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伯牙绝弦:一个经典故事的表达与理解

伯牙绝弦:一个经典故事的表达与理解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伯牙绝弦》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语言凝练极富表现力,虽只有寥寥数十字,但有人物,有场景,有情节,有悲剧的高潮,其艺术价值很高。此一设计,看似引导学生追忆两人的相遇相知,让“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往昔一幕幕重现,从而加深对“知音”的理解。言说的泛滥,未尝不是一种公开课上的媚俗。主体的相知相遇,彼此都获得了精神的升华,成为“知音”,在这一点上,闫学老师无疑是《伯牙绝弦》的知音。

伯牙绝弦:一个经典故事的表达与理解

吴小建 江苏省兴化市安丰小学

闫学老师的课,与她的文章一样,风格鲜明,深沉含蓄,值得我们再三品味,方能体会其妙。但好的知音,往往不会停留在一味的赞美上,有时候也需要凌厉的批评,温润如玉的闫老师,且听——

一、文体意识是否缺失

《伯牙绝弦》编排在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艺术与鉴赏”这一单元中,虽然这组文章只有这一篇文言文,但它的教学应该体现其文体特征。问题是,综观教学实录,我只发现了几处与现代白话文教学的不同。课始,教者指导学生初读,提了一个要求:“光读通顺了、读流利了还不行,还要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可什么是文言的节奏和韵味?怎样才算读出来呢?教者语焉不详,学生估计也是云里雾里,只能用读现代文的方式去读了。

在教学“善”一词时,教者采用了换词法,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是个好方法,但也要提醒学生,每一个字都是独一无二的,并没有任何两个字存在着完完全全的替代关系,因为每一个字都有它不同的造型长相,不同的记忆刻痕,不同的温度、色泽和意义层次。文言文词汇多单字,内涵丰富,它的言语表达形式与白话文特点不一样,需要引领学生体会。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我们学习文言的时候应该多少采取一点儿学习外国语的态度和方法,一切从根本上做起,处处注意它跟现代口语的异同……”学习文言,最当令学生明白同一个字而意义有古今之别,次则须令熟习常用之文言虚词,熟习常用之文言句式。此数者皆于读课文时训练之。训练得好,学生读课本以外之文言自能大体通晓。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有了这份自觉,学生才能提高他们的语感,培养出文言的阅读能力。

《伯牙绝弦》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语言凝练极富表现力,虽只有寥寥数十字,但有人物,有场景,有情节,有悲剧的高潮,其艺术价值很高。可当下断裂的文言教育显然已割断了孩子与古典文化记忆的脐带,他们读白话文作品,用白话文写作,他们的语言世界拖沓、冗长、慢悠慢悠的,精致庄重的文言世界对于他们,则显得陌生而冰冷。所以,教者更应带领学生消除这种阅读障碍,深入文本,感受到文言文魅力所在,但闫老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主题的挖掘,而忽视了这些言语形式的教学,由文转向了情。固然,课堂中也有语言的训练,但有些是空洞的言说,与心灵无涉。教者几乎把它当作了一个普通的白话文去教,看上去很美,可惜略显轻飘。

二、空白的留与补

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意义空白”,教者往往对其进行创造性填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但有些空白一经填补,则气象全无。

师问:“俞伯牙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情景呢?请你充分发挥想象力!”此一设计,看似引导学生追忆两人的相遇相知,让“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往昔一幕幕重现,从而加深对“知音”的理解。但真的有此必要吗?文中伯牙两段琴声,旋律不同,心境迥异,钟子期能一眼洞察,可谓心有灵犀。已经是对“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高度概括,伯牙将自己的情感大自然的美妙融进琴声,钟子期能从旋律的变化中读懂这份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可是为什么一定要让这无穷的意味,变成一幅幅流俗的画面?伯牙志在高山流水,何等境界,所以知音难觅。但教者很快让它降格到“志在芳草”“志在炊烟”“志在云雾”,变成相互之间的打趣问候。设若将学生的发言代替原句,填入文中,则平添了几多烟火气。很明显,“善哉,萋萋兮若芳草”“善哉,袅袅兮若炊烟”等续貂之作……破坏了文本所营造的冷峻、内敛、高雅的意境,况且这样的句式结构有误,前面是本体,后面应是喻体,哪有志在清风像清风的说法?(www.xing528.com)

