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部分地方仍处于隆冬季节,万物萧疏之际,云南南涧县的无量山谷间,却是春色无边:一抹初升的阳光冲破云层,射向山谷;绿色的茶园里,粉红艳丽的冬樱花散布其间,大自然各类植物洋溢着茁壮成长的生命气息。
画面有限,大自然无限,要在有限的二维空间里表现出无限的三维空间,就要靠变化来实现。但变化的物体必须服务于画面的统一,前面两张照片突出的是色彩变化和影调变化,这张照片突出的则是统一空间中深度的变化。
我在长期的风光摄影实践中发现,运用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来表现空间深度的变化,尤为精深和微妙。纵观中国绘画,无论是宫廷彩墨还是文人水墨,无论是生活气息浓厚的年画还是敦煌飞天的宗教描绘,画面中基本都没有西方的焦点透视空间。中国画崇尚自然,而自然本身是无范畴可言的,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手法用“无透视”来概括可能更为恰当。事实上,当前诸多研究理论已经证明,透视法,特别是焦点透视法,在本质上是限制艺术表现的,这可能也是近代以塞尚为代表的西方画家在后期的创作中放弃焦点透视法的原因。而中国画无透视法中所表现出的深度空间,远远超过焦点透视。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平远、高远、深远,韩拙的《山水纯全集》加上了阔远、迷远、幽远,充分表明了中国造型艺术极为重视深度空间。《周易》中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其实质就是要通过俯观仰察、远近游目的变化,形成一个充满宇宙圆意的空间。照片中的地域是一片山谷,这是空间的“统一”,前景的茶田是“近”,中景的樱花是“俯”,观者视线随着山谷的延伸又形成“仰”,最终到达波诡云谲的天空时为“远”,这样由近而远,由俯而仰,就形成了统一空间中的“变化”,避免了一个固定视点上的局限。(www.xing528.com)
但这种有变化的深度空间只是表达形式,主题内容是用樱花的红色和艳丽,以及茶田的绿色和质朴,并以两者形成的强烈对比,来映射生命的真实意义:艳丽的东西短暂,质朴方能永久,平淡才是真实,繁华反不可信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