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疗卫生机构旧址现状与改善方案

医疗卫生机构旧址现状与改善方案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解决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缺医少药和看病困难的情况,党中央十分重视延安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保证人民和病员的健康,先后在延安建立了中央系统、八路军系统和边区系统的医疗卫生机构。为纪念国际友人白求恩大夫,八路军军医院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并设立了中国医科大学,培养医药卫生专业干部,使延安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发展。11月7日,中央医院正式宣告成立。3月7日,第一后方医院奉命撤离延安。

医疗卫生机构旧址现状与改善方案

为了解决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缺医少药和看病困难的情况,党中央十分重视延安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保证人民和病员的健康,先后在延安建立了中央系统、八路军系统和边区系统的医疗卫生机构。为纪念国际友人白求恩大夫,八路军军医院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并设立了中国医科大学,培养医药卫生专业干部,使延安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发展。

中央医院旧址 中央医院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城北西川河庄坪镇李家坬村。

1939年三四月份,中共中央采纳了中央卫生处处长傅连暲的意见,决定在延安修建一所正规的医院,并拨款5000元。中央委托何穆大夫在中央卫生处领导下筹建这所医院。

1939年8月,石昌杰奉命从马列学院调任中央医院副院长。何穆因故离开延安后,傅连暲兼任中央医院院长。11 月 7 日,中央医院正式宣告成立。毛泽东为医院题院名:“中央医院”。中央医院初建时,院址选在李家坬。两年多的时间,挖窑洞102孔,建平房90多间,共有病床180多张。医院分内科、肺科、外科妇产科婴儿室、小儿科、传染科、化验室、药房、手术室、流质房、X光室等。

延安时期,中央医院是延安规模最大、技术人员配备最齐全、最有影响力的一所分科制的综合医院。据统计,从1939年至1945年底,中央医院共收治病人12677人。

1945年10月16日,中央医院隶属军委总卫生部领导,魏一斋为院长。

1947年2月,中央医院奉令改编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第一后方医院,隶属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领导。李炳之为院长兼政委。3月7日,第一后方医院奉命撤离延安。

1949年3月第一后方医院进驻北京,接收了北平医院。新中国成立后,北平医院易名“北京医院”。

中央医院宝塔区河庄坪镇李家坬村旧址大门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刘万家沟旧址全景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旧址 1938年春,中共中央军委在延安东川拐峁村,以八路军卫生部直属卫生所为基础,组建了“八路军军医院”。1939年12月,为纪念诺尔曼·白求恩大夫以身殉职,八路军总部颁发命令,将八路军军医院改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先后由苏井观、鲁之俊、黄树则担任,政委先后由汪东兴、刘新权担任。医院共有病床200多张。该院先后迁至柳树店和刘万家沟,医院不但为八路军伤病员看病,同时也接待当地患者的求诊,还为陕甘宁边区的军政干部治疗伤病。1947年春,该院与晋察冀边区的白求恩和平医院合并,成为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刘万家沟大门旧址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刘万家沟小洋房旧址

陕甘宁边区医院旧址 1937年10月,陕甘宁边区医院成立于延安宝塔山麓,1939年10月迁至安塞县真武洞镇陈家洼黄瓜塌村。该院分为住院部、医务室、牲口棚等四个院落。

陕甘宁边区医院在安塞县真武洞镇陈家洼黄瓜塌村旧址大门

中央医务所旧址 1943年,中央医务所由傅连暲和苏联医生阿洛夫筹办建成,周毅胜任所长。

中央医务所主要负责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机关工作人员的医疗保健工作,此外还经常为附近群众免费治疗。中央医务所不仅为中央领导看病,还为枣园村和侯家沟村开办接生助产班以及婴儿室,解决群众“财旺人不旺,”达到“人财两旺”的局面。

中央医务所旧址现保存有门诊部,为一座西洋式砖木结构建筑

1941年春,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派吉斯连科为首的七名军官组成联络组,自带电台到延安,在这里居住过。

