斝是一种盛酒的容器,容庚等以为用以温酒,与角、爵同[1]。出土的斝中,有些外底有烟熏痕迹,内里有白色水锈,如中商时期的郑州东里路C8M32∶2、郑州白家庄M3∶4等,说明它们确是用以受热温酒的酒器。这种容器主要流行于商代及西周早期,其后消失。因其柱帽和鋬等附件均较多地运用了分铸法,在安阳的青铜礼器中具有代表性,故以其为例来阐述商代青铜礼器制作中分铸法的应用。
(一)斝足形制的演变
李济早年曾把殷墟出土铜斝的足分为五种形式[2](图6-1)。其中,Ⅰ式和商中期空心足相同,Ⅱ式和妇好墓M5∶781的足相同,剩下的都属于T形足。
图6-1 李济提出的斝足分类
(1.Ⅰ式,2.Ⅱ式,3、4、5均为T形足)
最早出现的斝之所以采用透底空足的设计,是为了保证铜液同时凝固,不致因为厚度相差太大而导致局部的破裂。后来因为实用的要求,必须封闭器底,但因为上述技术的要求而不能够做成实心。因此,斝足形制的演变,无非也是遵循此原则而做的种种变通的设计。
Ⅱ式足是将斝腹泥芯截下形成足部空腔的一节,装上芯头,安到斝足铸范上,使其成为盲芯制成的。由于这种方式的技术难度很高,所以定位非常重要,在斝足内部两侧各有1个浅槽,是为了把斝足泥芯安插在顶范芯座上的泥芯撑的遗迹,起定位的作用。59武官北地M1所出的斝(图6-2)就是采用了这种足形,说明这种铸型早在殷墟一期即已出现。李济把Ⅱ式足列于T形足之前似暗示它先于T形足出现,可能是从形制的近似性来推定的。但是,河南灵宝东桥出土的可能属于中商晚期的铜器中,其中的一件斝为菌柱,素鋬,圜底,T形足,说明T形足的出现早于Ⅱ式足。三家庄窖藏出土的属于中商三期的斝,也是T形足(图6-3)。张长寿指出:小屯早期墓葬如YM188、YM232、YM333、YM388等,凡是出土两件斝的,必有一件是透底空足,另一件为T形实足[3],反映出过渡时期斝足演变的情况。Ⅱ式足的技术难度是最高的,芯的安装须很精确,在约10厘米的长度内,壁厚误差不得超过2.5毫米,也就是说,泥芯安装时和中线的偏差应在3度以内,它还须承受浇注时金属液的热力与冲刷,不发生大的位移和开裂,因此,往往斝足内侧可见较大的孔洞,有的还有上下分布的两个,这都是用于盲芯定位的泥芯撑的遗迹。而T形足因其制作简便,又能满足封闭器底的要求,在殷墟一期以后仍旧得到较多的应用。
图6-2 武官北地M1斝(Ⅱ式足)
(引自《殷墟青铜器》,图版二)
图6-3 三家庄窖藏出土斝
(二)斝鋬的几种做法
除了足型的变化而外,斝鋬至少有两大类制作的方式。第一类是斝鋬和斝体一起铸出,这是一种较早的方式,一般用于素面鋬或者带简单浅浮雕兽头的鋬。具体的做法大致可分为三种,并都能在范线上体现出来[4]。
第一种的特征是纹饰在鋬后并不中断,在鋬面的中线有一条垂直线,在鋬后的器身上有一条与鋬面范线对应的范线。这种鋬的空腔显然是在范上自带泥芯形成的(图6-4)。
图6-4 殷墟花园庄东地出土斝(M60∶8)
第二种的特征是在鋬的外表面有打磨后不明显的范线。兽头鋬后周壁两侧有两条垂直的平行范线。这一类斝鋬的空腔显然是用一块泥芯形成的,这是一种始于中商时期的做法。到了殷墟时期则有所改进,通常在这块泥芯上翻刻铭文,特别是殷墟二期以后,这几乎是斝、爵鋬通行的做法(图6-5)。
图6-5 殷墟出土的斝(M1046∶20)
图6-6 殷墟出土的斝(a.正面;b.侧面)
(引自《殷虚出土青铜斝形器之研究》,图版一九:1,2)
