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秋瑾敬告同胞-成功演说大全

秋瑾敬告同胞-成功演说大全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鉴赏]秋瑾,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秋瑾被捕不屈,于15日凌晨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以其青春的热血实现了她的“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豪迈誓言。作为一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秋瑾首先在演说中义正辞严地抨击了帝国主义可耻的侵略行径,急切而又沉痛地表达了挽救国家危亡的拳拳之心。这种特殊的感受正凝聚着秋瑾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极端痛恨和对祖国前途的深切忧虑。

秋瑾敬告同胞-成功演说大全

(1904年)

我于今有一大段感情,说与列位听听。我昨天到横滨去看朋友,在路上听见好热闹的军乐,又看见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手执小国旗,像发狂的一样,喊万岁,几千声,几万声,合成一声,嘈嘈杂杂,烟雾冲天。我不知做什么事,有这等热闹。后来一打听,那晓得送出征的军人,就同俄国争我们的东三省地方,到那里打仗去的。俄国,我们叫他做俄罗斯,日本叫他做露西亚,这就叫征露的军人,所以日本人都以为荣耀,成群结队的来送他。最奇怪的就是我中国的商人,不知羞耻,也随着他们放爆竹,喊万岁。我见了又是羡慕,又是气愤、又是羞恼,又是惭愧,心中实在难过,不知要怎样才好,只觉得中国样样的事,色色的人,都不如他们。却好我也坐这次火车走的,一路同走,只见那送军人的人越聚越多,万岁、万岁、帝国万岁、陆海军万岁,闹个不清爽。到了停车场,拥挤得了不得。那军人因为送他的人太多,却高站在长凳上,辞谢众人。送的人团团绕住,一层层的围了一个大圈子。一片人声、炮竹声夹杂,也辨别不清。只见许多人执小国旗,手舞足蹈,几多的高兴。直等到火车开了,众人才散。每到一个停车场,都有男女老幼、奏军乐的、举国旗的迎送。最可羡是那班小孩子,大的大,小的小,都站在路旁,举手的举手,喊万岁的喊万岁,你说看了可爱不可爱?真正令人羡慕死了。不晓得我中国何日才有这一日呢?

唉!列位,你看日本的人,这样齐心,把军人看得如此贵重,怎么叫他不舍死忘生去打仗呢?所以都怀了一个不怕死的心,以为我们如果不能得胜,回国就无脸去见众人。人人都存了这个念头,所以回回打仗都是拼命攻打,不避炮火。前头的死了,后头又上去。今日俄国这么大的国,被小小三岛的日本,打败到这个样子,大约就是这个缘故呢。并且当军人的家眷,都有恤费。这家人家如有丈夫、儿子、兄弟出征,就算这家人家很荣耀的;若是做贸易的人家,门前就挂了出征军人的牌子。各处旅馆、酒馆、照相馆及买卖各铺店,都大书特书的,写道:“陆海军御用品”,“军人优待半额”。明明是一百钱的东西,军人去买,只要半价。可怜我们中国的兵,每月得了苛扣下来的几钱口粮,又要顾家,又要顾己,够得什么呢?见了营官统领,就像老鼠见了猫的一样。当差稍不如意,就骂就打。有点声名的人,见了兵勇,把他当做是什么贼奴一样,坐都不愿意同他坐在一处。富贵的人家,自己尊得了不得,锦衣玉食,把自己看得同天神一样,把兵卒轻视得同什么贱人都不如。及等得有战事起来,又要他去打仗,不管餐风宿露,忍饿受寒的辛苦,只叫他舍死忘生地去打仗,你说能够做得到做不到呢?纵然打了胜仗,那些锦衣玉食的营官、统领来得功,兵的身子上并没有好处,而且那官并没有到过战场,不费丝毫力气,反占了功劳,得了保举,你说怎么叫人家心服呢!怪不得这些兵勇要贪生怕死,见了敌人,就一溜烟跑了。中国如今一说起这些汉子都说是没有受过教育,所以如此。一提起我们中国人没有受过教育的害处,千言万语,我也叙不完,三天两日,我也说不尽。众同胞们不要性急,待我下回再仔细说给你们听听吧……

[鉴赏]

秋瑾(1878—1907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904年,她勇敢地冲破封建网罗的束缚,东渡日本,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热情地参加革命活动。1907年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联络会党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皖浙两省起义。7月徐锡麟起义失败,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不屈,于15日凌晨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以其青春的热血实现了她的“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豪迈誓言。(www.xing528.com)

秋瑾的这篇演说发表在1904年的《白话》杂志第三期上。1904年,日俄两国在中国领土上爆发了一场为争夺中国东北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这篇演说即由此而发。作为一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秋瑾首先在演说中义正辞严地抨击了帝国主义可耻的侵略行径,急切而又沉痛地表达了挽救国家危亡的拳拳之心。帝国主义出征东北时的热闹的军乐、热闹的喊叫,在秋瑾的心目中却只是“嘈嘈杂杂,烟雾冲天”的一片混沌。这种特殊的感受正凝聚着秋瑾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极端痛恨和对祖国前途的深切忧虑。从这种深厚的爱国情感出发,作者猛烈的抨击了那些“随着他们放爆竹,喊万岁”的中国的商人,斥之为“不知羞耻”。作者对这些毫无爱国心的民族败类的直言不讳、一针见血地批判,正从侧面表现了自己拳拳的爱国之志。但是,作为一个受到新思想文化影响的爱国者,秋瑾并没有从抵抗侵略而走向盲目排外,而是从自己的敌人身上发现了他们的长处并由此而映衬出了自己的短处。在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化的冲突中,能够以较为自觉的世界眼光注意到敌人的长处,并以此来对照批判自己民族的弊端,这正是秋瑾作为一个爱国者的深刻处,也是这篇演说的深刻处。虽然帝国主义国家以强凌弱、以势欺人远不足取,但是其举国上下万众“齐心”的情景却令秋瑾神往心驰。想到自己的积贫积弱的祖国至今犹为一盘散沙,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不晓得我中国何日才有这一日呢”的沉痛感叹。这一声感叹声中,有着多少憧憬,又有着多少哀伤、无奈!

以这一感叹领起,围绕着送行的场面,作者详细地对比了中、日军人的处境、待遇,并由此挖掘了日本军人“拼命攻打,不避炮火”和中国兵勇“贪生怕死,见了敌人,就一溜烟跑了”的原因。在作者对两国军事文化的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文化价值取向,即落后的文化必须向先进的文化学习,军事行动中的敌人有时却又是自己的先生。这种文化价值取向,已显示了为国粹派所没有的较为自觉的世界眼光。虽然作者在对两国军事文化作了比较之后,将我国军事文化落后的原因归之于国人没有受过教育,显得简单肤浅了些,但是其振兴民族的殷殷之意却足以警醒我同胞。

与其复杂深刻的思想意蕴紧密相关,这篇演说词在语言形式上使用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深刻的思想、宏博的情感,均以白话口语传之,收到了深入浅出社会效果,增强了作品的亲切感。

(秦林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