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玉斌 江苏省兴化市安丰小学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流传至今,给人历久弥新的感受,而闫学老师的经典课例《伯牙绝弦》同样如此,每次研读均有收获。
一、“文体意识”的体现
《伯牙绝弦》是文言文,教者关注到这一点,直接提出“初步感知文言语感”的目标。上课伊始,教者向学生介绍本篇为文言文,希望学生“喜欢古文,喜欢古文特有的味道”,不玄虚、不拔高,言而有度、亲切自然,接着就是近二十分钟“整体读文”环节,这一环节,学生先后四次整体读课文,第一次“大声读,按照自己的节奏”(要求至少读三遍课文),第二次“再读,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指点后,第三次“齐读,感受节奏和韵味”,第四次“放慢节奏再读课文”,由放到收、由粗到细,目标明确层次清楚,是实实在在的“打底子”,由这一环节已基本可领受到教者的“文体意识”,况且整个教学不止于此,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单句读、整篇读,指读、齐读,二十多次朗读贯穿于八十分钟的教学。文言文如何教,不管中小学,读是不二法门,张中行先生《文言津逮》里说:初学要“懂”,要“熟”,“要在声音的大小、快慢、抑扬顿挫中确切体会词句的意义及其前后的联系”,这表明,初学文言文,根子在诵读,闫老师这一课的教学,仅此一点已是很好示范。
教者一再提示学生的“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其实就是语感,无他,唯熟读耳。古时五六岁的小孩能读懂古文,凭的就是读多记熟,语感就培养了,对文言文的用词造句规律性的东西有了掌握,节奏与韵味自然会读出来。当然,读古文的确是有讲究的,但这已非本文可说,本节课闫老师不断指点学生留意节奏读出味道,学生一读再读,自然而然把握文脉疏通文意读出文气,到最后,伴着《高山流水》背诵全文,庶几“于书理,殆有神会”。同时,对小学六年级学生,“初步感知”的定位是合适的,教学中更多是诵读体悟,没有过度推敲生硬分析,比如对“绝”的释义,解词方法指导毫不刻意;“善”与“善哉”进行比较,巧妙提出古汉语的一字多义。
小学生学习文言,不为学术不求训诂,在我看来,目的就在“亲近文言”和“拓展资源”,这节课,读中领悟文言之味句式之美,只是播种而非掘根,凡此种种,均是教者“文体意识”的体现。
二、留一颗文言的种子
对于学习文言文,王富仁先生有个观点:“学习文言文是为了增强我们现代白话文的表现力,而不是我们的直接目的。”以此观点来看本课教学中两处说话——一是表现伯牙善鼓琴的“动人场景”,二是师生对读,表现子期善听与二人心有灵犀——则豁然有解。
第一处,学生经过自己的想象,在课文“高山峨峨、江河洋洋”之外,说出了一连串引人入胜的场景,“万马奔腾、雪花纷飞、春雨绵绵、竹子拔节、果实累累”等,明显丰富了“善鼓琴”的内涵,也是对琴艺的又一次赞美,课文的教学对于学生表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首先“表现在它对学生自我表达欲望的激发力上,表现在它对学生幻想力、想象力的感发作用上”。(王富仁语)这一环节不正是最好的反映吗?
第二处,则又上一层。不仅借助教者出示的词串进行表达,而且,是以文言句式进行表达,即“伯牙志在……子期曰……”孔子有言“不学诗,无以言”,因为诗歌语言是精练的、典雅的,学到了诗的语言,讲起话来才能精练、优美,此亦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题中之义,如商友敬先生所提“强调民族语言的形象性、音乐性和对偶美”,模仿借鉴,反复诵读,化为自家语言,仍然是给学生留一颗种子,欣赏的种子,也是表达的种子。(www.xing528.com)
就意境而言,成为文化符号高山与流水已是终极,真要小学生体会出其中深意,怕也为难,所以,闫老师将其用为例子,引导学生说话对答,或许学生所言确有降格,然就句式训练而言,也未尝不可。
另外,《伯牙绝弦》收录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艺术的魅力”,本单元另有《月光曲》《蒙娜丽莎之约》与《我的舞台》三篇课文,据编者说明,因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故设置此“艺术情操”专题,那么学习这篇课文还要注意文中有关“艺术”的内容,毫无疑问,两处表达,恰恰是学生鉴赏力的体现,琴声表现场景虽属想象,但确实是学生对琴声的揣摩,学生既然能“说出”这些场景,相信他也能“听出”这些场景,由文字及画面,所谓艺术的魅力,正在其中,而学生的艺术修养,经此表达,也是扎扎实实有提升的。
三、“化悲痛为力量”
本质上,“伯牙绝弦”是个悲剧,“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这般大恸大悲毅然决然小学生是无法完全领悟的,课堂上学生能说到知音是“心灵相通”已相当不易,毕竟才十一二岁,身边有谁谓知音?就好像《阿Q正传》,用一生的时间来理解都嫌不够,一两节课怎么讲清楚,所以教材选入《伯》文似有不妥。
但既已选入,终须要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倘若囿于悲剧,让学生体味悲情并非正解,学生年龄尚小,涉世未深,如果在阅读中更多得到的是深刻是沉重是绝望,那么他如何面对这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这样的阅读又将对他产生如何的影响?有个西方的心理学家叫苏珊娜,她说我们所说的故事和我们所听到的故事,会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对小学生而言,阅读《伯牙绝弦》的重点不能仅耽于失去知音而“不复鼓”的苦痛,更应让学生体会“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相契相知,从而感悟知音珍惜友谊。林庚先生在北大最后一次讲诗时说:“什么是诗?诗的本质就是发现;诗人要永远像婴儿一样,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世界,去发现世界的新的美。”对《伯牙绝弦》,亦可作如是观,知音,或者友情,就是这一课中的美。
本文自身的魅力就在其永恒的失去,是一种悲壮的美,但文本价值不等同于教学价值,拿到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更要从儿童的角度、教学的意义进行解读与设计,更要把握当下儿童心灵可感可知的美。由此,学生的写话,就绝不仅是心灵之音的表白,更是对某种阅读情绪的反拨,回到教者所言“见证一份人生的美好,感受一份人生的温暖”。表面上学生此处的话语大同小异少有深意,但此处表达的功能不在内容的深刻词句的精彩,而是表达本身意味着一回不舍的离别,一份美好的希望,一次积极的寻求,是学生心灵与伯牙心灵的靠近,是学生对伯牙的安慰和鼓励,不知不觉中,也包含了学生对自己的更多期许,关于未来,关于朋友……试想,如果两堂课下来,所有学生心下黯然泪水涟涟,看破人生看淡友情,难道就是真正的有效教学?教者的设计,小处见精神,功莫大焉。
“知音”何解,闫学老师是很有发言权的,比如她的博客是众多小学语文老师取经之地,大家与她虽未谋面,却“心灵相通”,因此,上出这样一节好课,实是情理之中,对此,我用张大春先生的一段话作结,是解释,亦是向往:
语文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沟通技术教育,也不只是一种孤立的审美教育,它是整体生活文化的一个总反应。我们能够有多少工具、多少能力、多少方法去反省和解释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能够维持多么丰富、深厚以及有创意的语文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