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京盲哑学校师生的抗战往事——《知识界的抗争》

南京盲哑学校师生的抗战往事——《知识界的抗争》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记者注意到,撰写这段史料的人叫刘松年,曾任南京盲哑学校教导主任,他是当年抗战活动的亲历者。据了解,刘松年是1930年进入南京盲哑学校,后来担任学校教导主任,直至抗战胜利后才离开,进入地方教育系统,一直从事特殊教育研究。根据刘松年回忆记载,南京沦陷前由于没有具体的撤退措施,盲哑学校宣告解散,学校交给一名校工看管,校长陈光煦先行前往重庆。

南京盲哑学校师生的抗战往事——《知识界的抗争》

1937年,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上海沦陷,南京沦陷……在民族危亡之际,一群特殊的学生用盲文凸字传递情报,不畏艰险运送伤员,慷慨激昂宣传抗日。虽然身处黑暗或无声的世界中,但他们依然充满血性,发出了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怒吼,他们就是南京盲哑学校的一群勇敢学生。

70多年之后,当他们的义举在一段不起眼的史料中被发现时,人们才重又认识其中的珍贵价值。

在整理国家公祭日的报道资料时,我们无意中在江苏省政协《江苏文史资料存稿选编》里发现一段这样的史料,在一篇名为《盲童学生的抗战宣传》文章中,记录了南京盲哑学校师生利用盲文传消息,不畏艰险救伤员等感人的抗日救国事迹。

为了求证这段史料,记者询问了省政协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答复称,《江苏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是一套丛书,200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史料提供者大多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知情者,由于资料收集了几十年,究竟是如何收集上来的,已经很难查证。

记者询问了负责出版该丛书的江苏人民出版社,得到的答复是他们当时也是将省政协保存的几百万字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并请几十位专家学者对选中的资料进行了文史甄别,应该说相关史料真实性毋庸置疑,且很珍贵。至于资料出处以及作者情况,由于当时工作量较大,现在已经很难厘清。

记者注意到,撰写这段史料的人叫刘松年,曾任南京盲哑学校教导主任,他是当年抗战活动的亲历者。

在省政协和出版社寻证线索中断后,我们又将目光放在了刘松年本人身上。他经历的“盲哑学生抗战”究竟有何与众不同?他为何在事发几十年之后又要记录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其本人又有着怎样的传奇色彩?

带着众多疑问和解密的期盼,我们来到了南京盲人学校。盲人学校党委书记朱征在咨询了人事科老师后告诉记者,在学校在册记录的十几位健在的退休教师中,没有发现刘松年的名字,很可能已经离世。

而令人奇怪的是,在学校留存着的有关教师档案中,也没有找到刘松年在校任教的信息,若不是一位70多岁的老校长对刘松年这个名字还有点印象,差点让人怀疑究竟是否有其人。

朱征告诉记者,出现查无此人的情况其实也好解释,一方面南京盲校保存的民国时期的校史档案资料比较匮乏,另一方面刘松年活动时处于南京盲哑学校时期,而该校1981年分成了盲校和聋哑学校两部分,盲校这里找不到,聋哑学校那边仍存希望。

南京聋哑学校现为南京市聋人高中,位于城东御道街。在学校图书馆会议室里,学校退休教师正在组织党员生活学习,活动间隙记者进行了询问。

“刘松年?我见过呀,还找他写过校史材料。”南京聋哑学校原副校长朱菊玲的一番话,让苦苦追寻刘松年的记者看到了希望。

朱菊玲说,1986年,学校要筹备60周年校庆,她当时负责校史资料的收集工作,为此专门找了十多位老校友撰写校史回忆文章。在校友的推荐下,朱菊玲专程到浦口,找到了暂居女儿家中的刘松年老人。当时他已经70多岁,身体还算硬朗,欣然答应了朱菊玲约稿的请求。

据了解,刘松年是1930年进入南京盲哑学校,后来担任学校教导主任,直至抗战胜利后才离开,进入地方教育系统,一直从事特殊教育研究。

朱菊玲回忆称,刘松年个头不太高、微胖,记忆力很好,说到校史,如数家珍。对于撰写校史回忆文章,他特别积极认真,别人一般仅写两三页,而刘松年写了几十页,数万字的回忆文章。据朱菊玲介绍,撰写校史资料后没几年,刘松年就因病去世了。

由于时间交替重合,据此推断,刘松年反映盲童学生抗战的史料应是和他撰写的校史同期完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盲哑学校的老校友都相继过世,找当事人亲述当年校史已不太可能,只能通过查阅相关校友撰写的史料,考证盲哑学生抗战历史,而刘松年的校史资料就显得弥足珍贵。

