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2节: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问题处理

第2节: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问题处理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处理问题离不开沟通。所以,一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在沟通能力上。为此,他征求刘备的意见。以上两例都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服对方,从而达到处理问题的目的。原告指责被告的勒索行为,被告以证据不足而矢口否认。听众被林肯的话感动了,一致要求法庭通过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在此基础上,再顺势引导,说服对方,最终达到处理问题的目的。

第2节: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问题处理

处理问题离不开沟通。没有沟通,就不能打开问题的“千千结”,没有沟通,就难以理顺与问题有关的各种关系。所以,一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在沟通能力上。

一、处理问题要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使人相信,使人信赖,使人赞同其观点和主张,并且使相互间实现最有效的沟通,从而达到处理问题的目的。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以后,杨虎城部的一部分军官强烈要求杀掉蒋介石周恩来同志为了实现我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政治主张,达到“迫蒋抗日”的目的,到这些军官中做说服工作。周恩来同志对他们说:“杀他还不容易,一句话就行了。可是杀了他还怎么办呢?局势会怎么样呢?日本人会怎么样?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会怎么样?各位想过吗?这次捉了蒋介石,不同于十月革命捉住克伦斯基,不同于滑铁卢擒拿了拿破仑。前者是革命胜利的结果,后者是拿破仑军事失败的悲剧。现在呢?虽然捉住了蒋介石,可并没有消灭他的实力,在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推动下,加上英美也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所以迫蒋抗日是可能的。我们要爱国,就要从国家和民族利益考虑,不计较个人的私仇。”

周恩来同志的这段话采用举例提问的方法。他先用一句话稳住了军官的心,控制了场面;接着连续用了六个问句,激发引导军官们深思,最后才提出了“迫蒋抗日”的目的

和主张。三个层次,一层紧扣一层,一层深似一层,以理透之,以情导之,以例区别,终于使这些“一片杀声”的军官心悦诚服。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白门楼吕布”的故事。吕布被曹操所擒,曹操考虑到吕布的本领高强,故有意饶其不死,留下为己所用。为此,他征求刘备的意见。刘备担心吕布归顺曹操后,不利于日后自己称雄天下,希望曹操处死吕布。这时,刘备本可以列举吕布的很多劣迹恶行,但他仅选择了吕布心狠手辣、恩将仇报,亲手杀死义父的典型事例来说服曹操。刘备只说了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一句话,提醒曹操想到吕布反复无常,很难成为心腹,弄不好就成为吕布的刀下鬼。于是,曹操下决心,立斩吕布。曹操非等闲之辈,刘备之所以能说服曹操,关键是抓住了致命的典型事例,点到了要害之处,彻底改变了曹操原来的打算。

以上两例都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服对方,从而达到处理问题的目的。下面再举一个用比喻的方法说服对方的事例:

唐太宗为了扩大兵源,想把不在征调之列的中年男子都招人军中。丞相魏征知道后对他说:“把水淘干了,不是得不到鱼,但明年恐怕就不会有鱼了;把森林烧光了,不是猎不到野兽,但明年就无兽可猎了。如果中年男子都招人军中,生产怎么办?赋税哪里征?兵员不在多,关键在于是否训练有素,指挥有方,何必求多呢。”太宗无言以对,只好收回了成命。在这段话中,魏征借用两件与主要事件相类似的事例作比,既形象又深刻地阐明了不能把中年男子都调入军中的道理,极有说服力。

二、处理问题要以情动人

人是有感情的。处理问题时,我们不但要从理性上说服对方,而且要从感情上感化对方,与对方实现共鸣。即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尽最大可能去理解对方,再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表情和态度感化对方,以争取赢得对方的理解或同情。

据说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有一天,一个诗人走近他身旁,他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那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来,他又碰到那诗人,很奇怪地问:“你给我写了什么呢?”那诗人笑笑,念牌子上他所写的句子道:“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

