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tchison,Leslie.,A History of Metals,Vol.1,London:Macdonald and Evans,1960.
Bagley,Robert W.,P’an-Lung Ch’eng:A Shang City in Hupei,Artibus Asiae,Vol.39,1977.
Bagley,Robert W.,Shang Ritual Bronzes in the Arthur M.Sackler Collection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
Bagley,Robert W.,Shang Archaeology,M.Loewe and E.L.Shaughnessy(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Bagley,Robert W.,Anyang Mold-making and the Decorated Model,Artibus Asiae,Vol.66,No.1,2009.
Barnard,Noel,Bronze Casting and Bronze Alloys in Ancient China,Monumenta Serica Monograph14,Canberra: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nd Monumenta Serica,1961.
Barnard,Noel,Origins of Bronze Casting in Ancient China,N.Barnard & S.Tamotsu(eds.),Metallurgical Remains of Ancient China,Tokyo:Nichiosha,1975.
Chase,W.T.,Bronze Casting in China:A Short Technical History,Kuwayama ed.,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A Symposium.Los Angeles: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1976.
Costin,Cathy L.,Craft Specialization:Issues in Defining,Documenting,and Explaining the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Vol.3,1991.
Costin,Cathy L.,Introduction:Craft and Social Identity,Craft and Social Identity,Arlington: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1998.
陈光祖:《殷墟出土金属锭之分析及相关问题研究》,《考古与历史文化——庆祝高去寻先生八十大寿论文集》(上),台北正中书局1991年版。
陈国梁:《二里头文化铜器研究》,《中国早期铜文化:二里头文化专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陈芳妹:《小屯五座墓的青铜容器——从二里冈到典型殷墟风格的转变》,《考古与历史文化——庆祝高去寻先生八十大寿论文集》,台北正中书局1991年版。
陈芳妹:《商代青铜艺术的发展——工艺与身分》,《故宫商代青铜礼器图录》序,台北故宫博物院1998年版。
陈芳妹:《商代青铜艺术“区域风格”之探索——研究课题与方法之省思》,《故宫学术季刊》第十五卷四期,1998年。
陈建立、刘煜主编:《商周青铜器陶范铸造技术》,文物出版社2011年版。
陈梦家:《中国铜器概述》,《海外中国铜器图录》第一卷序,国立北平图书馆1946年版。
陈梦家:《殷代铜器》,《考古学报》第七册,1954年。
陈志达:《殷墟陶范及其相关的问题》,《考古》1986年3期。
常怀颖:《论商周陶模和范上的“定位线”》,《考古》2017年第2期。
Freestone,I.C.,Wood,N.and Rawson,J.,Shang Dynasty Casting Moulds from North China,McGovern,P.E.and Notis,M.D.(eds.),Cross-Craft and 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s in Ceramics,Westerville: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Inc.,1989.
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Gettens,R.J.The Freer Chinese Bronzes,Vol.Ⅱ,Technical Studies,Washington:Smithsonian Institution,1969.
關野雄:《中國青铜器文化の性格》,《东方学》1951年第2期。
《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编辑组:《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一)》,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代铜器窖藏》,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市文化局:《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胡东波:《文物的X射线成像》,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华觉明:《中国冶铸史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铜和铁造就的文明》,大象出版社1999年版。
黄盛璋:《试论三晋兵器的国别和年代及其相关问题》,《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
贾妍:《古代埃及的神谕审判——代尔·艾尔-麦迪纳工匠村的个案研究》,北京大学历史系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新干县博物馆:《新干商代大墓》,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
姜希尚主编:《铸造工艺》,《铸造手册》第5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Karlbeck,Orvar,Anyang Moulds,BMFEA7,1935.
Kane,Virginia,The Independent Bronze Industries in the South of China Contemporary with the Shang & Western Zhou Dynasties,Archives of Asian Art,XXVII,1974-5.
Keightly,David,Public Work in Ancient China-A Study of Forced Labor in the Shang and Western Chou,A thesis for Ph.D.to Columbia University,1969.
Kerr,R.and Wood,N.,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Volume 5: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Part 12:Ceramic Technolog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雷兴山:《论周原遗址西周时期手工业者的居与葬——兼谈特殊器物在聚落结构研究中的作用》,《华夏考古》2009年第4期。
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阶段和分区系统》,《华夏考古》1990年第2期。
李峰:《西周青铜器铭文制作方法释疑》,《考古》2015年第9期。
李济、万家保:《殷虚出土青铜觚形器之研究》(1964),《殷虚出土青铜爵形器之研究》(1966),《殷虚出土青铜斝形器之研究》(1968),《殷虚出土青铜鼎形器之研究》(1970),《殷虚出土五十三件青铜容器之研究》(1972),中研院史语所。
李零:《早期卜筮的新发现》,《中国方术考》,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李零:《跳出“周易”看“周易”》,《中国方术续考》,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李敏生:《先秦用铅的历史概况》,《文物》1984年第10期。
李京华:《古代熔炉的起源和演变》,《中原古代冶金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李学勤:《非中原地区青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
李延祥、许宏:《二里头遗址出土冶铸遗物初步研究》,《科技考古》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永迪:Anyang Foundry:Archaeological Remains,Casting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Organization.A thesis for Ph.D to Harvard University,2003.
