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圆鼎铸型设计中的形式变化及顶范应用

圆鼎铸型设计中的形式变化及顶范应用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铸型形式如前所述,“3Y+1”和“3△+1”的铸型方式的表述存在前后不一致的缺点,不能全面、准确地表述鼎的铸型工艺。这一变化必须指出,并在括号内标出形状的不同。顶范用来形成鼎的底部,由于从足底浇注,位于铸型的顶部,故称为顶范。三家庄窖藏坑所出的一个大鼎器底有清晰的“△”形范线凸起,采用了这种铸型方式。

圆鼎铸型设计中的形式变化及顶范应用

鼎是商周青铜器中数量最多、地位最重要的器类,延续时间最长,空间分布最广。殷墟出土的圆鼎大部分由浑铸成形,包括形制与二里冈接近的锥足鼎、在殷墟二期以后成为主流的柱足鼎、后期出现的蹄足鼎、分裆鼎。苏荣誉和彭适凡认为,扁足鼎可能是一种源于赣江流域的地方性器物[10],扁足鼎的工艺带有一定的特殊性。

圆鼎的分范方式是三足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但通常也被认为是最简单的。

万家保和李济根据小屯和西北冈发掘的几十件圆鼎的铸造痕迹将其分为三种:器底有“Y”形范线、器底有“△”形或圆弧形范线、器底为分裆状。他们认为第一类鼎由三块相似的范组成,每一块范以相邻的两足中线为界。用型芯一块,立耳之铸型刻在型芯上,即所谓“3Y+1”型;第二类鼎也是三块相似的范,鼎底用一范,型芯亦是一块,即所谓“3△+1”型;分裆鼎因为范线不清,不易弄清块范的确切组合方法,但有别于前两类[11]

他们的研究给了后来的研究者有益的启示,但其标示方法并不很准确,比如“3Y+1”中的“1”指的是型芯,而“3△+1”中的“1”指的又是底范,前后体例不一致。从近年来孝民屯铸铜遗址发现的陶范来看,圆鼎的分范形式,不仅有沿着扉棱和范线的垂直分范,更有沿着器物颈部或腹部的水平分范,分范的形式远比上述三种复杂。具体的分范方式与器物的形状、器壁的弧度、纹饰的分布以及附饰的设置有关。因此,我们将就目前所知的材料,特别是近期出土的新的考古资料来重新推测鼎的铸型设计。

(一)铸型形式

如前所述,“3Y+1”和“3△+1”的铸型方式的表述存在前后不一致的缺点,不能全面、准确地表述鼎的铸型工艺。由于绝大多数殷墟圆鼎的铸型都只使用一块型芯形成腹腔,早期透底空足的鼎腹芯与足芯相连,中、后期器底封闭,足部使用盲芯,变化不大,故不在表述方法中加入,以免过于复杂导致混淆。而顶范(因鼎多为倒浇,三足之间的范称顶范,也有根据其位置称为底范者)则存在从无到有的变化。这一变化必须指出,并在括号内标出形状的不同。除此而外,还必须用数字表明分范的块数,并以分范部位的首拼字母表示表明水平分范的位置(“f”代表“腹”,“z”代表“足”,“j”代表“颈”)。

根据出土陶范的情况来看,殷墟青铜鼎的铸型形式可以推测出有下面八种。当然还可能有其他形式。

1.3fz(Y)型

图5-1 3fz(Y)型鼎

[a.三家庄窖藏空心锥足鼎(G1∶8);b.该鼎底部Y形范线]

是指由3块从口沿到足底的垂直等分的范组合而成,连接线在底部交于一点,形成“Y”形范线,不使用顶范的铸型形式。“fz”代表“腹足”,括号内的“Y”代表底部范线的形状(下同)。具有这种铸型的鼎多为锥形空足或半空足(图5-1a),也有少数鼎是实心锥足和实心柱足,纹饰通常属于A1或A2型[12]。鼎三足的足端内外面中线部位,均可见颇为明显的范线。外面的一条范线上达唇沿,里面一条顺着足面上延,到器底后折向底的中心,和另外两条同样的范线汇合,形成很整齐的“Y”形线条,“Y”形的三支之间的角度大约各距120度(图5-1b)。这种铸型形式如图5-2所示。

图5-2 扁足圆鼎[3fz(Y)型]的铸型图

(引自Bagley 1987,fig.99,fig.100)