为什么“自幼失明”四个字换成了同样意思的“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乞丐就得到更多的同情和施舍了呢?这正是因为后者,不但暗含了“失明”这一不幸事实,而且表达了乞丐渴望像街上行人一样看到春天的心理感受。在街上沐着春风的人们看到这句发自内心的独白,自然会联想到自己的幸运,从而对乞丐的不幸寄予深深的同情。

诗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知道怎样才能赢得街上行人的同情。这种以情动人的策略,也可以运用在诉讼或其它方面。

林肯在任美国总统之前,曾经当过律师,一次他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一位老妇人找到林肯,她是独立战争时一位烈士的遗孀,每月靠抚恤金维持生活,但是出纳员却要她交付一笔手续费才准领钱,而这笔手续费竞相当于抚恤金的一半。老妇人要求林肯为她上诉。

法庭开庭了。原告指责被告的勒索行为,被告以证据不足而矢口否认。情况显得对原告不利。怎样扭转形势呢?轮到林肯发言了,他用抑扬婉转的语调,首先把听众带到了对美国独立战争那艰苦卓绝战斗生活的回忆之中。

突然间,他情绪激动了,言词直指那位企图勒索烈士遗孀的出纳员。最后,他满含激情地说:“现在事实已成了陈迹。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们那衰老而可怜的遗孀,还在我们面前,要求代她申诉。不消说,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的少女,曾经有过幸福愉快的家庭生活。不过,她已牺牲了一切,变得贫穷无依,不得不向我们请求援助和保护。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听众被林肯的话感动了,一致要求法庭通过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老妇人胜诉了。

战争烈士的遗孀本来生活就很艰苦,出纳员却还向她搜刮高额的手续费,这确实令人气愤。在法庭上,林肯没有过多探讨收取手续费本身是否合理,而是采用了以情动人的策略,充满感情地回顾那场使老妇人失去丈夫的战争,引导人们进入那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让人们去想像老妇人当年的年轻和美好,以及她为战争胜利所作出的重大牺牲。回顾以往,对照今天,人们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无法不对老妇人的不幸寄予特别的同情。

三、处理问题要善解人意

若想把问题处理得好,首先应该知道对方想的是什么,尔后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而若想知道对方想什么,可以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上,尽可能去理解和同情对方的想法和动机,以便能找到共同语言,打开对方的心锁。在此基础上,再顺势引导,说服对方,最终达到处理问题的目的。

印度著名的诗人泰戈尔,在去英国深造之前,曾到孟买一个医师家里学习英文。一次,抚养他成人的大姐病重。泰戈尔闻讯后十分难受,再也打不起精神来学习了。医师的女儿安娜得知诗人之姐对他的深情及寄寓的厚望之后,不禁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她动情地去安慰泰戈尔说:“你要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就应到外边见世面去,才会对你的诗歌有帮助。无论如何,你应当努力实现大姐对你的厚望呵!”一番话,打动了泰戈尔的心,从此他终于安下心来,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

亲人的病痛使泰戈尔一蹶不振,无法继续学业,这是因为他过分沉陷于失去亲人的痛苦而忘却丁自己的理想与亲人的期望,如果想方设法让他重新意识到这被忽略了的一切,像泰戈尔这样有大抱负的人是不会止步不前的。聪明的医生女儿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使泰戈尔重新走上了奋发之路。

善解人意是寓说理于同情之中的一种沟通方法,情中有理,理中有情,情理兼备,使人易于接受。

某校的高中生叶华,因班内学习竞争比较激烈,又面临期末考试,结果一下子把身体累垮了,得了一种叫“结肠痉挛”的病,体重锐减了十几斤。住院期间,他一方面病痛缠身,一方面又总惦着自己的学习,生怕因为耽误了功课而落到后面去,结果反而加重了病情。医生知道了叶华的这种情况,在为他做完一次全身检查之后,坐下来对他说:

“我希望你把你的生活想像成一个沙漏。你知道吗?在沙漏的上一半,有成千上万粒沙子。然而,永远也没有办法让两粒以上的沙子同时从一个窄细的漏管中流下去。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个沙漏。每一天都有许多事情要做,如果我们一件一件的做,就像沙子一粒一粒地通过沙漏一样,那么我们就既能把事情做好,又能保证身体不受损害。相反,

如果像你这样一面养病,一面还想着去背课文,做习题,那你就既没法搞好成绩,又养不好病,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是不是?”