第三种的特征是纹饰在鋬后中断,在鋬的表面有垂直的中线,鋬后两侧及其中线为等距的范线。这种做法很特殊,看起来像是介于前两种之间的做法,即它使用了两瓣对分的泥芯。使用这种做法的鋬并不多见,可能是技术探索过程中出现的过渡现象(图6-6)。
带有高大的圆雕兽头的第二类斝鋬是在器体铸好后与器身主体铸接的,可见斝鋬两端的金属叠压在器壁上的痕迹后铸法,这种铸接方法又被称为“后铸法”(cast-on)。殷墟二期以后,这类带有圆雕兽头斝鋬的斝非常多见(图6-7)。这种兽头鋬在上、下端部的内侧各有一个相当大的乳钉状凸起,是铸造斝体时已在鋬两端位置的斝腹上预铸出略近圆柱状的销钉,斝模即安置在销钉之上,然后制范,加铸斝鋬,使鋬的两端紧裹销钉,形成机械的铸接[5]。
图6-7 妇好墓出土的司母斝及铭文拓本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商3》,图版四〇、四一)
(三)柱钮(柱帽)的做法
洹北花园庄时期的斝,柱帽呈现伞形或蘑菇形,上面饰有云纹。这种柱帽与二里冈时期的做法相似,通常设有泥芯,在柱钮下可见一道与柱顶长边平齐的范线,说明这种柱钮是与器身一次铸成的(图6-8)。
从殷墟一期开始,大部分的斝柱增高,柱帽作桶状或者屋顶状,柱顶常饰涡纹、云雷纹(见图6-2)。这种斝的柱帽一般都是分铸的,尽管从外表很难看出痕迹。
华觉明等经仔细的分析,指出妇好墓出土的斝M5∶781(图6-9)其桶型柱帽是先铸的,其铸接结构如6-10所示,铸接前在柱帽泥芯周缘挖出凹槽,中心不予修削,形成凸块,浇后,斝柱金属裹住凸块形成较为牢固的连接[6]。
图6-8 左 小屯M232出土的斝 右 柱帽断面(左: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商3》,图版三六;右:引自《殷虚出土青铜斝形器之研究》第32页,插图二十二)
图6-9 妇好墓出土的斝(M5∶781)
图6-10 柱帽与柱顶的连接
(引自《中国古代金属技术》第92页,图4-13)
方斝M54∶43通高66.6厘米,柱高13.9厘米(图6-11,彩版五:2)。该器的一个柱帽在出土时脱落,因此可以看到其特殊的连接方式。该柱帽应是先铸好再放到铸型当中的。柱帽下部有一个凸台,连有“八”字形的两个外伸的榫头(图6-12),而柱内侧的空腔内有一根横向的圆柱(图6-13),连接时位于榫头的下方,起支承的作用,柱顶外侧留出两个凹槽,恰好可以卡住两个榫头,外表面得以平齐(图6-14),连接形式如图6-15所示。该柱帽很重,从X光片上可见它带有泥芯,而这种连接方式可以保证铸接的牢固。方斝的兽头鋬内侧靠近器身处有突起,它是在铸造器体时预留的接榫,便于在器身安放兽头鋬范,鋬内器身一侧有铭文,应是在鋬芯上预刻出阴文,得到阳文的铸铭。
(www.xing528.com)
图6-11 方斝(M54∶43)
图6-12 方斝(M54∶43)脱落的柱帽
图6-13 方斝(M54∶43)柱内空腔
图6-14 方斝(M54∶43)斝柱外侧
图6-15 方斝(M54∶43)柱帽铸接结构的正视和侧视图,刘小贞绘
(四)斝的铸型形式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洹北花园庄时期的斝多是浑铸成形,而殷墟时期的斝多采用分铸法,斝鋬通常是后铸的,柱钮则采用先铸法。器身主体采用倒浇的方式成形,通常2足为浇口、1足为通气孔。在斝的发展过程中,随斝外形的变化,使用了不同的铸型设计。由于在出土陶范中很难辨认出斝的范块,故下面的复原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器表范线,参照鼎的铸型工艺标示法推测而来。