1.南京盲哑学校与陈氏三兄弟

南京盲哑学校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的“普育堂”,凡是无依无靠的残疾人都被这个社会救济组织收纳在内。最早收纳的是十几个盲童,堂方一开始请了一个盲人教他们算命为生。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新任堂主于有仁不赞成算命,改成教他们乐器和简单的盲文。随后就在大夫第(位于长乐路武定桥附近)找了十几间房子,开办南京盲哑学校。

说到南京盲哑学校的校史,就不得不提到陈氏三兄弟:1929年4月,南京盲哑学校迁至船板巷,隶属于南京教育局,南京升平桥小学教务主任陈子安被聘为校长,开创了中国首个公办特殊教育学校的先河。校友朱和礼撰文对陈子安、陈光煦、陈光辉三兄弟对学校发展所做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堪称中国公办特殊教育杰出的功臣。

从1929年担任校长,直至1932年病逝,陈子安为南京盲哑学校的发展呕心沥血。筹措经费,增添设备,修缮校舍,扩大招生开设盲哑两科,招揽人才,使学校步入发展正轨。陈子安的教育理念是不再“以养为主”,改为“以教为主”,他直言“使受教育者成为能独立谋生的国民”。除了学校文化课外,还要求学生有一技之长,盲科职业教育偏重于工艺编制、注重国乐;哑生以形象艺术,工用艺术为主,注重绘画。

在陈子安病故后,陈光煦继任校长,他为人活跃,社交广泛,促进学校发展,有盲哑两科计10个班。

在陈光煦的领导下,培养了两名盲人进入中央大学和音乐学院深造,还培养了许多特殊教育师资。

陈光辉毕业于医科大学,1942年盲哑学校隶属于教育部,陈光辉受聘为校医,他为人沉稳,建设校医室,添置设备,主动为师生提供健康服务,在南京盲哑学校做了5年校医,师生们都对这位和蔼的校医很有好感。

2.泛黄的信纸记录一段鲜为人知的西迁校史

在南京聋人高中党委书记唐宁、校办主任刘秉俊的帮助下,记者在一个老档案袋中发现了一叠泛黄的信纸,信纸的抬头是江苏特教研究会,这就是刘松年撰写数万字的南京盲哑学校校史资料。从1987年至今,20多年未有人翻阅过,打开这段尘封多年的史料,记者的思绪也仿佛被带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7年,随着日寇铁蹄的临近,创办仅10年的南京盲哑学校就走到了办学的十字路口,是在敌占区继续办学饱受奴役,还是跟随政府西迁入川办学?最终,学校领导一致选择了后者。

根据刘松年回忆记载,南京沦陷前由于没有具体的撤退措施,盲哑学校宣告解散,学校交给一名校工看管,校长陈光煦先行前往重庆。

1938年,部分师生几经颠沛流离云集汉口,在抱定不做亡国奴的同时,想着到大后方继续为盲哑教育做点事。刘松年领导组织了南京盲哑学校流亡团,向红十字会请求援助,得以分批继续流亡宜昌借住在爱欧娜女子中学

当时长江客运搭载困难,每船一天只能搭载难民3人,而同行师生有几十人,船少人多非常不易。为此,刘松年等人几经奔走求援,得到了当地政府以及轮船职工的照顾,总算获得每船搭载十余人的优待,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全部师生抵达重庆。

在和校长陈光煦取得联系后,又找到江北刘家台作为校舍安置师生们,南京盲哑学校得以复校上课。为了解决师生们的生活经费,学校还专门向救济委员会为每位学生领取生活费每月3元,教师则向教育部社教工作团登记按月领取生活费。

这样一来,因为战火几经关闭的南京盲哑学校起死回生。在日军对重庆大轰炸前夕,为了安全考虑,学校再次迁往江津双龙场,直至抗战胜利。

南京盲哑学校校友罗福兴在回忆文章中提到了另一条逃难线路。罗福兴称,1937年秋,南京遭遇敌机疯狂轰炸,学校停课,师生各自散去。他和王志学、郑作霖两名盲同学于11月28日乘德和轮离开南京,两天后到达汉口,12月1日从武昌乘火车南下到了长沙,在长沙盲哑学校安排了简单食宿后,又和先期到达的4位同学到教育部要求救济,教育部会同长沙救济院把学生们安排在长沙残疾所的“给餐习艺部”,这里有饭吃没钱拿,也不习艺,习艺部安排盲生穿藤萝、织布,哑生负责打架子,实际上这就是一个盲哑人工厂。

