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准确洞察一个人和企业

如何准确洞察一个人和企业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家公司的营收情况,也基本体现了其影响力和市场价值。这是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数据。一家教育公司的壁垒,体现在这几个层面。公司的持续成功等于战略乘以组织能力。一家公司组织能力强大的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如何准确洞察一个人和企业

怎么去判断一个人行不行?

怎么去判断一家公司牛不牛?

每个问题都分了五个层次,这篇月报带你看穿。

各位轻课伙伴:

本次月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的一些总结和思考:关于如何观察、分析、判断一个人和公司。

在这里先说一点,这次的评判标准相对简单、粗暴、功利,基本上是从“利益”出发和评判,这是本次分享的大前提。评判人或公司,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维度,譬如幸福感等,这次只讨论商业层面。

接下来直奔主题,先说说对一个在商业环境中的个体、个人,可以从这几个层面来观察。

上来就谈收入,感觉很俗。虽然收入不是反映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但如果要按照重要程度排序的话,收入应该是最主要的标准。

收入可以拆成两个维度,一个是数量,一个是实现收入的方式。收入的数量非常好理解,也非常重要。收入的方式,包括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主动收入是出售自己的时间获得的,被动收入是不需要花时间精力即可获得的收入。显而易见,被动收入是很多人想追求的,但被动收入的获取难度比主动收入要大很多,这块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实现收入有很多方式,但要实现高收入,一定要明白一个词——“杠杆”。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一定是有限的,如果只是自己创造价值很难。靠自己的杠杆的工作,譬如快递、保洁等,只能靠多工作两小时,来获得比别人多20%的收入。

要想实现更高的收入,就一定要更好地运用“杠杆”。

写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我也想要高“收入”,想要做“杠杆”,是不是懂得了这个道理,只要我去做高杠杆的事情,就可以实现高收入?

然而并不是。

要当一个好的领导者不容易,需要精通业务,还需要能带团队,有愿意跟着的人,处理各种矛盾,不断解决问题。领导者一定是团队里能力最强、压力最大、委屈最多的那位。

要当一个投资人并不容易,假设本金都相同的情况下(拼爹另算),投资5万叫理财,投资100万才能叫投资(也需要更高),但前提是,你可能需要很久,才能攒下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另外,风险越高的投资,赢家越少(风险投资行业只有10%的基金才挣钱),你看好的项目大家都看好,竞争越是激烈。

要当好一个内容创作者,更不容易。作家、导演等内容创作领域,头部的几个人虽然挣了大钱,但他们是这个行业的1%,99%的内容创作者都不为人知,收入甚至还不如一个普通白领。同时,头部的创作者,其创作过程也非常不容易。村上春树可以每天坚持长跑,大家都说想健身,真正能坚持的有几个?

能够实现“高杠杆”的人,一定是稀缺的。这种稀缺,体现在能力上的不可替代,体现在独特而被社会需要。

前面说到稀缺,那么,是什么制造了稀缺?

我们有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工作后还有同事。有一个现象,当你离开上一个圈子多年后再次相聚,就会发现经过几年或者十几年,当时往往是同一起跑线的小伙伴,现在在物质上、思想上,会逐渐拉开差距,甚至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参加同学会,太俗。这是为什么?

第三层如果是一个人能力的“现状”,那么第四层“进化”就是造成“现状”的原因。这种进化包括“不满足现状的野心”,包括“持续学习的意愿”,包括“不断迭代、总结反思的行动”。而这种进化的行为是痛苦的,是“反人性”的,是很容易放弃的。

轻课团队和我们做出的产品,就是在“团队自身不断进化”的同时,做出足够优秀的产品,帮助我们的学员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学习成长迭代”。

我在面试的时候,经常会问到一个问题,就是了解候选人在一段较长职业经历中的升职或涨薪情况。如果一个人从执行岗做到了管理岗,还会补充问,为什么公司把你提拔为管理岗。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了解候选人是否有“持续学习、不断迭代”的潜质。(www.xing528.com)

观念,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价值观。有一句非常鸡汤的话: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人生。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每个人的视角不同,判断也不同,得到的收获和采取的行动也不同,这一切都是价值观在背后决定。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我们都羡慕别人有高收入,但大部分人可能只会去关注第一层收入,或第二层杠杆,而忽略更深层次的三个原因。

从观念到持续进化,从进化到变成稀缺的人,从稀缺到杠杆撬动,最后体现为价值和价格。这就是看人的五个层面。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看一家公司的五个层面,在这里以教育公司举例。

世界500强,就是主要根据公司的营收进行排名的。一家公司的营收情况,也基本体现了其影响力和市场价值。这是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数据。在教育领域,一家公司的营收就是学员单价乘以学员人次。

我们既要看一家公司的收入,也不要“光看收入”。为什么不要“光看收入”,下面详细解释。

如果一家公司的运营效率低,那么短期可以靠烧钱活着,或者由于教育领域天生自带预付费属性,也可以活一段时间。长期来讲,运营效率低的公司必死,而且当下的收入量级越大,死得越快。

教育互联网化的一个悖论在于,互联网是讲究规模的,但教育这件事情要“堆人”,而人多天生就很难标准化,这是互联网教育行业现在依旧高度分散的原因。

任何商业体,都需要不断通过时间来建立自己的壁垒,不然这个商业体不会长久。在壁垒和效率做好之前就提升规模,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甚至会加速自己的灭亡。一家教育公司的壁垒,体现在这几个层面。

1.品牌:教育是一个很长久的生意,品牌的塑造需要时间沉淀,一般都需要3~10年,而一旦品牌建立好,这会是最好的流量池和转化手段。而最好的品牌塑造方式,就是靠用户的口碑。

2.研发:对一家在线教育公司来说,研发包括技术投入和内容投入。这是学员买的产品的具体承载,也是用户愿意推广的主要诱因。

3.渠道:个人认为,对教育公司来说,研发是1,渠道是0。研发是核心,渠道是放大。

公司的持续成功等于战略乘以组织能力。一家公司光有厉害的人还不行,还需要厉害的人能够同心协力,高效运作。一家公司组织能力强大的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1.能不能很好地执行战略。

2.能不能轻松实现业务的“规模化”。

3.能不能不断涌现“厉害的人”。

4.领导者是不是“可脱身”或“可替换”。

美团的王慧文说,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组织能力都不太行,唯一还不错的就是阿里。在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阿里季度收入在达到千亿规模前提下,实现了同比50%的增长。同时,阿里的灵魂人物马云,也在逐步交棒退休,丝毫没有影响到阿里的业务。这一切都是强大的组织能力支撑的结果。

跟个人的第五个层次一样,对于一家公司来说,价值观是一切的归因。一家强价值观的公司,不仅仅体现在价值观描述上,更体现在价值观的落地。

以上就是我们观察一家公司,尤其是教育公司的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从第五层到第一层是因果递进关系。我们看一家公司,也不要光看第一层和第五层,看得越深,理解就越透彻,学习借鉴就越有效。

在刚刚过去的8月月会上,我们与来自前中后台、各个事业部的小伙伴,一起进行了轻课价值观的年度大讨论,更新优化了一版公司的价值观。同时,我们也将从本月月报开始,加强轻课价值观的落地,让我们的价值观可以更好地体现在日常协作和工作中,真正实现价值观驱动。

与各位共勉。加油!

2019年8月
北京·紫光发展大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