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监生是个吝啬鬼。
这个从《儒林外史》中走出来的人物,千百年来被人笑话了无数回,他临死前伸出的两个手指头,也早已成为天下人人皆知的笑柄。的确,人们可以列举出不少证据,这些都足以把他定位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吝啬鬼。一般情况下,提到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他临死前伸出的两个手指头和三次摇头。那临死前令他念念不忘、不肯咽气的两茎灯草,那由于众亲友皆不能准确揣度他的真实想法而引发的三次摇头,成为这个经典的人物形象深深刻在读者脑海中最经典的画面,也成为严监生作为“吝啬鬼”的最有力的证据之一。那么,这个经典的画面,这个经典的人物,其成为“经典”的元素究竟蕴藏在哪里呢?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的片段,我们应该如何解读这个画面和人物,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发现其成为“经典”的实质究竟何在呢?
我们先从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一般做法谈起。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大致说来,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心理活动,以及周围人对他的看法等。对于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来说,自然可以首先考虑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解读。但严监生又有其特殊性,因为他是个临死的人了,已经奄奄一息,自然不能像常人那样说话,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肢体动作,因此读者只能通过他临死前的表情、神态,以及那些小小的动作来揣度他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那么,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看这个人物形象。
首先,先看“两个手指头”。一般说来,人临死之前,最后惦念的一定是自己心中最看重的东西,比如亲情,比如财产,比如其他自己无法放下的东西。总之,这个人生最后时刻所惦念的一定是极其重要的、非常珍贵的东西或人物。暂时抛开严监生这个人物,我们不妨可以设想,一个人临死前会惦念什么?假若一个人临死前伸出两个手指头,这两个手指头又意味着什么?读者可以做出各种猜测,比如两个至爱的亲人,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两个未完成的心愿,两件未完成的大事,两笔没交代清楚的金钱或债务,等等。应该说,这些都是根据人之常情做出的揣测,是普通人都能够理解的“共识”。但这种人所皆有的“共识”正是理解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的重要前提。因为有了这个前提,当“两个指头”的真相最终被揭示的时候,读者发现严监生所思所想完全跟自己不一样,这就有了一种出人意料的、极具讽刺意味的戏剧化效果,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而这,正是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成为“经典”的元素之一。
以上分析可以为教学这个片段提供一个基本思路:首先要引导学生根据人之常情去揣摩临死前的人一般会惦念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再指导学生看小说中的严监生究竟惦念的是什么,他临死前不肯放下的两个手指头究竟意味着什么。经历了这样的对比揣摩,学生就能感受到作品中这种极具讽刺意味的艺术表现手法,并在感慨中加深对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
再看“三次摇头”。当众人在对严监生的“两个指头”都不能正确猜测揣度时,严监生出现了“三次摇头”。读者透过这简单的“三次摇头”可以看到临死前的严监生复杂的内心活动:焦灼、无奈、愤怒、痛苦、绝望……在这个片段中,伴随着众人一次次无法猜中严监生的真实想法,他的心理活动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其焦灼、无奈、愤怒、痛苦、绝望的程度一次比一次加深,“三次摇头”的表现形式并不完全一致正是这个发展过程的体现。那么,为了帮助学生能够领会这个发展过程,必须引导学生看到这“三次摇头”的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理解严监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内心活动。我认为可以采取“还原”的方法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展开教学。具体操作时,引导学生先将“三次摇头”进行还原,还原后的“三次摇头”与原文中的“三次摇头”对比如下:
第一次摇头: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原文)
他摇了摇头。
第二次摇头:(www.xing528.com)
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原文)
他又摇了摇头。
第三次摇头: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原文)
他还是摇了摇头。
引导学生将还原后的“三次摇头”与原文中的“三次摇头”进行对比,学生就会发现,还原后的“三次摇头”显然不能表现出此时严监生内心感情的焦灼、无奈、愤怒与绝望,而原文中的“三次摇头”由于抓住了严监生摇头时的不同神态、表情以及摇头这个动作本身的不同表现,令读者体会到了严监生的感情发展变化的过程,一次比一次更加焦灼、绝望的复杂心态。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还原”作为一个文本解读的重要方法,可以为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提供较大的帮助,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的突破口,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
之所以对“三次摇头”的教学如此花费力气,一方面是由于它是理解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的重要切入口,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作品本身需要在这个地方做足“功课”:严监生除了这“三次摇头”,还有“一次点头”,这次点头发生在赵氏终于猜中他的心事之时。正因为有前面连续“三次摇头”的焦灼与无奈,痛苦、愤怒与绝望,才有了后来的终于被赵氏猜中心事时的如释重负……这里的“三次摇头”与“一次点头”也构成了一种戏剧化的讽刺效果,令读者为之感慨万分,叹息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