1/3铸范包括腹壁部分和两足的一半,其中一块范上带一耳的外轮廓线,另两块范上各带半耳的外轮廓线。有些耳范中心做出扣合的卯(图5-3)。腹芯用来形成鼎体包括耳部的空腔,而不是此前学者们猜测的那样是由耳范自带泥芯成形的,多数一直延伸到足部,形成透底锥形空足;也有部分封闭器底,形成实心的锥足或者柱足,比如YM333所出R2052。在范与芯之间设三个小的铜芯撑,用来保持壁厚,为三块腹范定位(图5-4)。

图5-3 孝民屯所出鼎耳范

图5-4 三家庄窖藏鼎(G1∶8)的X射线透视照片

大部分鼎的铸型各块范之间配合良好,可见“Y”形范线在鼎底均匀地凸起。但也有配合错位的实例,比如YM388出土的R2054鼎,器底“Y”形拼接的三块有上下交错不整合的现象,颈部的弦纹与垂直范线相交处也有上下不整合的现象。

这种做法与二里冈时期的鼎很类似,后者通常形体较小,耳与足呈现“四点配列”,一耳与一足对齐,另一耳位于双足中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家庄窖藏坑中,有些鼎仍属于这种形式,但半空足、耳足呈“五点配列”的鼎已经出现了(见图5-1,a)。尽管二者的分范形式基本一致,但这种外观设计上的变化显示出从中商向晚商时期的过渡,从空足到半空足,也显示出封闭器底的趋向。

2.3fz+1(△)型

该型是由3块腹足范和1块三角形顶范组成的铸型形式。顶范用来形成鼎的底部,由于从足底浇注,位于铸型的顶部,故称为顶范。这种设置顶范的做法是殷商时期鼎制作工艺的主流。

三家庄窖藏坑所出的一个大鼎(图5-5)器底有清晰的“△”形范线凸起,采用了这种铸型方式。该鼎颈部有凸起的阳线饕餮纹(A1),被不很规则的扉棱分为三组,三足外侧亦有相应的扉棱,扉棱之间是上下相连的范线。该鼎的耳足分布已属于“五点配列”,但器底仍未封闭,足内留有泥芯,与59武官北地M1出土的鼎相比,具有较为原始的形制。

图5-5 三家庄窖藏坑02651大鼎

(左:正视;右:底部△形范线凸起)

出土实物证明了关于铸型的推测。苗圃北地PNM52所出的圆鼎范,在范面上可见耳的位置,铸范侧面均有榫卯,彼此扣合,同时范面在鼎口一侧还要长出几厘米,上有卯,与腹芯伸长部分(原文称作内范型座)的榫扣合;两足之间的范面也有卯,与顶范的榫扣合,组成一个封闭的铸型(图5-6)。

图5-6 PNM52出土的小圆鼎范

(引自《殷墟发掘报告》)

采用这种铸型的圆鼎纹饰多样、器形丰富,三足圆鼎、分裆鼎以及扁足鼎都有使用。有些器物有3条扉棱,有些仅在分范的部位见打磨后的范线痕迹。颈部有6个小扉棱的小鼎也采用了这种铸型形式(图5-7)。图中的铸范显示,并不是所有的扉棱处都是分型面的位置,那些体形不大、扉棱突起不高的小鼎还是采用简单的3块腹范、1块顶范的铸型形式。

图5-7 孝民屯出土的1/3腹足范(2000AGH31∶3)

3.6fz+1(△)型

这种铸型由垂直分型的6块纹饰范(一直延伸到足部,其中2块带耳)、1块顶范、1块腹芯组成。耳腔是由腹部泥芯在相应位置凸起的芯块形成,器底封闭,柱足内使用盲芯,这种足内设置盲芯的做法在殷墟二期以后很普遍。通常采用这种铸型形式的主要是带A4或A5型纹饰、有六条扉棱的直壁分裆鼎。

孝民屯遗址出土的两块鼎范上可见颈部的蝉纹和腹部的大眉饕餮纹以及底面分裆的轮廓,未见器表的地纹(图5-8)。这两块范没有浇注的痕迹,是尚未使用的陶范。

图5-8 两块可扣合的鼎范及对应铸型形式的分裆鼎

[左:鼎范(T1907⑦∶1、2);右:分裆鼎(M54∶166)]

4.3jf+3z+1(△)型(www.xing528.com)