叶华听了医生的话,终于慢慢地把心放平静了。他记住了医生说的“一次只流过一粒沙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的忠告,不但很快恢复了健康,而且在日后的学习中也显得沉稳多了。

医生以沙漏作比方,向叶华讲述了“一心不得二用”的道理,形象生动,颇给人启发。叶华明白了这个道理,意识到只有现在安心养病,才能把失去的功课补回来,真正搞好学习,从此也就不再焦躁不安了。

四、处理问题要善听人言

听人说话,不仅是因为其有助于对事物的了解以及对说话内容的掌握,而且是与他人个性契合、心灵沟通的基础。

现代社会,人们已认识到说话的方法、交谈的技巧、相互了解等对于处理问题的重要性。但大多数人偏重于说话的技巧和表达能力,而忽略了听话的重要性。听人说话,表示敞开自己的心扉,坦诚地接受对方,宽容对方,体贴对方,从而实现心灵的彼此沟通,这是处理问题的又一重要方面。以良好的态度,接纳他人的意见,才是处理问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周恩来总理之所以为亿万人赞颂,其中很突出的一条就是他在听别人讲话时态度极其认真,不论对方职位高低,年龄大小,都同样对待。对此,美国一位外交官曾评价道:“凡是亲切会见过他的人几乎都不舍忘记他。他身上焕发出一种吸引人的力量,长得英俊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是,使人获得第一印象的是他的眼睛……你会感到他全神贯注于你,他会记住你和你说的话。这是一种使人一见之下顿感亲切的罕有天赋。”我们要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完善自己在这方面的形象。概括地说,应该做到:

第一、全神贯注地听别人讲话,眼睛注视着说话的人,脑子里要设法撇开其他的事情,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别人谈话的内容上。

第二、耐心地倾听,不要轻易地打断别人的话;不要因对方的叙述平淡而漫不经心,也不要在别人结结巴巴讲不清时,流露烦躁和责怪的神情,更不应在别人讲不同意见时,听不下去而反驳或争吵。

第三、有响应地听,通过点头、微笑、手势、体态、语言等作出积极的反应;鼓励对方完整地说出他的意思。

善于倾听别人说话的人,会让人感到他是值得交往的朋友,并愿意与之相处,他与众人的关系也将日益密切起来。

1.表现出洗耳恭听的神态良好的听者首先必须明白对方究竟所言为何,然后才能与之应付。其次,虽然明白对方的言辞,但是,如果仅止于字句的了解,或断章取义,则仍无法确切地掌握话中的主旨、含意。要想通盘彻底地明了:不仅要有良好的听辨能力,而且还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神态,才能比较容易地被说话者所悦纳。

如果仅以客观知识来解释对方借着声音所传达的话语,仍将无法获知说话者的本意,声音有抑扬顿挫,高低缓急之分,同样一句话,往往却因为说话者的语调不同而蕴含着截然相反的意思。对方讲话的声音中既然掺人感情,那么,作为听者也须站在情感的立场上去听。与人应对并非一件单纯的事情,必须具有综合性的听话技巧,才能充分地了解对方。归根到底,善于听人说话的基本条件仍在于理解,所以,听话时神态的重要性乃在于:

①首先在头脑中把听到的话语加以有意义的区分,使之成为某个段落。

②在各个段落中找出关键的字、词、句子,地址、姓名、事件。

③确实掌握段落与段落间的衔接与关连。(www.xing528.com)

④表现出非常虔诚、洗耳恭听的神态。

倾听并不是说把对方的言辞机械地记忆下来即告结束,而是要把对方所说的话,在脑海中重新整理、安排,使它们成为一张明确的图表。这种听与思的结合,才能够做到适当地对应。想以这种方法来听他人说话,首先必须改变听话的态度,听别人说话并不是默默地听,而应积极地“点头”,以专心的态度、眼神、表情、语言等来表示全神贯注的聆听,这也是最滑头的一种方法。它既表示了你是赞同的,亦可表示你并不同意,因为你并没有说出来你同他的意见是否一致呀!

