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积极情绪,就是那些愉快、欢喜、满意等良好的情绪。积极情绪不但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很有利,而且会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感受,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幼儿成功调控自我情绪的基础;积极情绪会让幼儿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使之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显示出创造性思维成果。因此,长期保持积极情绪,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因此,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也是幼儿教师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鸡妈妈过河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
(2)幼儿知道要关心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幼儿教师戴鸡妈妈的头饰,讲述:咯咯咯,今天我鸡妈妈可高兴了,因为我要带着我的鸡宝宝到新家去。教师可以做一些鸡妈妈的动作,用夸张的语调,吸引幼儿的注意。
2.看图片讲故事
(1)教师出示图片,有感情地讲故事。
(2)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问题一:鸡妈妈带着小鸡去哪里?(去它们的新家)
问题二: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桥被水冲断了)
问题三:鸡妈妈和鸡宝宝又不会游泳,想想它们心里着不着急呢?(非常着急)这时小鸭子说了什么呢?(我背你们过河)
问题四:乌龟说了什么呢?(我们来帮你)
问题五:大象又说了什么呢?(我来帮你)
问题六:鸡妈妈和鸡宝宝过河了吗?(过了)
幼儿教师总结:我们要像小动物一样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3.情景表演
(1)幼儿教师请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分别扮演鸡妈妈、鸡宝宝、小鸭子、小乌龟、大象。
(2)教师讲故事,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表演故事。
(3)幼儿教师评价幼儿的表演。
建议:在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想想自己可以怎样帮助别人。
【活动评析】
小班幼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要让他们学会同伴之间互相关注。在成长过程中,幼儿逐步体验到了自己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渐渐学会彼此关心和帮助。本活动通过故事《鸡妈妈过河》让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别人,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保持好心情
【活动目标】
(1)懂得保持好心情是一件快乐的事。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活动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相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电视机外框、布偶一个、小兔指偶、小兔生病图一幅、各种操作材料。
【重点难点】
学会用各种方法关心他人,并懂得要保持好心情。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
(1)昨天回家你们有没有看天气预报呀?好,今天又到了播报天气预报的时候了,谁来报报今天的天气预报?
(2)森林里有个电视台,那里不仅有天气预报,还有心情预报,你们想不想听呀?(教师操作布偶)
2.分析推理
(1)猴子和熊猫的心情是晴天告诉我们什么呀?那么,小兔子的心情是雨天又告诉我们什么呀?
(2)你们猜猜小兔子为什么不开心?
(3)刚才小朋友说了那么多原因,现在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事情让小兔子不开心呢?
(4)噢,原来小兔子不开心时因为生病了,那么,我们想个好办法让小兔子开心起来好不好?(互相讨论)
小结:小兔子听了小朋友的话,它的病好多了,也变得开心起来了,它说谢谢小朋友。
3.经验迁移
(1)动物生病了会不开心,我们人有时候也会不开心,现在我们来问问你的好朋友他有过不开心吗?为什么不开心?
(2)你们的好朋友有这么多的不开心,那么不开心会发生什么事情?(对身体不好,影响身体健康;做不好事情)对了,那我们赶快想个好办法让你的朋友开心起来。
(3)刚才你们帮好朋友想了很多开心的办法,现在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有吸管、绳子、纸、橡皮泥等),你们等会儿动动脑筋,做一样让你好朋友开心的东西,然后送给他,让他快乐起来,好不好?(想好了可以去拿)
【活动评析】
上述活动设计,从幼儿身边的天气入手,通过动物故事,让幼儿产生亲近感;在活动中,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幼儿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同理心,明确积极情绪可以带来快乐;讨论分析,让幼儿学会了获得积极情绪的方法,而最后的拓展游戏,则让幼儿学会了分享和帮助他人,可以让自己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了幼儿的优良的心理品质。
微笑的魅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心情和人面部表情的关系,理解微笑的魅力。(www.xing528.com)
(2)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关注他人的情绪,用微笑感染他人。
(3)萌发幼儿关心他人,愿为好朋友带来快乐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绘画材料若干。
【重点难点】
(1)了解心情和人面部表情的关系,理解微笑使人美丽并受人欢迎,学会关注他人的情绪,萌发幼儿关心他人,愿为好朋友带来快乐的美好情感。
(2)能真正理解微笑的实际意义,在不高兴、不开心的时候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情,学会用微笑感染别人。
【活动过程】
1.看“微笑”
(1)展示微笑:请小朋友欣赏一个幻灯片(播放由许多幼儿笑脸制作成的笑脸课件)。
(2)组织幼儿讨论观看短片后的感受。
2.听“微笑”、谈微笑
(1)幼儿欣赏配乐诗朗诵《微笑》。
微笑
微笑是开在脸上的花朵,
微笑是挂在嘴上的蜜糖。
微笑比糖更甜,
微笑比花更香。
当微笑写在脸上,
脸就显得特别漂亮。
当微笑藏在心底,
心里就充满了欢喜。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讨论。
诗歌里是怎样说微笑的?