中央医务所位于宝塔区枣园镇枣园村后沟沟口东侧山坡上。

中央医务所在枣园后沟旧址

延安第二学生疗养院旧址

延安学生疗养院旧 址 1938年5月上旬,世界学联代表团来到中国。6月29日 至7月4日,学联代表团一行访问延安。之后,拨给延安专款建学生疗养院。(www.xing528.com)

1941年1月 延安学生疗养院正式成立,院址设在中央医院第九层(依山而建的窑洞)。11月,学生疗养院迁至杨家湾。1945年5月,以延安大学学生休养所为基础创办了延安第二学生疗养院,院址在桥儿沟,院长魏良弼。从1941年到1945年,疗养院共收治1200多名病员。

1947年初,学生疗养院和第二学生疗养院分别撤销,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分别编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和中央医院。

西征红军二十五军医院院部旧址

西征红军二十五军医院院部旧址 1936年,西征红军在王窑乡庄科大队雷咀河村设立了后方医院“西征红军二十五军医院”。医院现存石接口土窑洞7孔,保存较为完好。

西征红军后方医院院部旧址 1936年5月,西征红军在吴起边城油寺村铁炉沟设立后方医院院部,下设吊庄、田百户、张涧三处分院。旧址东背靠崖畔梁山,西临铁路沟河,北临西川河,南临老乡家院墙。该旧址原貌已经改变,现存5孔土窑洞。

西征红军后方医院院部旧址

西征红军后方医院吊庄村分院旧址

西征红军后方医院张涧村分院旧址 旧址坐北朝南位于峁山上,东为冲沟,西为一户人家的老院,现残存4孔窑洞

西征红军后方医院田百户分院旧址 现残存10孔窑洞轮廓

中央红军医院旧址 1936年7月,中央红军医院随中央机关搬迁至马尾沟村。中央机关在保安的日子里,生活条件艰苦,医疗条件更是不能尽如人意。设在县城的卫生所几乎开不出好药物,病重的同志只好去双河乡的土堆河中央红军医院住院治疗。而中央红军医院也是缺医少药,拿不出有效的药物对症救治。

该旧址位于延安市志丹县双河乡土堆河村。

中央红军医院旧址

八路军总医院旧址 1936年2月初,彭德怀总司令带领红军东征部队师级以上干部从延长县城来到延川县太相寺村,决定在高家湾梁家大院设立总兵站。总兵站负责东征部队物资运输、伤病员担架运输和黄河渡口水上运输等后勤工作。1936年5月中旬,红军结束东征,西征开始,高家湾总兵站完成了历史使命,根据上级命令撤销。到了1937年秋,根据当时的抗日形势,红军后方医院改称八路军总医院,并且把高家湾梁家大院作为驻扎地。

八路军总医院旧址

八路军野战医院拐峁村旧址 八路军野战医院即八路军军医院,建于1938年春,当初院址在拐峁村(现宝塔区李渠镇东村),院长苏井观,政委汪东兴。医院下设内科、外科、五官科、妇产科。1939年12月1日,为了纪念白求恩同志,八路军军医院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医院得到长足发展,管理也更加科学。1940年10月13日,医院迁到延安柳树店,与中国医大在一起,原留在拐峁的医院改设为和平医院分院,1943年春又迁到刘万家沟。

八路军野战医院拐峁村旧址

留守兵团野战医院刘万家沟旧址

留守兵团野战医院旧址 1943年春,留守兵团野战医院改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了方便附属医院的工作和教学,和平医院与它调换院址,迁至刘万家沟。1946年11月,改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第二后方医院”。

解放军后方医院旧址 1947年,国民党进犯延安。此时八路军已改称为边区解放军,迫于形势撤离在边缘地带,与胡宗南部队展开反“围剿”。1948年春解放军后方医院进驻宋庄村,负责救治前方转来的伤病员。当时解放军伤病员不多,解放军后方医院还服务当地群众的求医问药。解放军后方医院在宋庄驻了一年后搬走。

该旧址位于延安市志丹县顺宁镇宋庄村。

解放军后方医院旧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