这种铸型在腹足之间使用了水平分范,但是因为在两足间的腹中部没有扉棱,故只需在腹部垂直分成3块纹饰范(其中两块带耳),足部有3块范,再加1块顶范和1块腹芯形成,耳腔是由腹部在相应位置凸起的芯块形成。采用这种分范形式的通常是足上部带3条扉棱的分裆鼎,腹部的浮雕纹饰凸起较高,底部较平,足的位置比较靠里,如图5-9。

图5-9 鼎范及对应铸型形式的鼎

[左;鼎范(2005AGLBH32②∶1);右:(鼎M1046∶26)]

5.6jf+3z+1(△)型

该型在下腹部和足部之间存在水平分范,铸型共需10块范,包括6块颈腹部纹饰范(以jf表示,其中2块带耳)、3块形成下腹和足的范、1块顶范、1块腹芯,耳腔是由腹部泥芯在相应位置凸起的芯块形成,柱足内使用盲芯。

通常具有这种铸型的鼎为立耳,直壁,平底,纹饰多为A4型,少部分为A5型,纹饰在足上方截止,故在腹、足之间有水平分范。大部分带有贯通的六条扉棱,少数仅颈部有扉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分范形式,如图5-10所示。

图5-10 鼎范及对应铸型形式的鼎

[左:鼎范(2005AGLBH32②∶1);右:鼎(M1046∶71)]

6.6j+3fz+1(△)型

该型在颈部和上腹部之间存在水平分范,铸型共需10块范,包括6块颈部纹饰范(2块带耳)、3块下腹与足相连的范、1块顶范、1块腹芯,耳腔由自带泥芯形成。

图5-11 1/6颈范及对应铸型形式的鼎[左:鼎范(H481③∶1);右:鼎(GM874∶9)]

(右图引自《殷墟青铜器》,图版七六)

具有这种铸型的鼎多为A3或A5型纹饰,颈部内收,多有六条扉棱,使得必须在颈部水平分范(图5-11)。这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铸型形式。

7.6j+6f+6z+1(△)型

必须指出,这种铸型形式有较多的推测成分,从直接看到的材料来看,这种铸型形式至少需要在下腹处进行水平分范。从足部的宽度来看,这种鼎的尺寸较大,因此很可能还需要从颈部水平分范。因此这种铸型可能需要19块范,包括颈部纹饰范6块(2块带耳)、上腹部范6块、下腹足部范6块,以及1块顶范和1块腹芯,耳腔部位由凸起泥芯形成。蹄足半空,各由1块泥芯形成。

具有这种铸型的鼎一般形体较大,耳外侈,束颈,曲线变化较大(图5-12)。颈腹部多为A2或A5型纹饰,颈部有扉棱,或扉棱从上至下分为两段。蹄足为B2型纹饰,有些还有扉棱。

图5-12 鼎范及对应铸型形式的鼎[左:鼎范(2000AGH31∶3);右:鼎(后冈祭祀坑H10∶5)]

(右图引自《中国青铜器全集·商2》,图版二八)

8.(3)6jf+3×2z+1(△)型

图5-13 鼎足范及对应铸型形式的扁足鼎[左:鼎足范(2004AXST2213H481③);右:扁足鼎(91ALNM313∶1)]

我们曾认为殷墟扁足鼎可能有足部后铸的情况[13],因为一件有纹饰的平板形范被推测为单独的足范(图5-13左,彩版三:2左)。但目前观察到的殷墟扁足圆鼎(图5-13右,彩版三:2右)都是浑铸的,因此这种铸型可能是在足部上方水平分范,颈腹部有3块或6块范,这取决于鼎的腹部有无扉棱,足部范为3组,每组为对开的2块扁平范,1块顶范形成器底,铸型共需10或13块范,1块芯形成腹腔。