李永迪:《殷墟出土器物选粹》,中研院史语所2009年版。
廉海萍、谭德睿、郑光:《二里头遗址铸铜技术研究》,《考古学报》2011年第4期。
梁宏刚:《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的制作技术研究》,北京科技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林巳奈夫:《殷周青銅器銘文鑄造法に關する若干の問題》,《東方学報》第51册,1979年。
刘莉:《中国新石器和铜器时代早期礼器的生产》,《桃李成蹊集——庆祝安志敏先生八十寿辰》,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考古与艺术研究中心专刊(十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4年版。
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冈中心和边缘的关系谈起》,《古代文明》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刘建宇:《陕北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的科学分析研究》,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博士学位论文。
Liu,S.,Wang,K.,Cai,Q.and Chen,J.,Microscopic Study of Chinese Bronze Casting Moulds from the Eastern Zhou Period.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40(5),2013.(www.xing528.com)
刘屿霞:《殷代冶铜术之研究》,《安阳发掘报告》第四期,1933年。
Loehr,Max.The Bronze Styles of the Anyang Period,ACASA7(1953).
难波纯子:《殷虚前半期の青铜彝器の编年と流派の认识》,《史林》73卷6号,1990年。
内田纯子:《关于殷墟四期青铜器制作之新动向》,《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Nickel,Lukas,Imperfect Symmetry:Re-thinking Bronze Casting Technology in Ancient China,Artibus Asiae,Vol.66,No.1,2006.
Rawson,Jessica(罗森):《商代中国南方地区和河南的联系》,《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版。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铸铜遗址》.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一)》,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石璋如:《殷代的铸铜工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6本,1955年。
Smith,Cyril,Art,Technology,and Science,Technology and Culture,Vol.11,No.4.
宋新潮:《殷商文化区域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松丸道雄:《殷周金文の製作技法について》,《甲骨文·金文:殷·周·列国》,东京二玄社1990年版。
Stoltman,James,Jing Zhichun,Tang Jigen,and Rapp.,George,Ceramic Production in Shang Societies of Anyang,Asian Perspective,Vol.48,No.1,2009.
苏荣誉:《安阳殷墟青铜技术渊源的商代南方因素——以铸铆结构为案例的初步探讨兼及泉屋博古馆所藏凤柱斝的年代和属性》,《泉屋透赏——泉屋博古馆藏青铜器透射扫描解析》,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苏荣誉、卢连成、陈玉云、陈依慰:《国墓地青铜器铸造工艺考察和金属器物检测》,《宝鸡国墓地》上册,1988年。
苏荣誉、华觉明、李克敏、卢本珊:《中国上古金属技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新干县博物馆编著,《新干商代大墓》,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
谭德睿:《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研究》,《考古学报》1999年第2期。
唐际根:《中商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9年第4期。
田建花:《郑州地区出土二里岗期铜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
天野元之助:《殷代産業に関する若干の問题》,《东方学报》(京都)1953年23期。
Tylecote,R.F.,A History of Metallurgy,London:The Metals Society,1976.
万家保:《由殷墟发掘所见的商代青铜工业》,《大陆杂志》第58卷第5期,1979年。
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
肖楠,《试论卜辞中的“工”与“百工”》,《考古》1981年第3期。
徐乐天:《拉美西斯二世时期埃及工匠的经济地位-麦迪纳工匠村的个案研究》,北京大学历史系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徐良高:《文化因素定性分析与商代“青铜礼器文化圈”研究》,《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燕耘:《商代卜辞中的冶铸史料》,《考古》1973年第5期。
杨升南:《商代经济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杨锡璋、杨宝成:《殷代青铜礼器的分期和组合》,《殷墟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俞伟超:《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发展背景的新思考》,高崇文、安田喜宪编,《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岳洪斌:《殷墟青铜容器分期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岳占伟、荆志淳、刘煜、岳洪彬、James B.Stoltman,Jonathan Mark Kenoyer:《殷墟陶范、陶模、泥芯的材料来源与处理》,《南方文物》2015年4期。
岳占伟、刘煜、岳洪彬、荆志淳:《殷墟陶模、陶范、泥芯的制作工艺研究》,《南方文物》,2016年第2期。
岳占伟、岳洪彬、刘煜:《殷墟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方法》,《中原文物》2012年第4期。
张天恩:《商周之际青铜制造重心徙移的观察》,《金玉交辉——商周考古、艺术与文化论文集》,中研院史语所2013年版。
张昌平:《盘龙城商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考察》,《江汉考古》2003年第1期。
张昌平:《论殷墟时期南方的尊和罍》,《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张昌平:《商周青铜器铭文的若干制作方式——以曾国青铜器材料为基础》,《文物》2010年第8期。
张昌平:《二里头文化至西周文化时期青铜爵铸型分范技术的演进》,《华夏考古》2017年第1期。
张昌平、刘煜、岳占伟、何毓灵:《二里冈文化至殷墟文化时期青铜器范型技术的发展》,《考古》2010年第8期。
张长寿:《殷商时代的青铜容器》,《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
张光直:《商文明》,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赵春燕:《安阳殷墟出土青铜器的化学成分分析与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1982年~1992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新出土青铜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周建勋:《商周青铜器铸造工艺的若干探讨》,《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1973-1977》附录一,文物出版社1995年版。
周文丽:《周原地区铸铜遗址研究》,北京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周文丽、刘煜、岳占伟:《安阳殷墟孝民屯出土两类熔铜器具的科学研究》,《南方文物》2015年第1期。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邹衡:《试论殷墟文化分期》,《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4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