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的全过程的优化方案

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的全过程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将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追求嵌入课程知识结构和实践体验之中,增强思政教育的文化蕴意。这并不是指简单地把该部分内容叠加到既有的课程知识框架中,而是要在深入挖掘二者内在统一性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类型实现思政元素的课程教学融入。如此,通过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将其渗透在课程目标、课程大纲、课程教学与课程评价的各个方面,在学习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寻求知识与价值的同频共振。

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的全过程的优化方案

“以文化人”要求促进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课程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精神成长的场域,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课程建设也是一种文化实践的过程。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实践,具有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育人功能。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将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追求嵌入课程知识结构和实践体验之中,增强思政教育的文化蕴意。历史上,不论是孔子修订六经,还是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都将受教育者的学习体验与文化滋养紧密相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文化育人经历了满足青年学生文化需求、积极开展高校第二课堂、丰富创建大学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发展阶段”[28],从基本走向上越发注重内容融合贴近学生生活体验,文化传递上重视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指导纲要》指出,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这并不是指简单地把该部分内容叠加到既有的课程知识框架中,而是要在深入挖掘二者内在统一性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类型实现思政元素的课程教学融入。如,2020年中国经历的抗击新冠疫情之战,是所有中国人亲历的大事件,也是一个特殊的“思政”课堂。面对新冠疫情,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科学精准施策等,是思政课讲清楚中国之治,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生动案例;面对新冠疫情,医护人员的挺身而出、逆行出征可以融入医学类课程,作为医德医风、医者精神教育的典型素材;面对新冠疫情,科学家快速应变,开展病毒检测和疫苗研发等科技攻关,可以融入理工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探索未知、勇攀高峰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科技报国、使命担当的重要催化。如此,通过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将其渗透在课程目标、课程大纲、课程教学与课程评价的各个方面,在学习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寻求知识与价值的同频共振。价值是文化的核心内核,不管是人文社会还是科学知识,都不是价值无涉的,学科分化背景下更应该贴近学生专业学习与生活实践,深入挖掘课程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增强课程教学中知识文化要素与人的精神需求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