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三大回归趋势

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三大回归趋势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囿于工具理性主导的现代大学课程模式,量化评价很难测量知识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以及知识对人的文化教育意蕴,因此,学科知识转化为个体的智慧与美德还迫切需要解决知识与价值分离、知识与情境分离、知识与主体分离三个问题,以促进知识文化性的回归。二是回归知识的情境性。三是回归学生的主体性。如此,思政元素可理解为一种精神元素,各类课程要实现同向同行,必须在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上发挥作用。

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三大回归趋势

知识蕴含的丰富意义解释了课程滋养个体精神成长的内在逻辑,也丰富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为结合专业知识分类推进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拓宽了实践思路。但囿于工具理性主导的现代大学课程模式,量化评价很难测量知识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以及知识对人的文化教育意蕴,因此,学科知识转化为个体的智慧与美德还迫切需要解决知识与价值分离、知识与情境分离、知识与主体分离三个问题,以促进知识文化性的回归

一是回归知识的价值性。知识并非中立的,所谓的“普世价值”实为伪装了的意识形态。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19]具体而言,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做到知德双栖,思政课程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非思政课程要在既有课程框架和知识结构基础上挖掘知识的价值意蕴和文化基因。如文史哲课程可在专业知识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知识传播强化价值引领,达成知识和价值的同频共振;理工类课程中则可以渗透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体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服务国家的科学伦理,激发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二是回归知识的情境性。知识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作用的产物,体现着特定区域或者特定文化影响范围内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知识合法性的来源既不能离开对特定历史情境和文化背景的分析,也不能离开对知识主体立场和偏好的分析。这表明,知识只有在特定的时空和文化背景中才容易得到认可,有效的知识传递需要建立在不同主体互动沟通和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因此,知识学习需要具体化、本地化、情境化,课程思政就是呼吁根据不同学科特色,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促进教材中普遍性原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体认知。(www.xing528.com)

三是回归学生的主体性。知识承载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曾指出,任何知识都是客观性和个人性的结合,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饱含个人寄托和融进了识知者的热情的个人参与过程”[20]。我国历来也有因材施教的传统,根据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的成长背景、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个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同时是一个理性认知、心智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认识对象的对话和交往,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因为“学习如果只发生在知识的表层就难以达成德性养成的目的”[21]。学生只有通过浸润知识所蕴含的价值与意义,才能整合自身的思维、情感、价值和行为,才能生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当下,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已形成基本共识,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也已涉及文史哲、理工农等12个学科门类,主要推进方式是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开设课程思政特色课,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案例和知识框架中的思政内容,等等。在意义世界视域下,课程思政可理解为是一种新的课程观,浸润着对课程知识要素价值性进行筛选和实现价值实践的迫切需求;也可理解为是一种教育观,“蕴含着对现行课程制度的反思和课程应然状态的新时代设想”[22]。如此,思政元素可理解为一种精神元素,各类课程要实现同向同行,必须在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上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