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百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发展历程的系统梳理,不难发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功应对“泛意识形态化”“去意识形态化”的历史教训以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等历史挑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党始终从战略和政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这也是保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偏、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在积极探索改进和完善领导方式。一是从战略的高度充分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建设,1955年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17],1958年再次提出“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微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18]。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明确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作为党的根本原则加以固定下来;江泽民同志也早在1991年就强调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这方面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1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战略工作的论断,在2016年2月的《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讲话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道路、路线、事业、凝聚力和前途命运。[20]十九届四中全会还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根本制度提出。[21]二是始终将宣传思想工作作为全党的工作,举全党之力来开展,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长期坚持和发扬的传统政治优势。在实践中,党建立并完善了党委宣传部主抓意识形态的组织领导体系。新时期党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思想,并从组织上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22]同时从战略的高度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