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地对美国人民的声明

甘地对美国人民的声明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我看,印度人民为争取自由而进行的斗争,不仅必将影响印度和英国,而且还将影响整个世界。[鉴赏]莫汉达斯·阿拉姆昌德·甘地,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著名领袖,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甘地知道,他倡导的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斗争,这项斗争不仅需要印度人民的支持,也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理解。1931年,为了推进为之奋斗的事业,甘地前往英国,向英国人民解释自己的主张。

甘地对美国人民的声明

(1931年9月)

依我看,印度人民为争取自由而进行的斗争,不仅必将影响印度和英国,而且还将影响整个世界。印度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曾有过惊人的成就,有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一些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无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国家纯洁的文明受到了沾染,其中已经渗入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和风俗。

印度要想恢复她过去古老的荣誉,就必须得到自由。我知道,这场争取自由的斗争引起世界关注的原因,不是在于我们印度人民正在为争取自由而战斗,而是在于我们的斗争方式是独特的;就我们所知,历史上还没有过哪个国家曾采用过这种方式。

我们的斗争是非暴力的、不流血的;但也不是大家熟知的外交手段,纯粹是一种简单的理智和信任。难怪全世界人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要导致一场成功的不流血革命的尝试上。迄今有很多国家都在进行着残酷的流血斗争,他们惩罚着自己所认为的敌人。

在许多大国国歌的歌词里,都有祈求降祸于所谓的敌人的词句。他们发誓要以上帝的名义毫不犹豫地惩罚敌人,请求神明的支持把敌人消灭尽。在印度,我们努力扭转这种思想。我们认为支配残酷的动物界的规律不应用来指导人类。这种规律不符合人类的尊严

就我个人而言,如果必要的话,我情愿等若干年,而不想以流血的方式为国家争得自由。在将近35年的政治生涯中,我从内心深处愈来愈感到世界正处于生命垂危的时刻。世界人民为之正在寻求一种和平的方式来挽救这个世界,我深信这种方式将会在古老的印度大地上诞生,为这个饥饿的世界寻到生路。

[鉴赏](www.xing528.com)

莫汉达斯·阿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著名领袖,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政治、哲学、经济和宗教思想,对整个印度半岛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曾经赢得印度亿万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他的独特斗争方式——用精神感化取代武装暴动,祈祷取代枪炮,沉默代替血与火的反抗——支配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整整三个年代,甘地本人被印度人民尊为圣雄,即伟大的灵魂。

这位具有卓越智慧的圣者,没有君主通常所具有的那种非凡派头,他头戴白色小帽,消瘦的脸上长着两个大而突出的黑眼珠,扁平的鼻子上架着一副擦拭得锃亮的钢边眼镜,穿一身白色的粗布衣服,有时半裸着身子,只有一根腰带缠身,出门旅行时随身带一只山羊,喝一杯羊奶。就是去伦敦和英皇谈判时,他的衣着也是前不遮胸、后不遮背,英国举国为之哗然。但就是这个身披腰布、手持竹杖、体重只有52公斤,丘吉尔讥讽为“半裸体的游方僧”,却蕴藏着无穷精力。他37岁时抛弃一切财产,结束与年轻妻子的性生活,决心为实现仁爱、非暴力和信仰普天之神而献身。他为消除种族歧视和殖民主义、为实现教派和妇女平等整整奋斗了半个世纪,在世界现代史上,他是一个独特的、风格迥异的革命家。

甘地知道,他倡导的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斗争,这项斗争不仅需要印度人民的支持,也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理解。1931年,为了推进为之奋斗的事业,甘地前往英国,向英国人民解释自己的主张。同年9月,他应邀通过无线电向美国人民发表了上面这篇演讲。

这是一篇简短的广播演讲,要在如此短的时间中,阐释自己的原则,打动听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甘地却成功地做到了。原因在于,甘地仅用三言两语,就非常简明扼要地解释清楚了他所倡导的非暴力抵抗原则的性质。这种斗争是不流血的,但又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外交手段”,它是一种道义感极强的、需要更大的韧性、敢于接受苦难洗礼的斗争方式,给了听众一个清晰而深刻的印象。其次,更主要的,是甘地阐述自己的原则时,把它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从而有力地突出了这一原则的独特性。开天辟地以来,人类的冲突往往采取流血和暴力的形式,对此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许多历史学家哲学家为这种暴力革命进行辩护。然而,这种以暴易暴的方式,导致血流成河,白骨成堆,可社会状况改进了多少呢?一次大战的惨况人们记忆犹新,英国殖民下的印度现实是如此黑暗,革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非暴力的抵抗原则,乍听之下令人惊讶,甚至显得有些荒谬,它带着无奈者的沉重叹息,散发着无望者悲叹的哀吟,可是,它用最悲观的方式显示出最坚定的决心,它以深沉的苦难突出了道德上的崇高、人格的伟大、斗争的壮观。这一原则与西方基督教传播的普天之下皆兄弟的思想不谋而合,更与人们心灵中神往的美好境界息息相关。甘地的这篇演说,打动人们的,可能正基于人类历史漫长而惨痛的教训,正基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向往着道德的纯洁、人格的升华。

(李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