为什么说微笑是花园里的花朵,微笑是挂在嘴上的蜜糖?
(3)幼儿跟着录音朗诵一遍。(再次播放微笑课件)
(4)讨论: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这样美丽的微笑呢?
引导幼儿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微笑的作用。
(5)小结:经常微笑的人,会受到欢迎。因为看见你快乐,大家也会变得快乐起来。
3.创造微笑
(1)观看录像,教师提问:我们都知道了微笑的魅力,如果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该怎么办呢?(想办法解决问题、做些令自己开心的事、想些以前发生过的开心的事)
(2)出示幼儿生活中的两个片段。
片段一:小朋友们正在画画,文文准备给树叶涂色,她伸手去拿绿色油画棒,发现没了,她着急地拿起笔盒说道:“咦,我的油画棒呢?”
教师提问:如果你在旁边会怎么做呢?幼儿讨论后接着放录像。
旁边的优优看见了,拿起自己的油画棒递给文文,微笑着说:“别着急,用我的吧。”文文高兴地接过来说:“谢谢你优优,我喜欢你。”
教师:优优是怎么做的?(微笑着帮助别人)文文怎么说的?她心情怎么样?
片段二:小朋友在户外活动,优优在跳绳,突然,一个皮球砸到了优优身上,优优“哎哟”了一声,闯了祸的彬彬赶忙跑过来说:“对不起,对不起。”如果你是优优,你会怎么做?
幼儿讨论后放录像后半段:优优揉揉碰疼的腿,微笑着说:“没关系,我很勇敢的。”彬彬感激地说:“优优,你真好!我喜欢你!”
教师:优优是怎么做的?(微笑着原谅了别人)彬彬怎么说的?
通过直观表演录像,让幼儿能轻松地感受到微笑在人际交往中的魅力。
教师:你喜欢优优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讨论得出结论:优优是个心地善良、喜欢微笑的孩子,所以小朋友们都喜欢她。因为微笑很神奇,它能让人美丽,让人们心情舒畅,还能让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悄悄地从我们身边走开。所以,我们要像优优那样和小朋友友好相处,经常露出美丽的微笑,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你快乐,我快乐,大家都快乐。
4.表达微笑
(1)传递微笑。
第一个环节,开展游戏:对旁边的小朋友露出微笑,并且说些问候或者祝福的话(比如我喜欢你、见到你很快乐等),也可以用动作(拉拉手、抱一抱)来表示,这样一个一个传递下去。
第二个环节,师幼交流感受。
第三个环节,教师总结:快乐是可以传染的,所以我们要经常微笑,把快乐带给别人。
(2)画“微笑”。
鼓励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微笑的表情,布置在准备好的相框里,并简单向同伴介绍,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微笑的美丽和魅力。
5.结束部分
师幼一起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自然结束。
【活动评析】
健康包括身心两方面,而表情中的微笑最能体现人的健康心理。它可以调节人的心情,让不快即刻消失,也可使人际关系和谐。因此,本活动设计紧扣微笑的魅力主题,考虑到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素质极不稳定,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弱,不易接受挫折和容纳不合理的事,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借助于诗朗诵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借助于片段活动,让幼儿分析、理解微笑的作用,借助于分析讨论,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微笑所带来的积极情绪的认识。最后,巧妙设计游戏,从传递微笑到画微笑,让幼儿从理解到实践,真正让微笑提升幼儿的积极情绪体验,帮助幼儿学会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全人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