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出土的泥芯多碎小,这是因为浇注完成后将器物取出时,一般会把大块的芯打成碎块。按照泥芯设置的位置可以分为明芯和盲芯。大部分是明芯,即铸型中形成底部、腹部、鋬部空腔的泥芯(图3-47)。盲芯是指封闭在足、耳、鋬、柱帽等部位的泥芯,由于盲芯浇注后还留在铜器内,故发现极少。图3-48中的这一件可能是未曾使用的。带有盲芯的足、耳有的在废弃后重新回炉熔化,使盲芯黑色发亮,又称回炉芯(图3-49)。
图3-47 容器芯(2003AXSH214∶15)
图3-48 鼎足芯(2003AXSH232∶35)
图3-49 鼎足回炉芯
(2003AXSH269∶67)
这些残块中,芯可分为有浇注面和无浇注面两类,前者易辨认,少数还能判断出器形,后者与烧土相混,难辨别。
可以辨认的遗物中,容器芯占绝大多数,也有少量兵器芯,还发现用于马车上的圆泡芯。相比而言,兵器和车马器芯比容器芯的砂含量更高。部分芯经过低温烘烤,呈淡红色;有的芯没有烘烤,仍为土之本色。(www.xing528.com)
泥芯由芯体、芯头、芯座等三部分组成。芯体为真正形成器物空腔的部分,芯头和芯座则起固定外范及组成浇道的作用。芯体大多为容器的腹部,表层刷细泥浆,较光滑,结构紧密,因浇注时曾与高温铜液接触过,硬度强,且多已烧结,呈浅灰色或青灰色,表面多有烟炱。内部为实心,多呈红褐色或泥土本色,质地较为松散,尤其靠近表层部分,呈现颗粒状(图3-48)。
芯头和芯座分别位于芯体的上部和下部,芯头多为沿着腹芯或圈足芯向上伸展的圆柱体,通常设有分列两侧的凸榫,用以和外范扣合,形成铸型的时候包裹在外范里头,也是为了更好地与外范扣合。为了牢靠地固定外范,每个榫头都会有意制成左右两半,上下错位,两侧能清晰看见翻制芯形成的线。卣圈足芯(2003AXST1906⑦∶1)的芯头部位可见浇道的部分,卣芯侧面还设有两枚泥芯撑(图3-50)。芯撑是泥芯表面用来保持壁厚凸起的小块,浇注后会在相应的位置形成孔。小件的泥芯直接在芯头上做出浇道,矛芯2004AXSH683∶89可见前面的浇道,背后的相应位置还有一个,从两面斜向流入型腔(图3-51)。
图3-50 卣圈足芯(2003AXST1906⑦∶1)
芯座经常是与芯分离的,我们通常见到的都是大型器物的芯座,如2003AXSF43出土的一件大型圆形器物的芯座,是在一个半地穴建筑内夯筑而成的(图3-52)。
图3-51 矛芯(2004AXSH683∶89)
图3-52 2003AXSF43内的大型芯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