(三)圆鼎铸型形式统计

综上所述,采用本文所用的铸型构成的标示法,可以很便捷地标明器物各部分范的组成、数量,以及范线的形状,令人一目了然,且体例一致,无龃龉之处。由此推及其他器物,形成一定规范,对于研究者和读者都有方便之处。必须指出的是,铸型与铜器之间的对应关系,仍旧有相当大的推测成分,只不过由于陶范的发现,使得这些设想与以前单纯依靠范线的推测相比,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殷墟出土的圆鼎铸型绝大部分都可被归入这八种形式,而在不同时期内圆鼎采用的形制是存在变化的,如表5-3所示。洹北花园庄时期(中商三期)鼎的铸型以3fz(Y)为主,但已有3fz+1(△)型这种使用顶范的铸型形式出现。而到殷墟一期,后者开始增加。殷墟二期以后,第一种铸型形式不再出现,带有水平分范的铸型较多出现,大约占2/3,可以看出,3fz(Y)这种中商时期典型的铸型方式已被完全放弃,铸造者已经在各个不同形式上进行了尝试,在颈部水平分范的方式仅在二期较为多见。殷墟三期以后,铸型多在腹足部进行水平分范;而到了殷墟四期,分范形式简单的铸型增多,与带水平分范的铸型方式平分秋色。总体而言,绝大部分殷墟时期的圆鼎系浑铸而成,铸型工艺趋于规范化。与中商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鼎外形多样,纹饰复杂,尺寸较大,而这些变化是与使用顶范和水平分范的铸型设计分不开的。

表5-3 殷墟出土圆鼎铸型形式统计

(续表)

(四)浇注位置的设置

殷墟时期圆鼎可能主要是从足部倒浇的,一足为浇口,另两足为排气孔。但因鼎底通常打磨得很干净,故没有很多证据来支撑这个推测。二里头时期的鼎是从腹部侧浇的,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中商时期,盘龙城李家嘴M1所出的鼎足多经补铸,可能是处在从侧浇法转变到倒浇法过程中,技术不熟练所致。

(五)圆鼎铸造工艺的演变

作为一种从二里头时期即已出现、沿用时间最长的器物,圆鼎铸造工艺的变迁特别具有代表性的意义。

二里头时期鼎的形制、纹饰简单,多为透底空足,使用2块腹范、1块底范和1块泥芯成型,采用侧面浇注的方式。这种铸型最大的缺点是三足不对称,其中一足较短。到商早期,耳足“四点配列”的鼎出现,基本铸型方式3fz(Y)形成,并一直沿用到殷墟以前。这种空心锥足、个体较大的鼎采用的槽耳的做法均是早中商时期青铜三足器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等壁厚原则和同时凝固原则在实践中应用的结果,耳足的“四点配列”是铸型设计不够均衡的表现。

许多工艺上的尝试在中商后期出现。比如,二里冈上层白家庄出土的C8M3∶2鬲足已为短实足,说明此时已经开始考虑封闭器底的问题,并且初步得到解决。锥状实足较为矮小,对铸造时均匀收缩影响不大,但比起空心锥足的做法,还是有所进步的。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的鼎,鼎足上多有补铸的痕迹,是从侧浇法转变为倒浇法的过程中新技术运用尚不熟练而造成的结果。同时,斝PLZM1∶13使用了3fz+1(△)的铸型形式,即尝试用底范形成器底,而非三壁范过底包足的形式。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窖藏的H1∶1大圆鼎,使用了腹足部水平分范的3jf+3z(Y)的铸型形式。尽管这些尝试并不多见,却对日后殷墟青铜器铸造工艺的规范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洹北花园庄时期,鼎多为透底空足,基本铸型仍旧延续二里冈时期的做法,然而已经采用倒浇的方式。一些新的元素出现,三家庄窖藏坑有半空足、耳足“五点配列”的鼎和使用了顶范的柱足鼎,YM333所出的鼎R2052封闭器底、使用实足等特征,呈现从二里冈期向殷墟圆鼎的过渡形态。

到殷墟一期,带有顶范的铸型3fz+1(△)开始较多出现,而且,盲芯技术出现,器底已经完全封闭。殷墟二期开始,腹足之间使用水平分范的6jf+3z+1(△)铸型形式成为主流。到殷墟末期,因为明器化铜器使用增多,简单的三分铸型多见,而腹足之间有水平分范的铸型方式仍是实用器主要的成形方式。殷墟圆鼎很少使用分铸法,大都浑铸成形,与江西新干出土的耳上带虎形附饰的鼎的做法有明显不同。同时,殷墟末期开始出现鼎底带有“Y”形或“△”形凸棱的鼎,是在顶范上刻划形成的,起到减少夹渣、憋气的作用,而这日后成为西周时期最常见的做法,并且有多种刻划形式。

其后虽然有较大的器形变化,但铸造工艺变化很小,大的改变始于春秋初期,鼎足空心,向内的一面成为缺口,泥芯附着于顶范一起做出。而春秋中期以后,鼎足一般都是先铸的,将足的泥芯挖去一部分,在和鼎体铸接时形成机械连接。战国时期,鼎体和耳、足普遍分开铸造,使用铸接或铸焊联结[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