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着上面“校本教材”这个主题词,再说说笔者在评审过程中反复思考和讨论的一个问题:凡是校本课程就必须要有配套的纸质“校本教材”且让学生“人手一册”吗?比如某县市区学校组织老师们开发了一门名为《快乐游戏》的校本课程,笔者所见到的,除了其校本课程实施报告外,还有厚厚的五本一至五年级的“校本教材”,并且学生人手一册。为什么就这么肯定这些“校本教材”就是人手一册呢?因为“教材”的前言——“写给同学们的话”的内文及其话语风格很明显地告诉我们,这种文本是面向学生的,直截了当地说,就是给学生编写、供学生使用的“课本”。据编者自我介绍,五本“校本教材”包括了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游戏活动的难度由低到高逐步增加,如一年级主要学“徒手游戏”,二年级主要学“球类游戏”,三年级主要学“沙包游戏”,四年级主要学“绳类游戏”,五年级主要学“呼啦圈游戏”,合起来构成了校本化的小学生游戏系列活动。这套“校本教材”在每个年级都设置16个游戏活动作为基本内容:每月一个基本游戏、四个经典游戏(其中三个为必会游戏,最后一个棋类游戏为拓展选学内容)。在赞叹这所学校及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倾力投入之余,笔者不禁疑惑:像《快乐游戏》这样的活动性非常强的校本课程,有必要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所谓的“教材”吗?校本“课”上还能让每个学生照着所谓的“教材”做游戏吗?另外,还有诸如《风华国乐》《中国民间艺术》《自主管理快乐成长》等感悟、体验类型的校本课程,也非要编印出面向学生且“人手一册”的“校本教材”吗?非要让学生透过这些翔实但却干巴巴的文字去赏析和领略祖国的传统文化,或者被动输入某些“管理规则”吗?
从学生的立场讲,校本课程就是基于校本资源的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及结果,像《快乐游戏》这一类的校本课程,更多的应是一种参与或体验,它给予学生的并不一定是知识或技能。即便是那些知识性、技能性比较强的校本课程,比如《排球》《太极拳》等,也完全没有必要非得编印配套的“教材”性质的文本且让学生人手一册,即便是教师用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讲义”,笔者认为也是没有必要一律以纸质媒介来呈现的。比如以赏析为主的《风华国乐》,完全可以借助专题视频来进行教与学。又如某学校开发的《中国民间艺术》,既然课程是以感知、体验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那么对于其中的剪纸、年画、刺绣、泥塑、皮影这些民间艺术,教师就完全可以通过实物示范或者丰富的视听方式、直观鲜活的手段加以展现,尤其是在呈现剪纸一类的技法技能性课程内容时,教与学的效果将会更佳。(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