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铆接式后铸法在薄壁铸件中的应用

铆接式后铸法在薄壁铸件中的应用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薄壁铸件,通常会采用铆接式铸接的办法。铆接式后铸法就是在器壁预铸孔洞,然后于器壁合模、制范与浇注,依靠金属液的凝固收缩使附件紧贴器壁。榫卯式后铸法的出现应早于铆接式后铸法[17]。从中商时期开始,铆接式后铸主要使用预留两个孔的做法,浇注后形成2个铆钉状凸起。

铆接式后铸法在薄壁铸件中的应用

对于薄壁铸件,通常会采用铆接式铸接的办法。这是因为较粗的接榫会因厚薄不匀形成热结,容易产生裂纹或孔洞,铸接强度较差,甚至造成附件从根部断裂。如果接榫较细,则达不到理想的铸接强度。铆接式后铸法就是在器壁预铸孔洞,然后于器壁合模、制范与浇注,依靠金属液的凝固收缩使附件紧贴器壁。通常一些薄壁的铸件比如妇好墓的甑的鋬部、卣盖的钮多采用这种连接方法。

图6-49是甑体和鋬连接的断面结构。这种做法是用铸造的方法形成和铆接相同的连接结构,器壁内外有接触面较大的金属构件来保护,使铸接较为牢固,器壁不易受损。和榫卯式铸接一样,器体和铸型都必须预热到较高温度,才能减少金属液和器身的温度差,达到较好的铸接质量。

图6-49 妇好墓甑体和鋬连接的断面结构

(引自《中国古代金属技术》139页,图4-76)

盖顿斯在讨论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青铜器的制作技术时,对青铜器的分铸技术有很详细的观察和描述。他指出一件带盖斝(07.37)的鋬和盖都使用了铆接式的后铸法(cast-on),其斝鋬根部对应的内壁有两个铆钉状的突起,这是在铸造器身时预留的孔,浇注斝鋬时金属液流过孔形成锁死结构(lockon)。为了美观,这个铆钉状的突起上也有纹饰,应该是浇注斝鋬时形成内壁铆钉的范上制作的纹饰。斝盖上的鸟形附饰也是用同样的办法铸接的,只在中心预留了一个孔,浇注后在内壁形成了一个铆钉状的突起[16]

如图6-50,盂的鋬M54∶169也使用了这种铸接方法,在盂体内相应部位铸成2个铆钉状突起的半圆形凸块,上饰有涡纹。(www.xing528.com)

图6-50 铜盂(M54∶169)

(左:铜盂;右:盂鋬内壁的铆钉状凸起)

苏荣誉系统研究了这一类的铸接方法,他将其称为“铸铆接”,认为其做法起源于南方,盘龙城李家嘴出土的簋PLZM1∶5(图6-51,彩版六:2)是其早期代表。这种做法通常用来制作簋和盂的附耳,以及斝鋬等。他找到13件使用这种做法制作的器物作为例证,年代从早商一直延续到殷墟二期,很可能是一个代代相传的工匠家族的系列作品。榫卯式后铸法的出现应早于铆接式后铸法[17]

图6-51 盘龙城李家嘴M1∶5簋(PLZM1∶5)

这13件器物包括属于早商的盘龙城簋,属于早、中商之际的陕西城固龙头村双耳簋。两簋耳的做法非常类似,内壁均可见上二下一的3个铆钉状突起。从中商时期开始,铆接式后铸主要使用预留两个孔的做法,浇注后形成2个铆钉状凸起。属于中商时期的器物有4件斝,包括陕西岐山贺家村出土的凤柱斝、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凤鸟斝、日本泉屋博古馆藏凤鸟斝和上海博物馆藏兽面纹斝。属于殷墟时期的有7件,其中国家博物馆藏双环耳釜及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方斝的时代略早,殷墟西北岗大墓出土的两件盂(R1091、R1092)以及盂M54∶169、妇好墓出土的甑和偶方彝等5件均为殷墟二期的铜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