也被提到了重要位置。1935年11月25日,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发布了发展工业的公告,号召边区人民开办工业。边区政府把原来的修械所扩大为拥有40余名工人的修理厂,并于第二年办起了被服厂、印刷厂、石油厂、制药厂等工厂。1937年10月,边区政府成立了经济委员会。1938年5月,发出了发展边区经济的指示。8月,边区政府利用国际友人捐助的部分款项筹建了造纸厂、被服厂、农具厂,使公营经济成为边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保证军队物资的供应,发展边区经济,克服财政困难,增加人民福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延安石油厂旧址 延安石油厂开办于1904年,1935年6月为红军接管,1937年石油厂恢复生产后,第一任厂长为陈振夏。从1939年至1945年,该厂共生产原油136920桶,其中提炼汽油11156桶、特甲油29280桶、普甲油27670桶、白蜡油28134桶、润滑油2928桶。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延安石油厂的产品“足供边区消费而有余”,被誉为“功臣油矿”。延安石油厂为中国石油工业培育出一批生产和管理的骨干人才,被称为“中国石油的母亲”。

毛泽东给延安石油厂厂长陈振夏的题词

延安石油厂旧址

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 “延一井”为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位于延长西门外。1907年6月5日开钻,9月6日钻探到68.89米处见油,9月10日钻探至81米处完井。“延一井”日产量1—1.5吨,从钻成至1934年,该井共产原油2550吨。

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

延安时期被服厂工人正在生产服装

延安时期被服厂旧址 延安时期被服厂位于吴起镇宗圪堵村。1936年5月下旬,西征红军到达吴起后,在此建立了被服厂,以供给军需。美国记者斯诺在前往西征前线采访时,曾来厂进行采访,并在他所著的《西行漫记》一书中予以介绍。当时,厂内有管理人员和工人80余人。1937年1月,该厂迁往延安。

陕甘宁边区难民纺织工厂旧址 1938年8月,难民毛织工厂和难民棉织厂合并,更名为“陕甘宁边区难民纺织工厂”,亦称“难民工厂”。厂长为吴生秀。厂址先后在安塞县二区高桥、延安县西川口。1941年7月定址在安塞二区段庄。该厂由国际友人兰道尔先生捐款9300元法币国民政府拨款开工建设,先后隶属边区民政厅、建设厅工业局、中央财政部工业处。1940年11月再属边区建设厅工业局。难民纺织工厂工人总数318人,厂房有120间,窑洞有210孔(1943年6月统计),全部采用机器生产。同时,还资助成立了许多分支机构。

陕甘宁边区难民纺织工厂全体职工合影

振华造纸厂工人正在生产纸张

陕甘宁边区振华造纸厂旧址

1938年,边区建设厅在延安甘谷驿成立纸厂,以供印刷。同时,在安塞县砖窑湾沟槽渠筹建振华造纸厂。1939年4月纸厂建成。厂长先后为刘咸一、王元一、宣瑞珍等。1941年,边区决定设沟槽渠振华造纸厂为总厂,在洛河川石畔村建立分厂。

为了解决纸张奇缺的问题,1938年,崔仲和刘子谋研用稻草造纸获得成功。1939年10月,自然科学研究院华寿俊、王士珍夫妇经过研究和反复试验,发明了用马兰草造纸。1944年,工人杨双庆用麦秆造纸获得成功。由于造纸原料问题得以解决,特别是马兰草造纸的发明,使陕甘宁边区的造纸数量逐年递增。总厂和分厂每年可产纸4700多令,已基本可以满足边区印刷用纸的需求。

1947年3月,振华造纸厂撤离安塞。

陕甘宁边区农具厂旧址 陕甘宁边区农具厂建于1939年,厂址位于宝塔区枣园镇温家沟。厂内分设木工、机工、车床、翻砂4个工种股。投产后,生产了大量农具,并研制成功陕北第一部水车。1943年后,该厂先后改制为留守兵团兵工厂,工艺实习三厂、四厂。1947年3月后撤离延安,改为战时编制,转战陕北。

陕甘宁边区农具厂旧址

光华制药厂旧址 光华制药厂成立于1939年3月,厂址位于宝塔区李渠镇拐峁村。制药厂的主要任务是开发、研究中草药。1940年上半年,药厂内部分设制药、研究、碾药、丸药、干燥、包装、提炼等生产组。同期,该厂已累计完成生产中成药20万包的任务。其中有清胃散、胜利茶、退热散、八路军行军散、疟疾丸、痧症丸、平胃散、补脑散、癣疥膏、红白痢疾丸、调经丸、保婴丹、关节丸等,该厂自己研制的特效药,极受边区军民欢迎。1941年5月1日,光华制药厂和边区卫生材料厂合并,改称光华制药总厂,厂址迁市场沟后沟。

八路军通信材料厂旧址 1938年12月,军委三局迁驻枣园镇盐店子以后,就在盐店子村着手筹建通信材料厂。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制造间只有一架车床,装配间仅有一把虎钳,只能从事简单零件的制配工作和机器检修。在周恩来同志的关怀下,通信材料厂先后在国民党统治区采购了曲轴冲床等设备,逐步走上了机械加工和制造的新阶段。同时,该厂技术人员还陆续设计制造了一些土设备和土工具。如用铜圆制成可变电容器片,用古铜钱熔铸成可变电容器轴,用牛角制成了旋钮,用杜梨木刻成了度盘。

