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军军事志编纂骨干培训班上的续修志书意见讲演稿

全军军事志编纂骨干培训班上的续修志书意见讲演稿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还在1958年10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地方志小组制定的《关于新编地方志的几点意见》中就明确指出:“方志是我国一项独有的文化遗产”。可见这就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民情所形成的不同文化在语言文字上的具体反映。总之,从我国2000年方志发展史的事实足以说明这样一点编修地方志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优良的文化传统。

全军军事志编纂骨干培训班上的续修志书意见讲演稿

在谈正题之前,我想首先还是要强调一下,大家应当记住,编修方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个优良的传统,并且是我们特有的文化传统,对此,我们来不得半点谦虚,做学问必须实事求是。还在1958年10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地方志小组制定的《关于新编地方志的几点意见》中就明确指出:“方志是我国一项独有的文化遗产”。当时参加制定此文件的都是著名的老一辈历史学家。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学者谭其骧在中国地方志协会成立大会上讲话中也说:“我们的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八千多部方志,这是我国一个伟大的、特有的宝库,这中间有大量的可贵的史料。”谭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他有一句名言:“我欢喜说老实话”,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句话,做老实人,说老实话,这是修志工作者都应当具备的条件。台湾学者陈捷先教授在其《清代台湾方志研究》一书中则称:方志为“全世界文化史中的一项特有瑰宝”。即使外国学者也是作如是说,可是却偏偏就有那么几个人,爱做反面文章,硬说方志编修不是我国所特有,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有的写了文章《略论方志的多国性》,有的还搞了“中美地方志编写比较研究”,等等,真大有三人成虎之势,给人们无形中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编修地方志并非我们所特有,世界其他国家似乎也有。为此,我在《方志学通论》修订本《前言》中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后来在《编修方志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优良的传统》一文中又再次作了论述,指出我们周边的邻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由于千百年来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有的国家历史上还列入中国封建王朝的行政区划,而大多数则长期与中国封建王朝存在着封贡关系,这样一来,中华文化大量传入自然就在情理之中,因而在它们的历史上确实编修过地方志,有的还相当典型。尽管如此,但因为各个国家存在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于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坚持下来,关键在于它们都没有形成制度化,没有国家制度的保证,既不可能做到连续性,更不可能做到普遍性地编修,因而有的是很快自行消失,朝鲜、越南便是如此;有的则最后完全变了味,全部走上地方史的道路,把方志的特点丢得精光,日本就是典型。这都是明摆着的历史事实,为什么就看不到呢?至于西方国家更不会有方志这种著作,因为在他们的语言文字中,连“方志”这样的词汇也不存在,当然也就无法将“方志”这个名词翻译过去,一些西方学者在论著当中引到拙著《方志学通论》时,他们只好使用中文书名。台湾学者陈捷先教授在《东亚古方志探讨》一书的《引言》中就曾说明:“我们中国古老优良的文化遗产中,有一种叫‘方志’的,在英文字汇里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译名”,“中国方志的特别与找不到合适的译名,可能与这种文化遗珍的内容与书体有关。……方志既有如此特殊的内容与书法,在西洋文化产物中是不见的,当然相同的译名就不容易找到了”。可见这就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民情所形成的不同文化在语言文字上的具体反映。这里我也想再次提醒大家,作为意识形态的学术文化,它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表现得非常明显,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这就必然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这是研究各国学术文化的起码的常识。只有懂得这个道理,才能理解为什么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必然产生不同的学术文化。这里我也可以告诉大家,有些写西方国家也有方志文章的作者,实际上他自己连什么叫方志也不懂,从其文章反映出,更不懂得史学,这种人写的文章可信吗?对此,我在上面讲的两篇文章中都有详细的论述,这里就从略了。

总之,从我国2000年方志发展史的事实足以说明这样一点编修地方志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优良的文化传统。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必要过于谦让。相反我倒认为,自己拥有特有的瑰宝而不敢理直气壮地承认,那才是非常可悲的现象。专写猎奇文章的人,他实际上并不是真正在做学问,当然也就成不了什么气候,希望大家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识别。(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