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利于树立学术新人的学术自律性
在学术的领域,学术新人作为被传承的一代,相当一部分都是由学生开始的。而这些学生对于什么是学术规范,如何避免学术不端,对于引文的使用规范,如何进行注释,都不甚了解,才会在学术中去触犯学术道德的底线,抄袭、剽窃这些屡见不鲜。因此,迫切地需要将那些容易被学者们忽视的行为准则规范起来,形成一种类似“法则”的形式,用易于理解的文字表达出来,以便学者们学习、了解并遵守。这对于高校教育,尤其是研究生高等教育至关重要。
2.有利于培养学术积累的习惯
任何一项学术研究都离不开学术文献的积累,任何一个学科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夯实的学术积累。学术积累越扎实、越丰富,学术研究的信息条件就越成熟,研究时考虑问题就越全面和周到,就越能够避免重蹈前人覆辙,准确地定位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手段,明确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学术研究成果所能解决的问题,清楚自己学术研究成果的价值、意义和创新之处,也了解“我们每一个人的研究工作都是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承认这种借鉴是学术工作者应有的科学态度”。
3.有利于有效地学术创新(www.xing528.com)
学术研究的本质就在于创新,通过新的论点、新的视角、新的材料、新的论证方法或新的数据等,对前人已有的研究结论进一步升华或者提出质疑和更正,这也是学术及学术共同体建设的目的。
所谓创新,就是“有中生新”,即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它强调对良好传统的守护、传承,而创造的语境则是“无中生有”。学术创新不论大小,在学界,小的创新居多,很多学者从小入手,得到一个又一个小的论点、成果或者方法。但是,不论是何种创新,都是在前人、今人研究基础上所取得的,都需要直接或间接借鉴他人的研究论点和成果。诚然,创新有多种多样,在学科发展的“常规阶段”,各种小创新较多,而在“危机与革命阶段”,往往会出现重大原始创新。我们既要有各种各样的小创新,更要有重大的原始创新。而这首先要认清规范、遵守规范,尊重各种各样的小创新,在各种小创新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突破不合时宜的旧规范,实现重大原始创新,建立新的规范。
4.有利于促进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
在学术活动中,学术交流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学术思想、观点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为别人所了解,只有经过反复的探讨才能形成共识。著名作家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2019年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同样,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的进步,而学术交流的有效进行依赖着学术规范,只有正确地使用学术规范的标准,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进行良性的学术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