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指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更迭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所谓合规律性,就是社会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总是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人类社会尽管在发展过程中有曲折,要付出代价,但总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步的;所谓合目的性,就是指人类的根本发展目的是让自己从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从必然走向自由,从依赖走向解放,从单向度的发展走向全面的发展。从根本上讲,目的性本身也是规律性,也有客观性。
人类社会发展是否有规律可循一直是困扰历史哲学家们的斯芬克斯之谜。长期以来,中西方学界对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和深入的研究。马克思在吸纳、批判和扬弃维科、卢梭、傅立叶、圣西门、黑格尔等人的历史哲学的基础上,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认为,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最重要的是要寻找出社会生产的不同历史类型,寻找出在不同经济结构中表现得完全不同的那种处于支配地位的生产形式和生产关系。只有借助这种处于支配地位的经济关系,才能把不同类型的经济形式或同一类型经济形式的不同特点区分开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9]
剩余价值的发现,正像恩格斯所说的“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在那个机器大生产使生产力飞速发展,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的年代,马克思竟然透过一切迷雾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存在。其对资本主义剥削本性,对资本家赤裸裸地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揭露,可谓给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上层资本家致命的批判,也给予了无产阶级所有斗争最强有力的理由和武器。正如列宁指出的:“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10]
当今世界各国的社会形态具有多样性,除了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外,其他国家基本上属于资本主义社会体系,一些国家带有混合社会特征,有的以资本主义特征为主兼具某些封建社会特征,有的以封建社会特征为主兼具某些资本主义特征。西方工业国家还占据着全球生产力的制高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1]“社弱资强”短期内不可能有根本改变。
全球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始于近代,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呈现多维扩展和全面增强态势,尤以两个方向最为突出:一是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引领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国际分工空前深化和宽化,全球生产网络形成,生产要素和产品跨国流动日益频繁,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二是环保全球化,气候变异、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不同程度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追求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潮流。[12]在“地球村”,多元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正在展开。(www.xing528.com)
面对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同世界、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关系均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机遇和共同挑战。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不可逆转,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和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这次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再一次提醒各国要共同应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13]世界的发展需要进入更加平等、包容、可持续的轨道。习近平总书记以高超的政治智慧、深邃的历史眼光和科学的辩证思维,用全新的视野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迅速得到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的认同,并被写入多项联合国决议,就是因为它不仅是对人类社会现实及未来命运的关怀,更是符合全人类发展根本目标的深刻论断。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高度依存的客观事实,以世界范围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依据,以资本逻辑的强势运行下人类社会内部的对抗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人类社会的存续,呼唤人的“类思维”的觉醒,推动人与人之间、共同体与共同体之间自觉的“类主体”的生成,[14]在国际安全、经济发展、人类文明、生态建设等方面,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15],提倡一种合作共赢的精神内核,推动人类自我解放、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世界贡献中国力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不同制度的分歧和对立,反映了中华民族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的宽广胸襟和精神境界,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