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电影是一个富有意味的文化社区。[8]在这个文化社区中,观众熟悉的角色以某种行动模式来解决特定的戏剧冲突。作用于视觉的造型元素则是辨别类型电影最直观的一个层面,它直接诉诸人的感官系统,并利用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强化类型电影的观赏效果。尤其是对于需要赋予风格和华丽视觉效果的中国魔幻电影来说,“视觉图像”是构成电影整体叙事结构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意义的视觉图像在一类电影中反复出现,不仅能够在叙事中提供一定的象征功能,而且能够将其用法联系以整个类型系统本身来呈现意义。
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艺术形象的重要范畴。[9]它是指主体的情感、情绪、思想与客观物象相互融合之后所构成的形象。“象”这个概念早在《老子》一书中就已经出现了,但老子并未对“象”作出过多的论述。而是在之后的《周易》中更加突出了“象”这个范畴,并提出“立象以尽意”这个重要命题。“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10]这段话指出人的思想情感是复杂的,其中必然蕴含一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幽微难明之“意”,而直白的语言在表达这种难明之意时难免会显得捉襟见肘、言不尽意。所以,《周易》主张通过立“象”的方法,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传达不尽之意。在这个命题中把意义的建构与诠释交给了具体的形象,而这个形象就是“意”与“象”的集合体。中国魔幻电影也具有一种外在的、单一的、描述性的视觉形象,而要让这种视觉形象具有表意价值,则需要将含蓄微妙的深层意义与描述性的艺术形象联系起来,从而构成意与象融合的视觉造型,这种造型是客观的外在形象与主体内在情思的统一,它能够弥补华而不实的视觉外观,赋予形象以充实的内容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将“立象以尽意”的艺术手法运用在中国魔幻电影的类型建构中,集中表现为意象化的视觉造型。“意象化”是一种整体的直觉感性的创作手法,其不以描摹真实世界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想象创造一种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视觉造型。目前这种造型形式在中国魔幻电影中较少有成功案例出现,但在动画电影中却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成功创作范例。例如近年引发“国漫热”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其中邪恶反派“混沌”一角(图3-6),原本只是一个无面目五官分化的狰狞的“肉虫”,创作者却反常化地利用京剧白面书生的样貌来表现。它没有龇牙咧嘴的咆哮,但举手投足故作优雅的姿态与心狠手辣的人物设定形成强烈的反差,从内在散发出一种阴沉邪恶的气质,令观众不寒而栗。混沌的这种造型手法就更倾向于心里的“主观”表现,而不仅仅是通过客观的恐怖形貌来传达。对比西方魔幻电影,同样是恐怖的怪物造型,则体现出不同的造型特征。例如在《哈利·波特》中的邪恶生物——“摄魂怪”,创作者通过外在的写实细节,描绘它骨瘦如柴的体态,犹如腐烂了一样的身体,以及干枯结痂的手掌,来展现它的恐怖之处。又如《指环王》系列中,无论是半兽人、精灵、矮人等角色造型,还是城堡、采矿场、山川等环境场景,都呈现出西方古典绘画那种明晰、数理、写实的真实质感。其中一些代表邪恶、贪婪、罪恶的怪物,特技造型往往以极端丑陋、极端凶残的写实面貌出现,这种造型特征更多的是从物理角度出发,尽可能塑造得真实可感,更多的是引起一种生理上的厌恶和不适反应。(www.xing528.com)
图3-6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混沌(上)和《指环王》的半兽人(下)
可以看出,西方的神怪造型更注重外在写实的物质属性,中国则更加强调角色内在精神气质的抽象意味。立象尽意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中国魔幻电影中体现为追求“神似”的意象化造型,它在某种程度上不会胶着于表面写实的象,而是强调内心情感的“意”与“象”的水乳交融、虚实相生,这是一种现实与浪漫融合的主观化表达,精神与想象汇合的意义场域。依照这条路径建构中国魔幻电影的视觉造型,也是对当下中国魔幻电影视觉画面碎片化、无深度感的一种救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