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教师的角色及保障幼儿权利

幼儿教师的角色及保障幼儿权利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师的提醒下,两人交换角色后继续耕地,东东果然抓牢了强强的腿,活动进行得顺利了。他们早期的依恋心理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做教师,而且要做幼儿的看护者。幼儿教师就要在幼儿的这一成长过程中,努力保障幼儿的权利。

幼儿教师的角色及保障幼儿权利

角色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中的身份认同,以及行为规范和模式的总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生活的照顾者,幼儿和社会沟通的调停者,幼儿发展的促进者,以及幼儿教育的研究者。

1.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是按阶段依次进行的,如果人的生命是一个周期,那么可划分为八个阶段:第一阶段口唇期(出生至1周岁),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第二阶段肛门期(1—3周岁),自主—羞愧和怀疑;第三阶段性器期(3—6周岁),主动自发—罪恶感;第四阶段潜伏期(6—12周岁),勤奋—自卑;第五阶段两性期(12—20周岁),同一性—角色混乱;第六阶段青年期(20—25周岁),亲密—疏离;第七阶段成年期(25—65周岁),生产—迟滞;第八阶段老年期(65周岁以后),自我统整—失望。每一阶段是否能够顺利度过则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社会环境不同,阶段出现的时间可能不一样。这就是著名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按这一理论,学龄前幼儿正处于从“自主对羞怯和怀疑”向“主动对罪恶感”的过渡期。这一阶段的幼儿,已经学会了走、跑、说、思等基本能力,因此,一方面,渴望向外界展示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因对新具备的能力尚不能熟练地把握与运用,注意力集中时间又较短,容易遭遇各种挫折,由此产生内疚感和怀疑。为此,幼儿教师在这一阶段承担的任务就是,在幼儿学习活动中,只要是幼儿自己的想法、做法,不管过程怎样,结果如何,都要鼓励他们,鼓励幼儿大胆地展现自我,表达自我;支持他们,在幼儿处于放弃与坚持的纠结中时,给他们打气、加油,给他们解决问题足够的信心与决心;帮助他们,确因特殊原因,为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提供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

在一次“吃核桃”活动中,有的幼儿用门缝挤,有的找砖头砸,有的用牙咬,有的用自己的小拳头砸,有的用镊子又夹又敲,还有的幼儿们相互合作把两个核桃放在一起用力挤。虽然他们当中有些办法并不可取,甚至有些还具有伤害性,但老师没有去干预,而是在密切关注他们安全的同时,以接纳、尊重的态度鼓励他们继续尝试,并细心地观察、耐心地等待。在这次活动过程中,虽然有些孩子最终也没能打开核桃,但他们获得了“牙齿还不够有力”“胳膊还不够长”“核桃圆溜溜的夹不住”“拳头、镊子好像没力气”等感性经验。活动结束后,老师不失时机地对他们的想法、做法提出了表扬,同时提醒他们安全第一,不能伤了自己、他人或公共财物。幼儿们在充分展示自我、获得感性经验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关安全防护知识。

所谓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和引导者,就是要求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从心理上关爱幼儿,在行动中引导幼儿,辅助幼儿成长。

第一,幼儿教师要爱幼儿,即要尊重幼儿、理解幼儿,要对幼儿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对待,要发自内心地关怀、接纳每一位幼儿,尊重他们的想法、做法,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并能在教育活动中和幼儿平等地交往、对话,让幼儿感受并接受老师的爱、尊重与理解。

第二,幼儿教师要用行动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予幼儿科学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借助于倾听,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和真实需要,并及时地给予应答。在幼儿出现错误的言行时,冷静分析,不但要给予解释和反思的机会,还要给予必要且科学的批评,帮助幼儿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第三,幼儿教师还要积极与幼儿沟通,参与幼儿的活动,和幼儿打成一片,能敞开自己的心扉,针对幼儿的需求,给予实质性的回应,让幼儿有话敢说、愿说,成为幼儿的心灵知音,真正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所需,并在幼儿遇到困难时,和他们一起想办法,一起面对,协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四,幼儿教师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以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和幼儿平等相待,共同探索,共同体验,一方面,用自己的权威性确保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以一种伙伴的态度去关照幼儿,确保幼儿独立完成学习活动。

某班幼儿正在进行“老牛耕地”的活动。幼儿强强扮耕地人,幼儿东东扮老牛。开始耕地后没走两步,东东就趴地上不动了,回头对强强说:“你走慢点,本老牛很累。”强强调慢了速度,可刚走几步,就生气地将东东的双腿撂在地上,一边喘气一边说:“你长得太肥了,腿这么粗,我的双手都抓不住。”这时,老师温馨地提示:“强强,你试着和东东换一换,你来扮老牛,东东身体比你强壮一些,让他来抓住你的腿,看看交换后你们能不能成功。”在教师的提醒下,两人交换角色后继续耕地,东东果然抓牢了强强的腿,活动进行得顺利了。几趟下来,东东喘着气,甩着双手说:“我还以为当老牛很累,原来当耕地人也累呀!”教师又提示:“我们再请一个同伴来帮忙,看看三个小伙伴合作耕地效果又会怎么样。”就这样,幼儿轮流受邀加入进来,和东东一起扮耕地人耕地,大家都玩得很轻松,很高兴。多次过后,教师不用再提示,幼儿们就可以自发地交换角色玩耍了。

在这个案例中,在幼儿合作游戏中,同伴之间因体能和技能发展不平衡而受阻,使游戏很难继续下去,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提示,让幼儿把游戏继续下去。同时还鼓励幼儿以寻求其他同伴帮助的方式来拓展游戏的合作范围,从而改变游戏的状态。这样的做法,就是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扮演支持者、合作者的体现。(www.xing528.com)

2.幼儿成长的看护者

幼儿早期身心发展水平低,自主学习能力弱,情感依恋强。他们早期的依恋心理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做教师,而且要做幼儿的看护者。看护并非只是对幼儿生理和生活的关怀,还包括对幼儿良好情绪状态、健康人格、人格品质、社会品质和行为的积极关注和关怀。具体来说,这种看护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保障幼儿的权利。

幼儿具有主动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幼儿的发展过程就是其“内在潜力”不断显现的过程。因此,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幼儿的发展,并根据自身规律实现自然、自主的发展。幼儿教师就要在幼儿的这一成长过程中,努力保障幼儿的权利。

(2)为幼儿的发展创造适宜的氛围和环境。

适宜的氛围和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和“内部潜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合适的“准备好的环境”,其中不仅包括物质环境,比如创造一个正常有序的生活环境,提供有吸引力的、美的、适用的设备和用具等。当然,这种环境,还包括前文提过的更重要的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精神环境,如允许幼儿自主活动、自然表现,使幼儿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等。

在确保以上两方面的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鼓励、支持、宽容、理解和尊重,要成为这个“准备好的环境”的创造者、维护者和管理者,使这个环境舒适、温馨、安全、有序。

3.幼儿教育的研究者

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幼儿教育的研究者代表着要成为反思研究者。幼儿教师要在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科学理性反思的能力基础上,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完成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生活的看护者的任务。

因此,幼儿教师在成为反思研究者时,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反思:一是从课堂教学情境中各种技能和技术的有效性上反思;二是从课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中反思,尝试将教育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做出决策;三是针对课堂师生关系、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反思,思考教育实践价值、伦理道德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