2.有助于沟通的发问站在说话者的立场,为了弥补自己说话之不足,以及确认对方是不是真正明白了意思,可以向对方提出问题,也可以要求对方发问。作为听者,为了表示你对说者的尊敬与崇拜,说明你在积极认真地听讲,偶尔提出一两个并不太深的问题,请求说者更清晰地解释,往往会令说者得意非凡认为你好学、谦虚,因而加深对你的印象。

3.正确理解别人的话语说话的人想要表达的内容意义和听者所接受的内容意义如果一致,则可说明这番话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说话者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但是,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同样,听者也必须努力地去了解说话人话中的含意。凭借语言的人际沟通,说者与听者各负一半责任,只有这样,方能使你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美满。

所谓“听”,一就是探究说者的本意并加以了解的一种行为,因为,只有在认真正确的“听”的基础上,才能够产生正确的对应。然而,生活里我们与同事相处中,“听与对应”这件事容易产生偏差。“自我”是人之天性,人们往往以自我国家的一套观念或方式从自我的立场出发来对应各种不同的对象,即使稍有差别,往往也只是外在的枝节而已,其本质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这种观念有时并无确实的理论根据,或任何道德理由,仅仅是茫然不知所以而开口的。因为这种先人为主的观念而造成的偏见、曲解,乃至妄想,盲目的偏激态度,在相处中所制造的种种矛盾,可以说是举不胜举的。这种在说与听之前即具有的观念,我们权且称之为“事前观念”。如果被事前观念束缚得无法动弹,则将无法对各种刺激产生正确的应对。

在群众中极为引人注目之人,或在某种大的场合里能提出中肯的问题,使周围的群众为之侧目的人,或反应敏捷,应答如流的人,都可说是能迅速了解对方的言语,并且是应对力极佳者。一个反应迟钝、迷迷糊糊者,不适合居于领导地位。的确,在人们的生活中,确实存在有某些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慢慢寻找答案的问题,但大多数却必须立即裁定解决。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可以说是一连串的速问速答。无论别人说话的技巧多么拙劣,只要一入耳便能深解句中含意的人,在当今真可说是凤毛麟角。为此,必须具备基本的听话能力,并在平时与人接触中时时加以训练。

4.乐于接受别人的忠告

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蕴藏着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它,寻求解决之道,如此,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每个人的性格,或在待人处事方面,总难免有一时疏忽或是不曾发觉的死角。若在此时,有人提醒我们的缺点,我们应衷心感激他们。所谓朋友之道,贵在劝导忠告。“忠告如雪,下得越静越长留心田,也越深人心田”(瑞士、希尔泰《书简一友情》)。忠告是别人送给你最丰富的礼物。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受谏,则圣;木受绳,则直;金受砺;则利。”(孔子家语)然而现代社会,能够直言不讳地指责他人缺点者已日渐减少。无论是你的上级、长辈、或同事,大都不愿意冒着使别人恼恨的危险去忠告别人,而都抱着独善其身的态度漠视一切。追究其原因,如果人人皆能诚恳、虚心地接受别人的忠告,而且人人都能期待他人的忠告,则这种现象又如何会出现呢?平心而论,真正能够苦口婆心地劝告我们,指责我们的人是谁呢?”不外是父母、师长、兄弟、妻子、朋友或子女等。他们的目的无非是希望我们在人际关系上更圆满,在事业上更成功。但是,忠言逆耳,大多数人对于忠告总是有一种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原有的密切关系破裂,在某种程度上说,忠告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如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不顾后果提出忠告者,一定是对我们怀有深厚感情之人。一个从来不曾受到他人忠告的人,看似完美无缺,实际上可说他是一个毫无良好人际关系的真正孤独者。

