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有着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的各种文化总称。它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三国及以前茶文化的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至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论》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时代,《广雅》中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
2.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风的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形态,走入文化圈。
3.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在唐代,人们倡导饮茶,饮茶的风俗兴起。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释、道、儒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茶经》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茶业和茶文化的发展,从此茶成为中国的国饮。
4.宋代茶文化的兴盛(www.xing528.com)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同时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宋元时期随着茶区的扩大,种茶、制茶、点茶的技艺精进,出现一批茶学专著,如蔡襄的《茶录》、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特别是宋徽宗赵佶所著的《大观茶论》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时期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
5.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明代,我国茶叶生产由团饼茶为主转为散茶为主。此时,茶类有了很大发展,在绿茶的基础上,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及花茶等茶类相继被创造出来,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清代,茶文化深入市井,走向世俗,进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饮茶已十分普遍。
6.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年的年产7500吨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吨。茶叶产量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名优茶种类越来越多,不仅恢复生产了许多历史名茶,还研发了很多新品名茶,满足了人们的饮茶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