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散之美在本书第二篇“光影之美”中介绍散射光时有过论述,萧散与疏野的意境相似而不尽相同,萧散是精神层面的超越,疏野则偏向于场景的渲染。在风光摄影创作中,我们要以萧散的精神塑造出疏野的意境,在疏野的意境中品味出萧散的浪漫。
萧散的“萧”,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潇洒,“散”可以理解为自由、从容。萧散的精神,我认为就是浪漫主义的精神,反映在艺术作品中,就是要打破严谨、僵化的秩序,有凛凛的气度,有腾挪的空间,无做作之象,无媚俗之意,无扭捏之态。疏野的“疏”有空旷、稀疏之意,“野”则有乡野、旷野、山野之意,反映在艺术作品中,就是要真率自然、不雕不饰,有“古”意。其核心实质是回复本真,融于自然,追求庄子《齐物论》中那种天行、天钧、天游的境界。
在风光摄影创作中,疏野的意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色彩要统一而有变化。色彩并非一定要采用黑白灰,任何色彩都可以运用,但必须有一个主色调,运用邻近色来形成统一和变化。如果画面中有补色,则两种对比色之间的比例关系要仔细斟酌,不能平均分配。
二、影调以中间调为主,对比度不能过大,高调和低调的比例要适中。(www.xing528.com)
三、散射光是较好的光线,具体内容可参考本书第二篇“光影之美”中的散射光论述。
四、仰观俯察和远近游目的散点式构图,仍然是塑造疏野意境最重要的构图方式。散点式构图的这个“散”字,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疏野、萧散的精髓。如果采用焦点透视,画面过于紧凑,很难体现出疏野意境的空旷、稀疏和“古”意。
五、虚实相生不可缺。哪些物体为虚,哪些物体为实,本篇开端已有详细论述。但这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气氛下,物体的虚实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也是中国哲学“变易”的精髓。
疏野的意境,最重要的是表现生命的原初气息和自然本真之美;萧散的意境,却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迪:艺术创作,只有脱去知识、理性、习惯、欲望等对人的束缚,以及经验主义的束缚,从秩序中逃遁,不为法度所拘束,才能站在巨人的肩上,不断创新,不断开拓,成为新的巨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