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饮宗孔子:历代酒文化中的师表

饮宗孔子:历代酒文化中的师表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讲历代与酒有关的名人,排第一的不是别人,正是号称“万世师表”的孔老夫子。明朝袁宏道在《觞政·八之祭》中有一段话强调和突出了孔子在酒文化中的地位。其对学生和后人的教育一以贯之是为了实现孔子理想中的“礼治”社会。第一个出处是双方互相对豪饮的理解和举尊者的例子,意思互为相反。

饮宗孔子:历代酒文化中的师表

要讲历代与酒有关的名人,排第一的不是别人,正是号称“万世师表”的孔老夫子

但是,孔子与酒有何关系,又怎能位居酒仙之首呢?明朝袁宏道在《觞政·八之祭》中有一段话强调和突出了孔子在酒文化中的地位。“凡饮必祭所始,礼也。今祀宣父为酒圣。‘夫无量不及乱’,觞之祖也,是为饮宗”,这里袁宏道仅凭一句话,便把孔子称为“酒圣”“觞祖”“饮宗”,实有其独到的见解和精紧的概括。

请看《论语·乡党》中的整段文字: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惟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www.xing528.com)

祭于公,不宿肉。

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语,寝不言。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全文主要是针对饮食而言的。但是,“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这两句话与“割不正,不食”有明显的共同之处,即须遵循一定的规范。

孔子的语录集《论语》中多处记载与酒有关的言辞语录,尤其是酒为礼设的说教贯穿全书。

孔子在《礼记·礼运》中谈到酒和酒器的放置摆设时说:故玄酒在室,醴盏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

祭祀中的礼乐,酒品、器物的列放都应符合礼制的规范,有一种庄严和神秘的氛围,似乎已具有酒神精神的雏形。《礼记·礼运》中还记有孔子的话:“……盏斝及尸君,非礼也,是谓僭君。”孔子认为夏盏和殷都是先王用的酒器,只有周天子与鲁国君主祭天时才能用的酒器,后来诸侯也使用了,这都是不合礼法的,是“僭君”行为。

《论语·雍也》中也有记述,孔子看到不符合周时的酒器“觚”,便发出了“觚不觚,觚哉?觚哉?”的叹息,意思是说现在的觚不像周时的觚,“这是觚吗?是觚吗?”的感叹疑问。也可理解为现在的礼已不像周礼了,你们还能标榜为礼吗?

在等级制度中,孔子的酒论也列入其中,如《论语·为政第二》载“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说白了就是有酒肉应先敬年长的。为什么一定会有先生可以敬呢?因为酒为礼而设,而举行这种仪式时,根据规定由长者主持,既然有长者则敬长者是礼仪的一部分,饮酒时当然须先敬长辈,这其中也不排斥在家中以礼待人时的举止。

如果我们通观《礼记·仪礼》,不难发现酒是与礼联系在一起的,是为礼而设的,只有在遵循礼仪、礼节时人们才可享用,只要不违反礼制、礼仪,能喝多少就喝多少。那种没有祭祀、没有礼仪时的随意饮酒是不合礼的。作为一代师长,则是不为的。所以他才说:“沽酒市脯,不食。”这并不是从市场上买来的酒和食物,孔子是不吃的,而是不符合礼法、不通过祭祀礼仪等形式,而直接从市场上买来的酒食不吃。其对学生和后人的教育一以贯之是为了实现孔子理想中的“礼治”社会。在《仪礼·乡饮酒礼》中详细地记录了当时对礼严格而谨慎的行为,从酒礼出发,通过酒食的摆设到如何按规定入座,如何举杯、举爵,如何敬祖、如何答礼到如何离席都作了明确的说明和要求。《乡射礼》前半部分也作了同样的要求。可见当时对执觥饮酒的烦琐礼节达到何种程度。

我们在提及酒文化时,还往往会从酒量上引用“尧舜千钟,孔子百觚”的说法。这里主要有两个出处,一是《孔丛子》一书中有“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孔融《难曹公表制酒禁书》中有“尧非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第一个出处是双方互相对豪饮的理解和举尊者的例子,意思互为相反。第二个出处是孔融为了反对曹操禁酒而举出圣贤的例子来镇唬曹操,似可信孰不可信。为何?

孔子的孙子子思应该是比较了解其祖父的,而子思曾经说过:“夫子一饮,不能一升”,可见饮酒量不大。再观各大史籍,也无孔子饮酒的记载。可见孔子绝非好酒之徒,这更说明了孔子“惟酒无量,不及乱”是不独针对饮酒而言的。“沽酒不食”与“非礼勿动”才是孔子真正的酒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