1.3f+3z(Y)型,透底空足或T形足
洹北花园庄时期(中商三期)的斝,比如小屯YM232、YM333、YM388等墓葬,凡是出土两件斝的,必有一件是透底空足(图6-16),另一件为T形实足。这些斝均有菌状钮、薄壁、平底。这两种斝的铸型非常接近,通常由顶范1块(和斝腹泥芯相连)、腹范3块、足范3块组成,在器底形成Y形范线。鋬的做法有两种,由1块泥芯成形,或使用对开的泥芯。两种足形不同的斝唯一的区别在于腹芯的做法,前者斝腹泥芯带三足芯,形成足部空腔;后者封闭器底,斝腹泥芯不向下伸延。
图6-16 YM388出土的透底空足斝
(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商3》,图版三七)
2.3(6)j+3(6)f+3z+1(△)型,Ⅱ式足或T形足
殷墟时期圆斝(图6-9)大都使用这一种铸型,因为颈腹之间通常弧度变化较大,故需要将铸型分为三段,在颈、腹、足分别制范。通常用颈、腹、足范各3块和“△”形顶范1块、腹芯1块组成铸型,对于器表有5条扉棱者,则相应地变为6块。Ⅱ式足者,足内需带有盲芯。T形足者,靠顶范成形。浇口的设置与上法类似。斝鋬多为后铸,使用2-3块范和2块芯成形,柱帽多为先铸,使用2块范、1块泥芯成形。
3.4f+4z+1(○)型,T形足
这是一种较早的方斝铸型设计形式,分范方式相对简单,采用4块腹范及4块足范、1块椭圆形顶范及1块腹芯成形,鋬空腔由自带泥芯形成。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四足圆斝,仅见两例,M232的R2040及HPKM1022的R1114(图6-17)。
图6-17 方斝(R1114)
(引自《殷虚出土青铜斝形器之研究》,图版一五)
4.4(8)j+4(8)f+4z+1(□)型,Ⅱ式足或T形足
铸型与前述第2种类似,只不过因为是方形器,所以颈、腹、足各需4块或8块范,再加1块方形顶范和1块腹芯成形;四角及四面中部均有扉棱的斝则相应地需要8块颈、腹、足范(图6-11)。鋬和柱帽的做法也与(2)相似。
(五)斝铸造工艺的演进
斝的铸造工艺的发展,可以分为浑铸和分铸两个阶段。二里头时期和商代早期都是属于浑铸阶段,到了商中期,在黄陂盘龙城出现了鋬分铸的斝。
二里头时期和早商时期的斝都是敞口、束腰、透底空足的(图6-18),台阶状口沿立有两个极小的柱,钮小而扁平,似乎是直接在芯上切削而后铸出的,鋬仍为简约的形式,一般不带有兽头。通常由顶范1块(和斝腹泥芯相连)、腹范3块(袋足斝和足范相连,锥足斝可能另设足范)、鋬部泥芯1块组成,足的空腔由斝腹泥芯形成。但是,安徽肥西大墩子和粉坊出土的两件斝,器底是长圆形的,器腹对开分型,铸缝和错位明显,鋬的上、下段各有一个略成圆形的铸出孔,做法与早期的爵接近,可能表现了地区性的特点。
图6-18 二里头时期的斝
(引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图10-2)
中商阶段,斝的下腹部骤然外鼓,上腹部于腰际形成明显的折棱,但仍是透底空足,有些柱帽凸起较高作菌状,柱顶常饰涡纹、云雷纹(图6-19)。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斝,形制较前一阶段有所变化,制作较为繁复,但在技术上并无大的变化,只是柱帽有可能已采用分范合铸的方法。在盘龙城,出现了斝鋬分铸的做法。尽管例证很少,制作手法也很粗糙,但这一技术的出现影响深远。