1938年6月7日,罗福兴收到刘松年从武汉寄来的挂号信,这封信改变了在长沙的南京盲哑学生命运。原来刘松年在战争爆发后,一直在武汉收拢盲校学生,大家决定组团去四川复校上课。得知罗福兴几位学生流落长沙的消息后,刘松年要求他们在6月9日前赶到武汉会合。罗福兴他们按时到达,师生们一起乘船入川。

3.盲哑师生在川组成宣传队参加抗日救亡

据南京盲哑学校校友、著名画家米文模介绍,南京盲哑学校师生在四川期间,生活很艰苦,三分之二的早餐是米汤就咸菜中餐饭量限制为两小碗,菜不见油,学校没有电灯,课桌配一盏桐油灯,点上两根灯芯草。在四川流亡期间,根据规定,每个大中学生都能分配到两套美国产的兰卡叽布装,但盲聋学生被看成等外学生,每人仅发了一套灰土布服装。(www.xing528.com)

尽管生活艰苦,但身处大后方的南京盲哑学生并没有忘记故土,日寇入侵,亲朋好友身在沦陷区备受煎熬,想到国破家亡的景象,盲哑学生倍感心中苦痛。

学校考虑到学生爱国热情日益高涨,积极帮助他们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每日清晨,哑生列队,环村跑步,盲生集合校门外,高唱《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八百壮士》等救亡歌曲,高呼口号,跑步声,歌唱声,振奋了附近村民。每逢赶集,师生组成宣传队,一个哑生搀着一个盲生,手执小旗、乐器、宣传品和标语走上集市,哑生散发宣传品,贴抗日标语,盲生奏乐,唱救亡歌曲,现身说法,控诉敌人奸淫烧杀的残酷暴行,围观群众,听到沉痛处,无不愤慨万分,随声高呼口号。四川虽然远离前线,江津僻处农村,但抗战情绪在盲哑学生的宣传下极为高涨。

除了抗战宣传外,盲哑学生还志愿参加医疗救护队,一次空战中,一架中国飞机坠地,学生们闻讯赶至现场,组织担架运送伤员。

4.机智学生用盲文传消息,“骗过”日寇岗哨检查

抗战爆发后,南京盲哑学校宣告就地解散,一部分盲童学生流落在南京沦陷区,一部分学生在四川江津复课,盲童学生双目失明,本来就心境愁苦,在此国破校亡之际,流离颠沛,更是充盈愤懑,在双重压抑下,爱国之情更胜于常人。

虽然身有残疾,但盲童学生抱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志向,爱国不甘人后。在敌我战区之间,信息往来是一个重大难题,如何将敌占区的情况送出来,又将大后方的抗战消息传给敌占区,鼓舞民众的抵抗斗志?南京盲哑学校学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设立了一条盲文信件的民间信息渠道。

南京的盲童们把沦陷区同胞在敌人蹂躏下水深火热的痛苦遭遇及生活艰难情况,编写成盲文,向大后方反映。江津的同学也用盲文写成密信,把后方抗战情况及时反映给南京同学,如台儿庄大捷、平型关大捷这些消息在沦陷区都是受到严密封锁的,但敌人却发现南京学生很快就知道了这些详细战报,而且消息又准又快。

盲文信件由于比较隐蔽,且日寇无人识读盲文,信件检查时,也都对这些小洞眼的纸张不太在意,就这样盲文消息信件畅通无阻于敌我战区间,立下了抗战宣传的一大奇功。

其后敌人有所察觉,便收取盲文信件,令南京盲童学生读摸检查,在盲童一致抗日的情绪下,盲生手摸凸字盲文,已经了解到了后方情况。嘴里信口敷衍,随便编点家里情况,就以普通家书蒙混检查。敌人由于不懂盲文,也无可奈何。

后来日寇又想出绝招,将盲文信件的凸字一一磨平,以此封锁盲人通信,可是字痕依稀,盲童们手触特别敏感,仍能摸出原文,于是前后方相互通信,相互鼓励抗战斗志,让敌我战区的同学们掀起一阵阵抗日救亡图存的浪潮

在抗战结束后,同学们相见,谈及此事,仍是一段佳话。

为了验证盲人学生用盲文传递消息,我们找到了南京盲校学生吴凡,听说要验证盲文情报,正在上初二的吴凡兴奋不已。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记者找来了铜质盲文写字板,以及一种原产于德国的盲文笔,这些都与民国时期的盲人学具类似,纸张现在是挂历纸,而当年的纸张则是由几层报纸糊成。盲文笔的笔背是由原木雕刻成圆柱形,笔尖比缝衣针略秃。

