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圈足器泥芯撑技术的优化探究

圈足器泥芯撑技术的优化探究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盘和簋在圈足部位不再出现镂孔,说明没有使用泥芯撑技术。跟其他圈足器如觚、尊等相比,盘的圈足高度相对较小,因此可能无需在使用芯头与外范配合的情况下使用泥芯撑,另一方面可能与底部使用了较多铜芯撑定位有关。

圈足器泥芯撑技术的优化探究

1.泥芯撑的早期使用

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二里冈青铜器的圈足上分布的较大的十字形或者方形孔洞,通常在考古报告中会称为镂孔。这种孔洞就是泥芯撑的遗痕(图7-1),是在泥芯上设置的与器物壁厚相等的十字形或方形块状突起,经浇注后形成的。这一技术的出现,当是为了解决铸型装配时保持范和芯的距离的技术性难题。很多时候,泥芯撑设置的位置对应于范线,这又有助于解决范块之间定位和配合的问题。

其实,早在二里头时期,青铜容器上已经有镂孔的出现。二里头遗址出有一件假腹上有四个镂孔的铜爵80YLIIIM2∶2,其镂孔四周隆起如同兽眼,具有装饰的意义。天津博物馆亦藏有一件传出河南商丘、形制与其类似的爵(图7-2)。镂孔的形成,应是在底范上设置四个突起的小块浇注后形成的孔洞。由于二里头时期的青铜器器壁特别薄,这四个小块用于底范和外范之间的定位以及保持距离,具有泥芯撑的功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爵鋬上的长三角形镂孔,应该是范自带的鋬部泥芯上的三角形凸块形成的,这类凸块具有类似的功能。因此,大概可以认为二里头时期类似泥芯撑的做法已经出现,但尚未规范化。与图7-2爵形制类似的还有一件爵,保存在天津博物馆,传出自陕西洛宁。上海博物馆藏的一件角,假腹上带有一周镂孔(10个),其主要作用应是装饰功能。这些孔的边缘向外凸起,可能与前述两件爵上孔的制作方式不同(图7-3)。

图7-1 白家庄出土罍(C8M2∶1)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夏商1》,图版一二八)

图7-2 天津博物馆藏二里头时期爵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夏商1》,图版九)

图7-3 上海博物馆藏角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夏商1》,图版一二)

2.簋

图7-4 盘龙城出土簋(PLZM 2∶2)

二里冈时期,绝大部分圈足器的圈足部都有镂孔,也就是说都使用了泥芯撑技术。通常而言,尊、罍、盘、瓿、簋等截面为圆形的器物镂孔一般为三个,这一阶段的芯撑孔尺寸都比较大,位置分别对应于三条垂直范线的下端,也就是说,三分的外范与圈足芯配合成铸型的时候,泥芯撑还起到定位的作用。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PLZM2出土的深腹簋在圈足上部有三个“凸”字形的芯撑孔,在圈足底端有三个长条形缺口(图7-4)分别与其对应,推测这种条形缺口很可能也是定位用的。盘龙城出土的另一件簋,圈足上也有三个镂孔,为接近方形的十字形(见图6-51,彩版六:2)。这件已知最早的双耳簋,其簋耳是后铸的,却并未采用在兽面纹饰两侧对称设置的方式,而是将其中的一个耳对应于一条范线,即该兽耳、镂孔的中线与范线在垂直方向成一条直线,这也许显示了当时工匠的制作习惯,与殷墟三期以后簋的铸型差别较大。后者不仅双耳的位置变得对称,而且已经使用对称的四分外范,很多时候圈足上没有芯撑孔,而是采用芯头的方式完成圈足芯与外范的配合(图7-5)。当然,殷墟二期时仍旧存在垂直方向三分外范的簋,这一类的簋的圈足上有三个均匀分布的镂孔,对应于范线的位置,但镂孔的尺寸已经很小(图7-6)。殷墟还出土有一种带扉棱的簋,可能是垂直方向六分的。由于泥芯撑在浇注后会形成孔洞,因此一般不用于底部。保持器底壁厚通常采用铜芯撑,殷墟二期簋M663∶38的底部有3个均匀分布的方形孔洞,可能是铜芯撑脱落的结果。

