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戏素材
民间游戏中部分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幼儿好奇心很强,勇于探索大自然,喜欢发问,对新奇事物有无限的遐想。下面是经典民间益智类游戏介绍。
飞行棋——有飞行棋图纸,分为四种颜色,一个人一种颜色,由猜拳决定谁第一个投骰子,投到“6”方可起飞。而后根据投骰子的数字前进,如果投骰子步数刚刚好压中另一种颜色的飞机,就算打落对方飞机,让其回到飞机场上重新等待起飞。到终点时步数应该刚刚好,否则要返回继续走。
七巧板——由七块板子组成各种图形,可以是规则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也可以是不规则图形,还可以是象形,如动植物、房子、数字、字母、车等日常所见之物。
华容道——通过移动各个棋子,帮助曹操从初始位置移到棋盘最下方中部,从出口逃走。不允许跨越棋子,还要设法用最少的步数将曹操移到出口。
数青蛙——分组开始游戏,3~4人一组。第一个人:一只青蛙一张嘴。第二个人:两只眼睛四条腿。第三个人:扑通扑通跳下水。第四个人:两只青蛙两张嘴。第一个人:四只眼睛八条腿……依次轮换,可以培养幼儿数数能力和反应能力。
(二)选择与开发要求
过去的民间幼儿游戏是幼儿喜爱的娱乐活动,时代在不断变化,游戏的科学性被不断验证与实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幼儿要全面发展,特别是对幼儿科学创造性的开发,要符合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要求。因此,教师在选择与开发科学游戏时要注重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玩法和规则符合科学要求
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广泛多样,选择与开发民间游戏中的科学游戏,要注重游戏的科学性。要利用观察、测量、实验等方法进行游戏。
3.注重材料选择丰富性,激发幼儿兴趣
民间游戏的取材方便,通常是生产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益智类游戏需要激发幼儿的好奇,进而开始探索,因此开发科学游戏中要尽量增加材料的多样性,可以随时收集民间游戏的材料,通过清洁、整理、改造、投放,使幼儿在科学游戏中体会更多乐趣。
(三)案 例
案例4:
小班游戏——猴子捞月
【活动目标】
让幼儿初步认识光的折射,培养幼儿勇于尝试的能力。
【活动准备】
月亮图片、水盆、水、手电筒、若干视频、若干猴子头饰。
【活动过程】
教师模仿猴子并让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1.一身毛,尾巴翘,不会走,只会跳。
2.上肢下肢都是手,有时爬来有时走,走时很像一个人,爬时又像一条狗。
同时做出猴子的动作,引导幼儿猜出谜底是“猴子”。
教师又让猜一猜另外一个谜语:
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www.xing528.com)
拿出月亮的图片,引导幼儿猜出谜底是“月亮”。
观看“猴子捞月”的视频,观看到猴子讨论如何将月亮捞上来的时候,提问:如果小朋友是猴子的话,该怎么样把月亮捞上来呢?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引发幼儿思考。
继续观看视频,当猴子用尾巴倒挂着一个接一个捞月亮,提问:猴子最后能捞上月亮吗?为什么呢?引发幼儿回答,水中的月亮是不能捞上来的。
教师引出本次游戏的重要部分,为什么水里的月亮捞不上来。是因为水里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倒影。
让幼儿围成一圈,打开手电筒,照射到水盆的水面上,观察水中手电筒照射出来光的倒影。这个倒影就好比“猴子捞月”中的月亮,水里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倒影,并非真实的月亮。让幼儿拨一拨水面,看看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从波纹的起伏观察“碎掉的月亮”,幼儿玩得很开心,同时也认识了镜中花、水中月。
案例5:
中班游戏——纸筒传话
【活动准备】
传声纸筒若干个、纸团。
【活动目标】
了解空心纸筒会传递声音这一科学知识,了解空心与实心的区别。幼儿用传声筒做电话。幼儿能记得父母号码,懂得常用的紧急电话的用途,引导幼儿使用打电话时的礼貌用语。
【活动过程】
教师拿出传声筒让幼儿猜猜这是什么物品。幼儿摸摸看看,知道是纸做的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教师引导一个幼儿将传声筒的一边放在耳边,另一边则悄悄地说话。而后问传声筒另一端的幼儿:听到了什么?幼儿准确地说出来教师所说的话,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都想来玩一玩这神奇的传声筒。
幼儿非常好奇地玩起了传声筒,教师又拿起传声筒并把纸团塞进传声筒里面,再与幼儿进行悄悄话传声。结果幼儿却听不到,幼儿都好奇地做了这个试验,通过幼儿亲自观察体验,懂得了只有空心传声筒才能传声,而实心传声筒不能传递声音。有个别好奇的幼儿会咨询教师原因,教师解释是因为声音靠空气振动传递出去,而实心传声筒是固体,声音频率不够引起实心物体产生振动所以传递不了声音。
把传声筒当作电话,提问幼儿问题:有没有打过电话,给谁打过电话,知道父母或者是其他亲人的电话号码吗。幼儿都能回答出来之后,教师再引出还有一些电话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想起它们,比如说失火了,要打119,遇到坏人了要打110,受伤了要拨打120。引导幼儿说出常用的一些急救电话。像这样的电话我们把它叫作“应急电话”。教师再引导幼儿模仿打电话的用语,在情境中学习如何使用礼貌用语。
案例6:
大班游戏——七巧板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七巧板创造出不同的造型,体验七巧板的乐趣所在。
【活动准备】
七巧板若干(一面有图案,另一面无图案),模型若干,橡皮泥。
【活动过程】
教师拿出一套玩具七巧板,让幼儿说出七巧板的数量(7个)、形状、颜色、大小。
教师引导幼儿:“这七个形状不同的木头,他本领可大了,可以像孙悟空一样‘七十二变’,小朋友们,你们相信吗?”引发幼儿的兴趣,幼儿对孙悟空不陌生,而且对七十二变非常好奇。
教师先将七巧板尝试着变化出几个造型,让幼儿体会到七巧板的奇妙之处。教师发出指令,请大家拼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这些简单的造型。同时引导幼儿往难度更高的家用物品如冰箱、电视、床铺;教师可以拿出背面有图案的七巧板引导幼儿拓展到难度更高的动植物或是抽象的物品。先使用有图案的,再使用没有图案的。进一步了解七巧板的玩法。
教师再拿出橡皮泥,让幼儿将七巧板按压在橡皮泥上,更加直观地让幼儿了解七巧板的形状,将立体七巧板和橡皮泥相结合,把它们造型立体化,变换出更丰富多彩的造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