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复合范只在范与芯座间设榫卯(如某些觚范),范的分型面是平整的。但多数铸范都在分型面开设榫卯,图3-85是榫卯定位结构的若干主要形式,小型铸范多用三角形、圆形,大型的多用长方形,有时(例如鼎的顶范)于范的各面分别用三角形、圆形或长圆形榫卯,便于安装时识别,减少错误。
尽管目前未发现明确的规律,发现的材料也不够多,但是已经确定可知殷墟绝大部分器物都是倒浇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使气孔、渣滓集中于器物底部,上部较为致密,较少瑕疵,纹饰清晰美观[63]。
图3-85 榫卯定位结构的主要形式
(1.圆形榫卯;2.长方形榫卯;3.三角形榫卯;4.长圆形榫卯)
(引自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109页,图4-42)
三足器的足上方通常安放浇口范,其中一足作为浇口,另两足是出气孔,四足器可能用两足作浇口,另两足排气。如果足部缩孔特别明显,就证明这里是设置浇口的,反之则是排气孔,又叫冒口。比如妇好墓出土的兕觥的一足无大的缩孔,应是排气用的。而鸨尊的两足均有大的缩孔,是设置浇口范的地方,排气孔在尾端[64]。圈足器的浇口也设在圈足端部,圈足芯会做出浇道的部分,如图3-86所示。有人在复原鼎范时于腹范上做出浇口,这是商代早期的做法,在殷墟出土陶范上未见类似结构。
圆形容器的浇口按腹部分型面设置,小件器物有2个(二分)、3个(三分)或4个(四分)浇口,大型器物有3个(三分)或6个(六分)浇口。方型器小件设2个浇口,大件设2个或4个浇口。底部中心常见条形残茬,为排气孔,因该处最易憋气。
图3-86 卣圈足芯上的浇道(2003AXST1906⑦∶1)
圆鼎范和觚范常不设底范,而是将腹范延长,使其直接抱住泥芯。方鼎这样的大件器物,为增加铸型的稳定性和便于安装,芯和底范联接在一起。还有些大型器物直接在底面夯筑底范,比如孝民屯发现的大型圆形器物底范(见图3-54),平面呈圆形,直径约154厘米,斜折沿,沿宽约7厘米,呈青灰色。正中发现一片经火烧的红烧土,口沿外侧的斜边是浇铸时在器物口沿留下的痕迹。平台外有一圈草拌泥,用来加固范。再往外还有一圈沟槽,槽内填碎陶范和烧土块,以加强铸件平台。沟槽外铺一层细砂,以做隔离散热之用。最外侧还发现燃烧过的草拌泥和木炭灰烬,推测在铸造时可能经过预热,中心的红烧土可能是烘范遗留的痕迹。这一发现使我们可以更具体地了解殷墟时期大型铸范的构成形式[65]。
图3-87是苗圃北地出土的大型方鼎范,现存的主要是底范和腹壁范相扣合的部分,它的北半部被一个殷代马坑破坏,南半部保存较好。腹壁范接触底范部分长97、背面长114、残高26、厚约10厘米。两侧各有一个长方形卯,恰好可与底范上的榫相扣合。在范的背面抹一层草拌泥,最厚处约12厘米。有的地方草拌泥外还有一层砂土。底范用黄土夯成,外实内松。在范的下部,各有一个横穿的孔,孔径6厘米。在范的背后中部,各有一个竖直的孔,孔径9厘米,孔内均有朽木痕迹[66]。我们推测,安装这套范时,在四面范的下部各有一块平放的木头,相互捆缚起来,而在四面范中部分别竖有一根木头,两面各自捆缚起来,以加固合范,使之牢固,不致在浇注时错位。
图3-87 大型方鼎范
(转引自《殷墟发掘报告》图版四:2)
铸型在浇注前须再次烘烤预热,然后在型周围用土填实。至此,铸型制作完成。
【注释】
[1]a.刘煜等:《殷墟出土青铜礼器铸型的制作工艺》,《考古》2008年第12期。
b.岳占伟等:《殷墟陶模、陶范、泥芯的制作工艺研究》,《南方文物》2016年第2期。
[2]华觉明:《铜和铁的文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大象出版社1999年版,第327页。
[3]参见《唐会要》卷八九以及明清时期铸造鼎彝的有关著述。
[4]Lukas Nickel,Imperfect Symmetry:Re-thinking Bronze Casting Technology in Ancient China,Artibus Asiae,Vol.66,No.1,2006.
[5]石璋如:《殷代的铸铜工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6本,1955年。
[6]华觉明:《妇好墓青铜器群铸造技术的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7]岳洪彬、岳占伟:《试析殷墟铸铜中的“一模多器”现象》,《南方文物》2014年第3期。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9]Lukas Nickel,Imperfect Symmetry:Re-thinking Bronze Casting Technology in Ancient China,Artibus Asiae,Vol.66,No.1,2006.
[10]常怀颖:《论商周陶模和范上的“定位线”》,《考古》2017年第2期。
[11]李永迪,Anyang Foundry:Archaeological Remains,Casting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Organization.A thesis for Ph.D to Harvard University,2003.
