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郑州窖藏坑铜器的制作工艺优化方案

郑州窖藏坑铜器的制作工艺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郑州窖藏坑出土的方鼎、圆鼎、提梁卣、中柱盂也使用了分铸法,并且与盘龙城青铜器的工艺形式有所不同。郑州窖藏坑包括张寨南街、向阳回族食品厂、南顺城街等三处出土的青铜器中,8件铜方鼎、1件大圆鼎、1件中柱盂及1件提梁卣使用了分铸法。商代早中期的三足器浇口多设在鋬上或者腹部,圈足器多设在圈足上,觚设在觚腰一侧,显然这批窖藏出土青铜器的浇注方式更接近于后来殷墟青铜器的常规浇注方式。

郑州窖藏坑铜器的制作工艺优化方案

分铸法在殷墟青铜礼器中的运用非常普遍,而在早于殷墟的青铜器中,盘龙城是最早运用分铸法和金属芯撑的。PLZM1所出的斝、簋、尊、和提梁卣,分别运用了铆接式和榫卯式的后铸法、先铸法以及多次铸接等各种分铸形式。郑州窖藏坑出土的方鼎、圆鼎、提梁卣、中柱盂也使用了分铸法,并且与盘龙城青铜器的工艺形式有所不同。

郑州窖藏坑包括张寨南街、向阳回族食品厂、南顺城街等三处出土的青铜器中,8件铜方鼎、1件大圆鼎、1件中柱盂及1件提梁卣使用了分铸法。这些器物铸造时代不一,总体上属于中商二、三期。

这8件方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是南H1∶4(高59厘米)、南H1∶3(高64厘米)、南H1∶2(高72.5厘米)、向阳H1∶8(高81厘米)、向阳H1∶2(高81厘米)、南H1∶1(高83厘米)、张寨2号(高87厘米)、张寨1号(高100厘米)。按此顺序,说明铸造技术和铸造质量都有了明显进步。8件大方鼎都运用了非常繁复的铸接技术。比如工艺较原始的方鼎南H1∶3(见图5-20,器号亦作H1上∶3),在铸造时采取分块逐一接铸的方法,先铸鼎腹四面的中部,然后铸接鼎腹四角,接着铸鼎底,最后拼铸鼎足,然后补铸有缺陷的部分。这些块范都是用分模分别制作的,每次铸本块时都将已铸好的前块拼合在范中,浇注之后成为一体,铸接工艺结构如图5-21所示。随着器形的变大,铸接的块数逐渐减少。技艺较高的方鼎南H1∶1已舍弃了上述这种接铸技术,采用了鼎足先铸、再合范铸造的方式,即各组纹饰分别由模翻制成范、将各纹饰范镶嵌到四块腹范上,并将事先铸好的鼎足放到底范内,用五大块范和型芯整体合铸。这种做法,显然已比较接近殷墟方鼎的铸型工艺了[131]

以上的分析表明,这种逐块接铸的分铸工艺仅是青铜容器铸造技术发展历程中一种阶段性的工艺。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器形,方鼎转角处容易由于应力集中而产生开裂现象,而较大的器形又使得所用范块的数量大大增加,否则难以解决大块陶范烘烤中的变形、开裂问题,但当合范的块数增多时,对定位的准确性、范的强度都需有更高的要求,合范的难度大为增加。因此采用这种分块铸接的工艺,化整为零,可以避免过于复杂和高难度的铸型设计及装配,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但是,这种方法有其明显的缺陷。首先,需要多次浇注,工艺复杂;其次,陶范与先铸部分的接合易出现错范和开裂;第三,容易产生铸造缺陷。南H1∶2~4三件方鼎四隅的角度均大于90度,且接合处多处错范、开裂,表面质量较差,铸造缺陷和补铸多见,说明这种工艺的原始性,而方鼎铸型工艺的逐步改进,又显示出工匠们为解决工艺难题所作的持续努力。(www.xing528.com)

这批窖藏坑出土的铜器已广泛应用分范合铸和分铸法,比如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窖藏坑出土的大圆鼎,三足基本已由空心锥足演变为柱足,鼎壁范线明显,明显可见水平分范的痕迹,为殷墟时期鼎的水平分范的铸型形式开了先河。该鼎的铸型形式是“3j+3fz(Y)”,即上腹三块范,下腹三块范过足包底,耳可能是先铸的,耳腔由自带泥芯形成。

向阳H1所出的提梁卣和中柱盂都是分铸法成形的,后者是先铸法的典型例证,与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中柱盂铸造方法一致。卣的提梁与卣耳的连接处被掩盖在两端的龙头后面,活动间隙很小,铸接难度显然比盘龙城卣的提梁与卣耳大,形式上更为接近小屯M331所出提梁卣。在牛首尊和提梁卣的表面饰满纹饰,也接近殷墟时期的做法。

这批窖藏铜器中的三足器均从足底浇注,一足为浇口,两足为冒口;而圈足器均从圈足处浇注。商代早中期的三足器浇口多设在鋬上或者腹部,圈足器多设在圈足上,觚设在觚腰一侧,显然这批窖藏出土青铜器的浇注方式更接近于后来殷墟青铜器的常规浇注方式。

由此可见,这批青铜器的主体是比较晚的,特别是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窖藏坑出土的一些器物,可能属于中商三期,与安阳三家庄窖藏以及小屯五座墓出土的青铜器时代比较接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