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历程的不同阶段,对事业的态度和目标会有不同。而要使人生发挥其最高效益,发挥最大潜力,则各阶段目标既要适合特定时期的特点,又要相互联系,不断深化,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达到人生长远目标服务。
根据生命历程进行人生目标设计,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阶梯递进法。阶梯递进法要求,在设计目标时,要遵循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低后高、先少后多的原则,层层递进,步步爬高。大量事实证明,此法具有多种功能:①它可以缩小成才坡度夹角,减轻目标实现难度;②它可以逐步接近大目标,为实现最佳整体目标奠定基础;③它可以通过局部信息反馈及时修正误差,保证人生最优化顺利进行;④它可以增强个体自信心,锻炼意志,增长才干,为最终实现人生最佳目标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二:节律符合法。即按照人的一生中各个不同时段的生理变化特点来安排学习、工作、生活和休息。节律符合法包括:①一天节律符合。根据自身特点,掌握高潮及低谷规律,合理安排每日的休息时间计划;②周月节律符合及一年节律符合。根据这类符合,制定合适的学期及学年目标计划;③一生节律符合。这类符合要求按照人体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能力和专业发明创造的最佳年龄特点安排自己一生的活动和休息,力求不失时机地抓住学习、锻炼和发明创造的最佳年龄,充分发掘和利用自身的各种才能,塑造自己光辉的一生。
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的人生目标就是根据年龄变化特点设计的:“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美国学者利文森根据对四个职业群体(制造业工人、管理者、大学教授、作家)的研究,总结出美国人人生阶段的一般趋势。
“拔根期”(16~22岁):学习职业知识,寻求独立。主要任务是早日建立初步的事业目标,在独立的意义上获得成功。(www.xing528.com)
“成年期”(22~29岁):建立家庭,选择职业,进入成人世界,其重点在于早日将理想与现实接轨,确定自己的发展轨道。
“过渡期”(29~32岁):对第一阶段职业实践进行回顾,顺利者,更加明确了已有目标;遭受挫折者,对自己的目标进行调整,谋求新的发展。
“安定期”(32~39岁):这一阶段,人们会将全部精力倾注于事业上。谋求成就的实现,而社会交往、友谊等都服从于事业目标。
“危机期”(39~43岁):对自己的事业进行初步总结,颇有建树者,会感到成就带来的满足,而未实现事业目标的人,则会产生挫折感,意志薄弱者可能变得消沉。
“成熟期”(43~59岁):总结一生事,承认现实满足现状,只谋求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获得一定发展。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渡边慧的“三个一万天”,也是运用的节律符合法。他把从出生到满27岁,作为第一个一万天,称为锻炼社会能力,学习各种知识的“成长时代”和“修业时代”;把从28岁到54岁作为第二个一万天,称为施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拼搏,创造业绩的“活跃时代”;第三个一万天即从55岁到81岁,称之为回顾思考总结一生的“充实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