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名家点评:高处不胜寒

名家点评:高处不胜寒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陈述如下,以求教于闫学老师。围绕“知音”深挖掘,一不妥。更有甚者,为了让十来岁的孩子理解知音难觅的痛苦,老师通过故事讲述,音乐渲染,引导学生和俞伯牙对话等手段,极力提升其认识高度。对高雅情感进行“俗化”,二不妥。——得出不仅仅是音乐,还是人生、生活上的知音的结论。真真令人哭笑不得。因此,笔者以为,本课教学亦是曲高和寡,知音难求似有高处不胜寒之感。

名家点评:高处不胜寒

张自福 河南省濮阳市昆吾小学

笔者有幸在本市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听名师讲课,其中杭州名师闫学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印象最深。

《伯牙绝弦》是一篇只有78字的短小古文,讲述了发生在2000多年前俞伯牙破琴绝弦谢知音的故事。老师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带领学生通过诵读思考、感悟交流,理解伯牙子期之间的情感历程,体会“真正的知音”的深刻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升华——不仅仅感受悲剧和绝望,更感受到人性的温暖。整节课,老师教得动情,学生学得投入,台下的观众也听得痴迷,从中可以看到闫学老师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然而课后细想,却感到此课教学有一些不妥之处。现陈述如下,以求教于闫学老师。

围绕“知音”深挖掘,一不妥。何为知音?何为知音的真正含义?现代汉语词典曰:指了解自己特长的人。伯牙视子期为知音是因为他认为再也没有比钟更懂得他音乐的人了。应该说,通过诵读想象,让学生基本理解“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之”,进而初步感受伯牙失去知音的痛苦心情即可。而闫学老师却围绕知音深挖细掘,什么“别人的赞美”“伯牙的呼唤”,什么“钟子期不仅仅是俞伯牙音乐艺术上的知音,更是其人生的知音(知己)”。更有甚者,为了让十来岁的孩子理解知音难觅的痛苦,老师通过故事讲述,音乐渲染,引导学生和俞伯牙对话等手段,极力提升其认识高度。最后,有学生流泪了,老师也总结出了“对知音的寻觅是超越时空的”“知音难觅,但追求的过程是幸福的”之类的结论。这些挖掘真的有必要和有效果吗?请看看课堂上一个孩子流泪与旁边孩子的偷笑形成的鲜明对照吧,十来岁的心灵怎能承受“知音难觅”的理解之重?!(www.xing528.com)

对高雅情感进行“俗化”,二不妥。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总是洋溢出一种纯洁的情思,并且向着高旷的境界升华。为了使学生理解体会这崇高而神圣的情感,一味地进行大众化解读是危险的,教师要谨慎小心。如让学生想象别人怎么赞美伯牙鼓琴,想象伯牙握住子期的手呼唤些什么,把古文的精致化为通俗,把雅士的深沉变作浅薄,便使美感顿失。再如,老师渲染俞钟二人最后一次相见,依依难舍,洒泪而别的情景和情绪时,追问:他们俩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得出不仅仅是音乐,还是人生、生活上的知音的结论。这真是匪夷所思呀!知音,音乐艺术上的知音还不够吗!最后,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伯牙绝弦,是断绝了生活的希望,关闭了生活的大门、快乐及人生所有美好的东西。进而导演了一出今人劝古人,师生慰伯牙的好戏:“伯牙,不要伤心了,子期在天上会难受的。”“好好珍惜你现在的生活,明天会更美好!”“继续追求吧,知音虽难觅,但追求的过程是幸福的!”……真真令人哭笑不得。笔者这些感受,想来中文专业出身,文学造诣颇深,亦是性情中人的闫老师应该能够理解。

把小学古文教学上成文学课,三不妥。小语姓“小”,也姓“语”,语文的诗意应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小学的古文学习更不能上成文学欣赏课。纵观闫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两节大课,78字的小文被反复挖掘、提炼、升华,教学的重心早已从“文”转向了“情”,使小学古文(浅易文言文)教学的“记诵积累、理解大意”的目的发生了异化。

因此,笔者以为,本课教学亦是曲高和寡,知音难求似有高处不胜寒之感。不知闫老师及其他方家以为然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