由此看来,受到忠告,正说明你周围有人在关心你。“不闻不论,则智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汉•苟悦《申鉴》)但是,若接受忠告时的态度不够坦然,则将会使你的朋友个个弃你而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忠告者也能从你的态度中得知你是否是一个坦诚的人,或是个骄傲自大的人,或冥顽不灵的人。进而影响对你整个人格的评价。一个谦虚上进,追求完美的人一定是个能够接受任何善意建议的人。如此,即使是与你只有点头之交的人,也将乐于对你提出忠告。

具体而论,接受别人的忠告,应把握以下几点:

①要“照单全收”——忠言必须“照单全收”,不管正确与否,事后再慎加选择,切莫拒绝,更不能当场轻下诺言。很多的忠告,只有智者才能从中得到裨益。

②诚恳的道歉——“啊!是我疏忽了,十分抱歉,今后一定改进。”“对不起,这是我的错,请你原谅。”如能诚心地道歉,对方一定能原谅。

③不逃避责任——别人忠告你时,如果你“但是”、“不过”、“因为”等如此一味的辩解,或急欲掩饰过错,保护自己,只能使你的过失更加严重,使存在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而无法寻找正确的解决之道。

④不强词夺理——有些人在犯错误之后,受到长辈的指责,非但不思改悔,反而理直气壮地陈述自己的不正确的理由,说什么:“你也曾年青过呀!难道你年青时就那么十全十美从没犯过错误吗?”如此的态度,将使长辈甩袖而去,再也不管你的事了,这对自己有害无益,而且将会阻碍你人格的发展。

⑤不自我宽恕——许多人遭到失败时,总是替自己找许多理由和借口来宽恕自己。或认为自己能力不是不高,而是时运不济等等。如持这种态度,则最终仍将无法克服自己的缺点,而使自己更显孤独。对于别人的忠告不要默然置之,必须表现出乐于坦诚接受的态度。

⑥对事不对人——对于别人的忠告,应仔细反省其所指责的事物,而绝不应该耿耿于怀。敞开胸怀接受批评,彻底反省、思过、改进,接受忠告并善加活用,使他人的忠告成为自我成长的原动力,这才是一个正常人应持的正确的处世态度。

五、处理问题要善察人情

人们往往把点头、眨眼、皱眉、微笑、摆手及坐的姿势等看作是随意的、偶然性的动作,但实际上这些面部的或身体的动作,几乎象语言一样传递着信息,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人们可以通过目光、面部表情、体势以及身体接触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在某种情况下,这种方式比使用语言更为有效。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个人重重地踩了你一脚,你正想发怒,对方却给你以歉意的一笑,他的意思是:“实在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请你原谅!”这时,只要稍有涵养的人便会忍耐,不再发火了。常言道,深情厚意知多少,皆在嫣然一笑中。交往中的矛盾,同事间的不和,邻里间的冲突,都可以通过主动的点头、微笑的打招呼,达到消除怨恨,重归于好的目的。

隐藏在人脑中的各种情感要素,无论是否已经输送出去,皆转变成一种信号,传达到人体的每个部分中去。人体在无意中将该信号程序化,又无意中传递出去。每当我们说某某有直觉力或洞察力时,实际上我们是说他会“察言观色”或者是有能力观察出别人的无声信号,并能将这种无声信号同其有声信号作比较。当我们预感到某人说了谎时,实际上我们是发现了他的无声语言和有声语言之间的矛盾!我们常常说的,某某人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说的与做的是两回事等等,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如何通过人们的姿势、动作和神态、表情及其微妙变化,来分析人的内心动向,乃是沟通之关键。