光华制药厂工人晾晒中药

工人们在生产车间交流经验

1940年,该厂试验成功了3瓦、5瓦、7.5瓦和15瓦的小型收发报机。1941年,成功地装配了100瓦和500瓦的大型收发报机,供新华广播电台使用。这些收发报机的元件、配件除电子管漆包线以外,均由该厂自己制造。到1941年底,通信材料厂已可以提供八路军和新四军全部通信器材的1/3。1942年,该厂还试制成功了手摇发电机。毛泽东和朱德用手摇发电机作电源,在枣园和王家坪之间试验无线电通话成功后,毛泽东高兴地握着通信战士的手说:“国民党不发给我们,日本鬼子封锁我们,可是我们依靠自己的两只手,就能战胜一切困难,生产出所需要的一切。”

延安新华陶瓷厂旧址 延安新华陶瓷厂创建于1942年,厂址在延安城东十里铺村。主要生产瓷缸、瓷盆、瓷碗、瓷罐等民用品,并生产电池、土雷、硫酸军工用品。该厂曾为党的七大会议专门烧制了一批餐具和茶具

新华陶瓷厂工人正在生产陶瓷

陕甘宁边区丰足火柴厂生产车间(www.xing528.com)

陕甘宁边区丰足火柴厂旧址 该厂于1944年3月在西北火柴厂的基础上建成,厂址先后在吴堡岔上村、绥德义合镇和延安宝塔山南麓。产品商标为“丰足”牌。至1944年底以后,该厂均能自己生产火柴的原料,保证了边区日用火柴的生产自给。1945年初,该厂迁至石圪瘩村。1947年3月,该厂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新华化学厂旧址 位于延安城东桥儿沟,现仅保留部分土窑洞。

新华化学厂前身为延安工人学校附设的肥皂厂,1939年7月在肥皂厂的基础上创办了新华化学厂,由边区建设厅工业局主管。

1939年9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投资3万元法币资助建厂,化学厂更名为“新华化学工业合作社”,屈伯传任主任,王保华任工务科长

1941年5月,新华化学工业合作社改称“新华化学厂”,崔仲任厂长,王保华任副厂长。同时成立了大车、酿造、瓷窑三个分厂。化学厂创办时资本仅400元,职工20多人,后发展到61人,月产“新华”牌肥皂6万多条,保证了延安人民的日用品需要。此外,还生产牙粉、精盐、粉笔、墨水等产品。全厂生产部门分为肥皂、熬碱、装潢、粉笔、精盐和修理六个组。

1943年4月后,金直夫继任厂长。1947年3月,新华化学厂撤离延安,1948年5月迁回延安重新建厂。1949年秋与边区丰足火柴厂合并。一部分人员和设备迁往西安,成为西安制皂厂的前身。

新华化学厂工人正在生产化学原料

陕甘宁边区机器厂旧址

陕甘宁边区机器厂旧址 陕甘宁边区机器厂前身为红军兵工厂。1938年2月由延安柳林迁至安塞茶坊,并正式命名为“陕甘宁边区机器厂”,厂长沈鸿兼总工程师,钱志道是副总工程师,徐驰为工程师。1941年迁离安塞茶坊,渡黄河进入晋绥解放区。边区机器厂在茶坊的遗址,现仅保留部分土、石窑洞。

八路军印刷厂旧址

八路军印刷厂旧址 八路军印刷厂旧址位于安塞县招安乡纸坊沟,现保存有部分窑洞。

1938年12月2日,八路军印刷所在纸坊沟正式成立,毛远耀任所长。主要承担印刷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命令、指示、训令、战绩公报等文件以及军用地图。1940年12月2日,改名为“八路军印刷厂”,陈钧任厂长。厂里印刷用纸主要由中央警备团在延安枣园村北开办的延园纸厂生产供给。1943年5月,该厂分出部分人员和设备,在延安北关成立了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印刷厂。1947年初,该厂撤离延安,前往华北

兴华制革厂旧址 1940年春,兴华制革厂奉命由保安县迁驻安塞县沟槽渠,下设工务、教导、总务三科。自己动手建起厂房100余间,最多时有400多工人,历任厂长有惠彦祥、崔仲、张清、张建、叶坤、张文建、杨正元等。产品供军民两用,在延安设办事处,还开设兴华号门市部。1947年3月撤离安塞,渡黄河到山西。

兴华制革厂旧址

八路军炼铁厂旧址 八路军炼铁厂位于延安市甘泉县东沟乡李湾村民委员会寺沟村民小组西1000米处,现有窑炉4座,呈三角形分布。该炼铁厂是1942年由八路军新四旅开办的,主要是利用当地铁矿资源来解决当时的军事和生产用铁问题。1947年胡宗南侵占甘泉县前停止生产。

八路军炼铁厂旧址

西北野战军兵工厂旧址

西北野战军兵工厂旧址 1946年西北野战军打青化砭、蟠龙、羊马河等战役时,在王窑乡庄科大队雷咀河设立了兵工厂,主要制造手榴弹。

红军兵工厂旧址 1936年,中共中央在吴起县建立了红军兵工厂。该工厂位于吴起县吴起镇刘河湾村村委会后刘河湾村。现存窑洞7孔,石砌岗楼1座。

红军兵工厂旧址

二战区兵工厂寨子沟旧址

二战区兵工厂旧址 二战区兵工厂位于宜川县壶口乡寨子沟半山腰,现有残存的石窑、土窑近200孔,保存较完整的铸造厂9孔窑洞及周边的30孔土窑洞。

陕甘宁边区第二机器厂旧址 1939年秋,陕甘宁边区军事工业局在志丹县双河乡何家岔(今部分厂址划归安塞县李盆窑子村)组建了陕甘宁边区第二机器厂,厂长为周鉴祥。该厂主要以制造枪械为主。

陕甘宁边区第二机器厂李盆窑子村旧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