[12]李永迪,Anyang Foundry:Archaeological Remains,Casting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Organization.A thesis for Ph.D to Harvard University,2003.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1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340页。
[15]笔者参与洹北商城出土陶范的测试工作,但实验尚在进行之中。
[16]笔者曾经参观过台家寺遗址的出土遗物,并与发掘者一起讨论。
[17]苏荣誉等:《中国上古金属技术》,山东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
[18]冯富根等:《商代青铜器试铸简报》,《考古》1980年第1期。
[19]苏荣誉等:《中国上古金属技术》,山东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
[20]华觉明等:《妇好墓青铜器群铸造技术的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1]李济、万家保:《殷虚出土五十三件青铜容器之研究》,中研院史语所1972年版,第124-125页。
[22]Robert W.Bagley,Shang Ritual Bronzes:Casting Technique and Vessel Design,Archives of Asian Art,Vol.43,1990.
[23]难波纯子:《殷虚前半期の青铜彝器の编年と流派の认识》,《史林》73卷第6号,1990年,第32-36页。
[24]谭德睿:《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研究》,《考古学报》1999年第3期。
[25]Lukas Nickel,Imperfect Symmetry:Re-thinking Bronze Casting Technology in Ancient China,Artibus Asiae,Vol.66,No.1,2006.(www.xing528.com)
[26]Robert Bagley,Anyang Mold-Making and the Decorated Model,Artibus Asiae,Vol.69,No.1,2009.
[27]岳占伟等:《殷墟陶范的施纹方法探析》,《考古学集刊》第18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0-210页。
[28]石璋如:《殷代的铸铜工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6本,1955年。
[29]张昌平:《论殷墟时期南方的尊和罍》,《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128页。
[30]石璋如:《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殷虚墓葬之五》,中研院史语所2000年版,图版一六。
[31]杨晓能:《早期有铭青铜器的新资料》,《考古》2004年第7期。
[32]石璋如:《殷代的铸铜工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6本,1955年。
[33]Noel Barnard and Wan Chia-pao,The Casting of Inscription in Chinese Bronzes-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ose with Rilievo Guide-lines,《东吴大学艺术史集刊》第六卷,1976年。
[34]林巳奈夫:《殷周青銅器銘文鑄造法に關する若干の問題》,《東方学報》第51册,1979年。
[35]松丸道雄:《殷周金文の製作技法について》,《甲骨文·金文:殷·周·列国》,东京二玄社1990年版。
[36]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229页。
[37]松丸道雄:《殷周金文の製作技法について》,《甲骨文·金文:殷·周·列国》,东京二玄社1990年版。
[38]张昌平:《商周青铜器铭文的若干制作方式——以曾国青铜器材料为基础》,《文物》2010年第8期。
[39]李峰:《西周青铜器铭文制作方法释疑》,《考古》2015年第9期。
[4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2000-2001年安阳孝民屯东南地殷代铸铜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6年第3期。
[41]岳占伟、岳洪彬、刘煜:《殷墟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方法》,《中原文物》2012年第4期。
[4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商代墓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119页,彩版一五,1。
[43]罗振玉:《梦微草堂吉金图附续编》续编一卷廿三号,上虞罗氏珂罗版印行,1917年,铭文又见《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2007年版,2944。
[4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随州义地岗墓地曾国墓1994年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2期。
[45]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安阳市博物馆:《安阳殷墟青铜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133页。
[46]岳占伟、岳洪彬、刘煜:《殷墟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方法》,《中原文物》2012年第4期。
[47]梁景津:《广西出土的青铜器》,《文物》1978年第10期。
[48]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7、70页。
[49]张昌平:《商周青铜器铭文的若干制作方式——以曾国青铜器材料为基础》,《文物》2010年第8期。
[50]a.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河北藁城台西村的商代遗址》,《考古》1973年第5期。
b.李众:《关于藁城商代铜钺铁刃的分析》,《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
[51]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平谷县发现商代墓葬》,《文物》1977年第11期。
[52]笔者使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能谱仪检测,初步判断可能是陨铁。
[53]徐恒彬等:《广东省出土青铜器冶铸技术的研究》,《科技史文集》(综合类专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
[54]陈建立等:《先秦超高锡刃具初探》,《商周青铜器的陶范铸造技术》,文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297-305页。
[55]孔德铭:《河南安阳辛店发现商代晚期大型聚落和大型铸铜遗址》,《中国文物报》2017年8月11日。
[56]冯富根等:《司母戊鼎铸造工艺的再研究》,《考古》1981年第2期。
[57]冯富根等:《殷墟出土商代青铜觚铸造工艺的复原研究》,《考古》1982年4期。
[58]谭德睿:《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研究》,《考古学报》1999年第2期,第212页。
[59]冯富根等:《殷墟出土商代青铜觚铸造工艺的复原研究》,《考古》1982年第4期,第536页。
[60]李济、万家保:《殷虚出土五十三件青铜器之研究》,中研院史语所1970年版,第21页。
[61]李士,秦广雍:《现代实验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111页。
[62]第一次突变温度为573℃,系石英相变所致,样品中α-石英(六方晶系)在573℃转变为β-石英(立方晶系)。
[63]华觉明等:《妇好墓青铜器群铸造技术的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64]华觉明等:《妇好墓青铜器群铸造技术的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6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2000—2001年安阳孝民屯东南地殷代铸铜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6年第3期。
[6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