所以,与其让学生浮光掠影匆匆再现多幅画面,倒不如让学生从简洁的行文中,去寻找一次完整的情境,填补真正需要填补的空白,此时,只需稍微提醒一下,“还记得那次伯牙鼓琴的事吗……”想象他们以琴会友的各种细节,他们的相遇相知,变成我们的相遇相知,我们因此也能沉入无声的回忆中。可惜,教者在这一方面匆匆带过。

另外,闫老师在课堂上安插的小练笔,也值得商榷。“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也许你想劝劝他,也许你想安慰他,也许你还想到了别的,将你的想法写下来。”教师的出发点大抵在于让学生由慷慨激昂的叙述或者意气风发的表达,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但从实录的反馈中,我们发现学生少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只是一些公共话语的堆砌。失去知音,俞伯牙摔破古琴,终身不复鼓,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这实在是悼念故人的极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这也是这段故事感人至深的原因所在,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此时还要说什么呢?就让学生带着心灵上的震颤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感动往往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言说的泛滥,未尝不是一种公开课上的媚俗。

三、阐释是否过度

优秀的作品遇到优秀的读者,是一种幸运。主体的相知相遇,彼此都获得了精神的升华,成为“知音”,在这一点上,闫学老师无疑是《伯牙绝弦》的知音。她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形成了这节课与众不同的气质。但有些地方似乎阐释过度,甚至出现了误读。

闫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何谓知音的过程中,更多地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展开教学,其实文中有一句,便是对“知音”的最佳注释,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以琴声表达情怀,钟子期以听琴声阐释情怀,他的赞赏出自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非谄媚,这就是真正的鉴赏家,这就是心意相通,这就是知音。“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因为季陶民是大画家,这些名士就特别爱在他面前评书论画,借以卖弄自己高雅博学。这种议论全都是道听途说,似通不通。季陶民听了,实在难受。”(汪曾祺《鉴赏家》)想必俞伯牙的烦恼便是季陶民的烦恼,人生得一知音何其难哉!所以,教学“知音”的重点不是俞伯牙有什么“念”,而是钟子期为什么会“必得之”。学生对于知音的理解,其实已经到了他们这个年龄所能理解的上限:“他们心灵相通”,再要他们说出更深的含义,只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该处的教学应该“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再如,闫老师说:“伯牙永远地告别了弹琴,彻底地放弃了弹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绝弦不是一般的绝弦,实际上是在向世人宣告他将永不弹琴,彻底地放弃弹琴!”俞伯牙痛失钟子期,断然“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他以这一方式表达对“知音”的悼念,埋葬一段美好的记忆,琴声依旧,故人已去,世上再无知音,留琴何用?伯牙乃至情至性之人,从他志在高山流水,便可见一斑,他的这一举动,实在是自然不过,果真如教者所言,摆出这副架势,目的是要向世人宣告什么吗?这未免小看了伯牙,他隐秘的情感无须为外人所知,我们不过是以世俗的心态揣摩他们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教者让学生劝慰伯牙这一教学环节,更见不妥。伯牙的“擗琴”,是他们互为知音的绝唱,读到这,我们受到极大的震颤,感受最深的不仅是痛苦与绝望,还有永恒的友谊与温暖,天人永隔,但他们以一场琴殇做到了精神的相通,从绝望处看到希望,这就是悲剧的力量,他们都配得上这段千古奇缘。如果,当时伯牙真的听从了类似的劝慰,擦擦眼泪,修修古琴,重新寻觅人生的知己,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全部的艺术魅力,变成一出肥皂剧。

瑕不掩瑜,《伯牙绝弦》这节课依然以它独到的魅力征服了我,我如此苛求闫学老师,实在是鸡蛋里挑刺,而且这是不是刺,我说了不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