图7-5 殷墟出土簋(2004ASM303∶79)

(引自《殷墟新出土青铜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图版:二一七)

图7-6 殷墟出土簋(小屯M18∶5)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商2》,图版八五)

3.盘

商代出土的盘并不多,但其泥芯撑的设置也有与簋类似的演变过程。二里冈时期盘的圈足上有三个较大的方形镂孔(图7-7),属于中商末期的平谷刘家河出土的盘,甚至有着更大的孔(图7-8)。这些盘都是三分外范的,镂孔对应范线的位置。殷墟二期之后盘圈足上的镂孔变小(图7-9),甚至根本没有镂孔(图7-10)。盘和簋在圈足部位不再出现镂孔,说明没有使用泥芯撑技术。跟其他圈足器如觚、尊等相比,盘的圈足高度相对较小,因此可能无需在使用芯头与外范配合的情况下使用泥芯撑,另一方面可能与底部使用了较多铜芯撑定位有关。

图7-7 白家庄出土盘(C8M2∶3)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夏商1》,图版一六六)

图7-8 平谷刘家河出土盘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商4》,图版一七六)

图7-9 小屯M18出土盘(M1 8∶14)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商3》,图版一六八)

图7-10 M1046出土盘(M1046∶8)

4.尊、罍和瓿

与簋的情形略有不同,尊、罍、瓿等圈足器一直保留了使用泥芯撑的方式。尊、罍都是包含样式较多的器类,除大口折肩尊和无耳小口折肩罍外,前者还包括觚式尊和各种动物形尊,后者还包括不带圈足的鼓肩、深腹、肩上部和腹下部有耳的器形。下文主要论及带圈足的大口折肩尊和无耳小口折肩罍以及瓿,前两种器形其实非常接近,基本上只有大口和小口的区别[11]。觚式尊的情况与觚接近,故而放在觚一节里讨论。

如前所述,早商时期的尊、罍圈足上一般都有三个较大的镂孔(图7-11),瓿的情形也是如此。其后,属于中商三期的殷墟小屯M232、M333等出土的尊、瓿圈足上可见同样的孔,与早商时期的样貌和做法非常接近。到殷墟一期,花东M60所出尊、瓿以及59武官北地M1出土瓿圈足上的孔,明显较前者细小,说明制造者使用这一工艺的熟练性增强,开始考虑外形的美观(图7-12)。肩部附设兽头的尊、罍、瓿,圈足的芯撑孔多数不在兽头的垂直下方,而是会在与其成60度夹角的位置(见图7-12),当然也有芯撑孔正对着兽头下方位置的情形(图7-13)。这种尊带有六条扉棱,垂直六分外范,镂孔做得非常规整,可能还在颈部、肩部和下腹部进行水平分范。泥芯撑的设置除了随时代的变迁会有变化,地域和文化的差别也会引起不同。张昌平指出,郑州和殷墟出土的尊和罍通常是三分的,设置三个泥芯撑,而殷墟时期南方地区出土的同类器物往往是四分的,会留下四个芯撑孔[12](图7-14)。

图7-11 盘龙城出土尊(PLZM1∶8)

图7-12 花东M60出土尊(M60∶57)

图7-13 小屯M18出土子渔尊(M18∶13)(www.xing528.com)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商3》,图版九七)

图7-14 新干出土罍(XD M∶44)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商4》,图版九二)