1.面部表情显现出内心情感

喜、怒、哀、乐、爱、忍、惧,是人的七种基本情感。人的这些情感有时象平湖秋月那么静谧明澈;有时又象长江大河那样奔流澎湃;有时甚至会象暴风骤雨那样迅猛异常。人的这些情感是怎样表达的呢?一般来说,语言是一种方式,但是并非只有语言才能表达情意,其实面部表情在人的情感表达中是一种比语言更重要更直接的形式。一位心理学家在研究了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后,提出一个公式:情感表达二7%言词+38%声音+55%面部表情。可见,抒怀何必三寸舌。眼波一漾,眉峰一耸,嘴角一咧,都是导隐衷、诉幽情的绝妙手段。人的面部表情千差万别,但不同国度人种所显露出的表情,其意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2.不同的笑容,表达不同的内容

人的面部表情主要是以嘴、唇、眉毛和眼睛的部位组合为转移的,表情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眼睛的闪耀、泪水的总量、粘膜血管的含量和瞳孔的大小。人类的笑容是面部表情最主要的一种形式。通常高兴时,嘴角后伸,上唇提升,双眉展开,两眼闪光,即所谓笑容满面。笑,“是人类的一种感情特征”。

从早到晚,从生到死,一个人在一生中笑过多少次很难计算。人类笑的种类也达几十种之多,例如:甜蜜的笑、自嘲的笑、含羞的笑、愉快的笑、嘲讽的笑、惬意的笑、自满的笑、逗趣的笑、顽皮的笑、鄙夷的笑、歉意的笑、幽默的笑等等。事实证明,在这些笑容背后隐藏着许多秘密,不同的笑容具有不同的含义。有时这些笑是一种假面具。有人就是戴着这种假面具同他人交往、共事,建立起各种关系。可见,要想了解他人,不懂得笑容的奥秘是不行的。

伯明翰大学的艾文•格兰特博士说:“对椭圆形的笑容要留神。”他用这一句话来形容“皮笑肉不笑。”这时嘴唇完全向后拉,使唇部形成长椭圆形,这种笑无论如何不会是发自内心的。这是一个人在假装欣赏别人的笑容或言论时,一个醉汉注意到一个姑娘时,老板在办公室里追逐女职员时,所特有的一种奸笑。然而微笑却是一种典型的会心的笑,自得其乐时才会产生。

在拥挤的餐厅,当你挨着一个陌生人坐下时,你可能会首先冲他一笑,意思是说:“没办法,我只能坐在这里,因为别处没空位了。”在电梯里,当你碰到别人时,便会立即对他微笑,意思是说:“我不是故意的,请你原谅。”在公共汽车上,汽车紧急刹车,你撞在另一位乘客身上,你也会对他一笑,意思是说:“我不是故意伤害你,请你谅解。”你本来正在烦恼,然而当上级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也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对他一笑、。从早到晚,我们就是这样对上司笑,对同事笑,对孩子笑,对丈夫笑,对妻子笑,对亲戚朋友笑,对陌生人也笑。然而,这些笑不一定是发自内心的,事实上,由衷的笑是很少的。

有时,当愤怒、哀伤、憎恨到达极点时,反而显得笑容满面,笑的背后却隐藏着强烈的恨。夫妻吵架,当彼此的矛盾到顶点时,那种怒容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从容的微笑,态度也变得谦恭。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和好,而是双方关系已恶化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因为他们一直保持敌对的怒意,不为社会规范所容许,经过审慎的自我判断后,只好强作笑颜。这么做只有进一步加深对对方的憎恶和怨恨,导致夫妇关系破裂。

要论既能够使自己愉悦又能使对方舒心的笑,恐怕就开怀大笑了。但是,开怀大笑的人本性却是孤独的。开怀大笑的人不但是在炫耀能力,而且根本不把对方放在眼里。但此种夸示性行为,不带太深的阴谋,没有任何控制性。他们的目的不在于显示实力,或让对方就范,只是喜欢逞一时的威风,过过瘾而已。高声大笑只是希望获得周围人的注目,带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

开怀大笑的人很单纯。因此,即使人们知道他的心地并不坏,但也无法信赖他。还有觉得这样的大笑带有空虚感,所以从他豪放磊落的个性看,似乎是个领导之才,但实际上没有忠心跟随他的部下,只能是个孤独的人。