当记者发出开始的指令后,吴凡的手指立刻敲打起来,滴滴答答的声音好似发电报,而吴凡笔尖入纸的声音也显得很干脆。吴凡说,他一分钟可以打出三四十个字节,一两百字的小信息只要五六分钟就能搞定。

“盲文只要不太平,应该可以摸出来。”

说起老校友70多年前对磨损盲文也能辨出的壮举,吴凡很钦佩,他表示,只要认真学习盲文,自己也能摸出磨损的盲文。

南京盲校的老师告诉记者,盲文其实是靠凸起的字点与语音一一对应而成。正是由于语音的不同,盲文在世界上并不通用,就连汉字盲文也分成台湾、香港、大陆三种类型,更别说世界其他语言。

南京盲哑学校的同学之所以能依靠盲文传递消息,还在于盲哑学校教务主任叶炳华于1933年以国语注音符号根据象形对称的原则,创造了“国音盲字”,经南京市立盲哑学校及陕西西京盲哑学校试用10余年,“成绩良好”,民国政府教育部特令“继续研究,以便全国一致采用”。

5.一首《昭君怨》催人泪下感动国人

1939年夏,沦陷区同胞将愤怒之情谱成《昭君怨》歌曲,抒发爱国热情,南京盲童学生迅即将此曲传递到江津。江津同学即刻译出汉文,油印成宣传品,在“江津抗日宣传音乐晚会”上散发,并由女盲生李素珍独唱,配以国乐伴奏,其声凄楚,哀怨感人。

昭君出塞,去国怀乡,悲痛情境,在场的许多人都被深深打动,热泪盈眶。

在敌人大举入侵、国亡无日之际,歌曲触动了每一位“同仇敌忾”的爱国同胞,想到众多父老乡亲身处水深火热的敌占区,令人愤懑不已。

当伴奏开始后,学校工作人员把握时机,深入抗战爱国宣传,于是全场一片肃穆。李素珍的歌声,配上幽怨动人的国乐,全场群情激愤,不知谁带头喊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一时间“还我河山”的呼号此起彼伏,台上台下汇成一片,同声高歌。心情所至,所有人都声泪俱下,一时间炎黄子孙忧国忧民之情,充塞场内,情绪之激昂,达到沸点。直至散场,群众唏嘘之声不绝于耳。谁能想到一首《昭君怨》,竟能收到了抗敌宣传的奇效。

南京盲哑学校学生能够传递情报,与抗战前参加的童子军组织密不可分。

刘松年在回忆文章中专门记述了南京盲哑童子军的由来。当时全国各中小学都有童子军组织。盲哑儿童自尊心强,对加入童子军很迫切,希望能做到机会均等。刘松年认为,盲哑学生记忆力强,不怕苦、不怕累,有些童子军学科,如讯号、旗语、炊事、救护都很适合残疾学生。

在教导主任刘松年的积极争取下,1934年,经过中国童子军总会批准,编为中国童子军聋哑第一团,同时批示其他团体不得援例。

对于上述做法,作为聋哑童子军的创始人刘松年认为,当时童子军的上级组织对残疾学生加入童子军的意义和看法非常短视。殊不知,当残疾儿童穿上制服后,都感到欢欣雀跃,对学术课特别钻研。

在全国第二次童子军大检阅大露营,聋哑童子军担任营地邮电工作,和上海邮电童子军并肩作业。他们身着制服,臂缠佩章,腰挎邮包,骑上自行车,精神饱满地工作,邮递工作从无差错,还投递了很多疑难信件,促使邮电童子军退出工作,从此聋哑童子军名声大震。

以后南京童子军的邮电工作都交

由聋哑童子军完成,后来镇江、北京、天津等地都组织了聋哑童子军,南京盲哑学校开了先河。

小贴士

附:南京盲哑学校简介

1927年10月3日创办的南京市盲哑学校,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公立特殊教育学校。它的诞生,标志着政府对特殊教育的直接参与。创办初期校址设在南京城南船板巷,设盲、哑两科。

1937年学校西迁。1938年8月在重庆对江江北县刘家台复课,后因日军轰炸,乃迁江津。1942年春改隶教育部,称教育部特设盲哑学校。抗战胜利后,1946年7月,学校迁回南京,校址勘定剪子巷17号。1947年2月,教育部将学校交还南京市,校名恢复为南京市盲哑学校。1981年10月,南京市盲哑学校分为南京市聋哑学校和南京市盲童学校,两校各自迁入新址办学。“南京市盲童学校”后更名为“南京市盲人学校”,是江苏省唯一的一所独立设置的盲校;1999年又增名“南京市低视力学校”。1992年9月,开设南京聋人高级中学,1995年挂牌。2000年11月17日,学校更名为南京市聋人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