5.觚

觚的芯撑技术的演变与罍、尊等有些不同。二里冈时期,虽然觚的铸型是使用2个对分的外范,圈足部位却多有三个等距的镂孔,一般为近方形的十字形或者方形,设在圈足上部的弦纹中间,其中一个镂孔对应一条范线(图7-15)。也有的觚圈足上有两个镂孔,完全对称,对应于两侧的范线(图7-16),这种形式的觚数量少于前一种。有的折棱觚在圈足底端与镂孔对应处有长条形的小缺口,比如郑州二七路M2出土的觚(M2∶11),这种做法在湖北盘龙城遗址出土的觚中更为常见(图7-17),这种长条形缺口推测是用于定位的。辉县琉璃阁也出有一件这样的觚。

图7-15 铭功路出土觚(MGM2∶8)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夏商1》,图版一四九)

图7-16 盘龙城出土觚(PLZM1∶21)

图7-17 盘龙城出土觚(PYWM3∶2)

殷墟属于中商时期的墓葬,如M232、M333、M388等出土的觚中,除了M333和M331还各有一件三个镂孔的觚,大部分已经变为两个,镂孔尺寸也略有减小。到了殷墟一期,花东M60出土的觚,1件圈足上有两个对称的细小的十字形镂孔,因为锈蚀,这两个镂孔仅可以从器壁内侧观察到[13]。1件没有镂孔,1件因为未发现圈足部分而情况不明。59武官北地M1出土的觚与此类似,1件圈足上有两个细小的十字形镂孔,1件经过复原,情况不明。到了殷墟二期以后,镂孔的设置分为三种情形,一种是圈足上部有两个对称的十字形镂孔(图7-18),一种是根本没有孔(图7-19),而另一种是有四个对称的镂孔,分别位于圈足部四条短扉棱的上方。这些镂孔都极为细小,有些没有完全铸出而呈“一”字形。还有些铜觚的镂孔没有穿透,仅在圈足上部有十字形的凹陷。某些觚形尊上也可见这种情形(图7-20),形成这种镂孔的十字形凸起就是制作在外范而非泥芯上的。由此可见,到殷墟二期以后,圈足上的镂孔,更多的是一种装饰的作用,而非用来定位的泥芯撑的遗痕。这时的圈足芯的设置,主要是依靠芯头与外范的配合。

图7-18 花东M54出土觚(M54∶237)

图7-19 安阳梯家口M3出土觚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商2》,图版一一三)

图7-20 山西灵石荆介出土觚式尊(M1∶34)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商4》,图版一一九)

6.卣、觯和壶

卣的器形前后其实有比较大的变化,二里冈到殷墟二期之前,多为瓶形卣,这种卣的圈足上通常有三个方形镂孔,位置与范线对应(图7-21)。但殷墟一期小屯M331出土的羊首方卣,圈足上就没有镂孔(图7-22)。从殷墟二期开始,卣多为一种扁体的卣,带提梁,圈足上没有镂孔,但也有少量卣带有十字形的镂孔,并且位置比较特别,没有设置在卣的两个侧面,而是位于圈足正面的中部(图7-23)。这种扁体卣的铸型不同于瓶形卣,瓶形卣的外范多为三分的,而截面为椭圆形的扁体卣则是四分的。

图7-21 郑州向阳食品厂提梁卣(XSH1∶11)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夏商1》,图版一三六)

图7-22 小屯M331出土阳首方卣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商3》,图版一三三)

图7-23 刘家庄北地出土M1提梁卣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商3》,图版一二六)

觯和壶的情形有些类似,都是圈足上少见镂孔。有镂孔的一般都设在器物两侧,对应于范线,显示铸型是沿着扉棱和双耳垂直四分的(图7-25)。

7.方形圈足器

方壶(图7-25)、方尊(图7-26)的圈足上方一般有四个方形或十字形的镂孔,对应于扉棱的中线,说明这些方形圈足器通常都是垂直方向八分的。

图7-24 大英博物馆藏商代壶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商4》,图版一四七)

图7-25 妇好墓出土方壶(M5∶807)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商3》,图版九三)

图7-26 M54出土方尊(M54∶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