3.眼睛表达的感情是真实的当你清晨醒来,第一个动作就是睁开眼睛。眼的主要作用是视觉,在人的视、触、听、味、嗅五感中,它是应用得最多和被认为最可信赖的一种感觉,人们早已习惯地认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唯有经过自己亲眼目睹才算是千真万确。

在面部表情中,眼睛最能传神,历来有“心灵之窗”的美誉。人在欢乐时眉开眼笑,在忧愁时则双眉紧锁;愤怒时横眉立目、怒眼圆睁;惊恐时则瞠目结舌、惶惶不安;聚精会神时目不转睛,精力分散时眼光涣散;沉思时凝视出神,心生邪念时眼珠滴溜溜转。一双眼睛能诉尽天下万种风情。苏联作家费定在小说《初欢》中这样描写人的眼睛:“李莎初次发现,人的眼睛会表示很多的意义,……眼睛会放光,会发火花,会变得象雾一样暗淡,会变成模糊的乳状,会展开无底的深渊,会象火花象枪弹一样向人投射,会把冰水向人浇灌,会把人举到从来没有人到的高处,会质问,会拒绝,会取、会予、会表示恋恋之意,会允诺、会充满祈求和难忍的表情,会毫不怜惜地折磨别人,会准备履行一切和无所不加拒绝。啊,眼睛的表情,远比人类琐琐不足道的语言来得丰富。”

在交谈中只有注视对方的眼睛,彼此的沟通才能建立。如果对方目光东移西转,表示他已经心不在焉;沉默时,眼睛时开时合,表示他对你已产生厌倦;乜斜着眼睛的时候,他肯定有了一种消极的思维,并且开始藐视你。眼睛除了表达感情以外,还是了解对方兴趣所在和关注点所在的重要线索。当人们见到害怕的、厌恶的、不愉快的事物时,则会突然扭转视线看了。所以人们常说,和别人讲话时不用正眼看人的人难以对付。

如果平日木讷寡言的人突然对你口若悬河,而在交谈中一碰到你的视线就赶紧移开,那可得注意,他一定做了什么亏心的事,你必须加以留心,防患于未然。如果此人是你的情人,那表示他(或她)已对你们的交往产生悔意而有所动摇,不敢正视你的眼睛,这是变心的征兆。他(或她)目前虽然对你的感情尚未改变,但如果你们分开时间较长。或者是他(或她)遇到更好的女孩(或男孩),或者是再见昔日的情人,就很有改变心意的可能。

刚进入印钞票工厂的新工人,见到堆积如山的新钞票,眼花缭乱。有人开玩笑,“只要这一点就行了”,“可不要拿钱跑了呀!”等等,其中一定有人不仅不插话,而且还故意把视线从钞票上移开不看,这种人其实最危险。恰恰是他在心中想设法把钞票拿跑,而转移视线这种反应是对想拿钞票心理的沉默地自制表现,可以看做是和见到强敌时相同的心理。这类人只要稍有机会便会下手。相反地,能在人前开玩笑,说“把钱偷走”之类的话的人,反倒有较大的安全性。并不是说这种人对钞票的欲望小,而是说因为这种欲望夹杂在玩笑话中,无意识地被平安消除的可能性大些罢了。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视线的转移是人的内心活动的反映。在交谈过程中,对谈话者的视线多加留意,从中可以得到许多你所期望了解的真实的东西。

艾克斯莱因博士通过多次实验得出:当一个人说话时把眼光移到别的地方,通常表示他还在做解释,不想让别人打岔。

要是他中止谈话,把眼光凝注他的同伴,这就是已经把话说完了的信号。如果他中止以后,并不望向交谈的同伴,它的意思就是说他尚未讲完。他发出的信号是:“我想说的就是这些了。你有什么意见?”

若是一个人正跟他讲话,他没有听完就看旁的地方,就表示“我不完全满意你所说的话。我的想法和你有点出人。”

要是他说话时看别的地方,可能是说:“我对自己所说的话并没有什么把握。”

当他看到别人说话时望着说话的人,这信号是表示:“我对自己所说的话很有把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