图6-19 二里冈时期的斝
(引自《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一),图二九)
总体而言,斝铸造工艺的重大改革,始于二里冈期和盘庚迁殷之间,完成于殷墟早期到武丁时期。
中商末期到殷墟早期,出现对透底空足的一些改进,封闭了器底,采用了T形足或Ⅱ式足的形式。其中,河南灵宝东桥[7]、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所出土的J式斝[8]、上海博物馆所藏兽面纹斝,均使用了T形足;而Ⅱ式足最早的例子就是59武官北地M1所出铜斝,说明T形足的出现早于Ⅱ式足。
就我们所知,早中商时期的斝全是透底空足,可见这种做法代表着一个时代。就技术的角度而言,T形足是在盲芯应用之前为隔断腹足相通而作出的尝试,小屯M333出土的R2045斝足横截面为较简单的T形,其后的斝足形制朝着包裹芯土的方向发展[9],小屯M331、花东M60∶8斝足横截面仍然为T形,但铜芯在足侧表面的部分变宽,基本包裹了两个侧面的陶范,即图6-1中T形足的第二种形式。武官M1斝已使用Ⅱ式足,封闭器底,足内使用盲芯,足内侧有使用泥芯撑形成的孔洞。殷墟一期以后,Ⅱ式足成为主流,但T形足仍有使用,特别是第二种的T形足形式。
桶形柱帽在殷墟早期也已经出现,帽顶饰涡纹,周身饰三角纹和雷纹(如前述武官村北所出铜斝等),和妇好铜斝柱帽大体一致。殷墟出土的这类柱帽有的高仅2厘米,而仍带芯,主要是为减少收缩,保证纹饰清晰。这种柱帽一般是采用先铸法分铸的。
斝鋬的做法,商代中期无例外地采用泥芯(和爵鋬做法一致),因而鋬的两侧在斝腹投影部位有两条铸缝,铸缝间没有纹饰。鋬芯两侧为了定位应有榫头。这类鋬在殷墟早期仍然存在,又流行采用自带泥芯,合范浇铸后在鋬背中线和器壁相应处形成铸缝。但是,随着斝体的加大,柱帽、斝足、斝腹的形制与纹饰更趋繁缛,形制简陋,截面形状单调的素面鋬就显得与之很不相称,这就导致分铸的兽头鋬的出现。由于它形状复杂,使用泥芯,或自带泥芯,或增加腹范块数使之成形都有困难,遂采用后铸法来解决(见前文鋬的分铸)。斝的铸型工艺的变革,至此基本完成。后铸法在盘龙城时期的斝上已有应用,制作简单、粗糙,显示出新技术应用初期技术探索阶段的某些特点;而殷墟二期使用后铸法的斝,技术上则显得很成熟。由此可以推测晚商时期继承了中商时期的铸造技术,并有较大的发展。
综上所述,斝这种体型较大、形制和工艺较为复杂的器物,是在铸造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得以出现的。为便于使用或者为增加美观,形制逐步改变,铸造工艺亦随之改进。同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技术高度和可靠性,又对器物形制的变化起着制约作用。
多数铜斝因经过细致磨砺,浇口痕迹已完全磨去。李京华认为偃师二里头和黄陂盘龙城的铜斝都是从器腹侧浇的[10],而巴纳则认为早中商的铜斝是从柱顶浇注的[11]。华觉明认为殷墟时期的斝是从足尖倒浇的。山东滕县出土的一件铜斝(实用器)足上保留了浇口残茬,可作佐证[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