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瓷器出洋:德化窑宋代外销瓷产品

瓷器出洋:德化窑宋代外销瓷产品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军持(南宋)从出土的军持标本看,有的与韩槐准在《南洋遗留的中国古外销陶瓷》一书中所介绍的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博物院陈列的宋瓷相同,应为宋代德化窑销往南洋的产品。其造型、釉色与碗坪仑窑址采集的基本相同,应属同一时期的外销瓷产品。颈及腹部各有一组弦纹。另一件肩部印莲花瓣一圈,器壁作瓜棱形。这种罐形壶与菲律宾出土的标本完全相同,应为德化烧制的另一种外销瓷。

瓷器出洋:德化窑宋代外销瓷产品

1.军持

军持,又称军持壶、净瓶,是我国东南地区瓷窑烧制专供销售东南亚各国的一种产品。这种特殊器物在福建的另一些地方也有发现。

德化的军持发现于碗坪仑、屈斗宫、后坑垅等宋代窑址中。

军持(南宋

从出土的军持标本看,有的与韩槐准在《南洋遗留的中国古外销陶瓷》一书中所介绍的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博物院陈列的宋瓷相同,应为宋代德化窑销往南洋的产品。

特别是在盖德碗坪仑的宋代窑址上,采集到了5件完整、4件残缺的军持产品。每件产品都表现为:喇叭口,长颈,平底,流附在肩腹之间,长而高。胎细坚,青白釉,底部及内腹壁无釉。其中3件颈部有两道凸弦纹,上腹壁印一层或二层复莲瓣纹,下腹壁印仰莲瓣纹。2件造型同上,青白釉,底部无釉,上腹壁印盘龙纹,下腹壁印云纹。这种模印盘龙纹,从其装饰特点看,龙颈瘦长,具有元时作风,似是元代外销瓷器。另2件上部印有云纹,下部印有直道纹。残破的几件,其中2件上半部印复莲纹,口径7.5厘米、腹径8厘米。

在后坑垅的窑址上也发现1件军持的下半部残片,印有直道纹,底径7.5厘米、腹径13.3厘米。其造型、釉色与碗坪仑窑址采集的基本相同,应属同一时期的外销瓷产品。

2.盒

盒,又称粉盒。宋元时代已大量生产,在屈斗宫、碗坪仑、后垅仔、家春岭、内坂、大垅口、尾林、太平宫、墙坪山、湖枫林、潭子边等窑址均有大量发现。

盒的造型精美,盒身周边印有瓜瓣纹或直道纹。器形一般较低矮,合身呈圆形或八棱形,子母口,底平而稍内凹。胎白细坚,青白釉,口及底部无釉。装饰花纹丰富多彩,盒盖一般印有各种花草和图案,有莲花、牡丹花、菊花、葵花、云纹、凤鸟纹、钱纹和其他缠枝花草;有的盒盖的中部还有“福”“寿”“金玉”等吉祥文字。

粉盒(南宋)

1974年,泉州湾发掘出一艘宋代远洋货船,在船上出土了不少陶瓷器。其中有德化窑生产的白釉瓷盒和瓷碗。菲律宾出土的青白釉盒与德化碗坪仑及其他窟址出土的完全相同,可以证实是德化窑生产的外销瓷无疑。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盒子,就工艺表现手法上来看,应该也是德化窑的产品。

3.瓶(www.xing528.com)

瓶,是德化陶瓷比较常见的艺术形态。有大瓶、小瓶、小口瓶等几种不同造型。

大瓶,在几个古窑中一共出土5件,完整2件。1件口径11厘米、腹径15.4厘米、底径8.2厘米、高27厘米。花瓣口外折,长颈,鼓腹,矮圈足,底稍内凹。胎白质坚,青白釉,器底与内腹壁无釉,表面呈冰裂纹。颈部有两组划纹,腹部印云气纹。另1件口径7厘米、腹径13厘米、底径6.1厘米、高22.5厘米。敞口尖唇,长颈,鼓腹,平底。胎白质坚,青白釉,器底与内腹壁无釉。颈及腹部各有一组弦纹。有1件瓶仅存颈部,颈间刻画两组弦纹,并堆贴一条蟠龙。上述瓶与韩槐准在《南洋遗留的中国古外销陶瓷》一书介绍的雅加达博物院所藏的宋瓷相同,可以认定是德化外销瓷的一种。

德化艺术镂空梅瓶

小瓶,在家春岭、内坂、碗坪仑、尾林等窑址都有出土,样式颇多。其中1件口径4.6厘米、底径4.9厘米、通高9.8厘米。敞口,呈喇叭状,长颈,鼓腹,圈足,底深凸。青白釉,胎白细坚。装饰花纹,一般自颈肩以下模印有条状纹、草叶纹(或莲瓣纹)、缠枝花纹。模印花纹少者二层,多者五层。制作方法应系分段模制而成,造型小巧玲珑,颇为美观。德化出土的这类小瓶,同菲律宾出土的标本,造型特点和装饰花纹完全一样,基本上可以认定为德化外销到菲律宾的产品。

小口瓶,碗坪仑窑址采集多件。小口,颈极短,鼓腹,腹下部逐渐收缩,肩部有一道凹线圈。1件口径6厘米、底径7.2厘米、高22厘米。青白釉,微泛黄,胎质较松。另1件口径5.2厘米、底径7厘米、高16厘米。青釉,胎质细坚,底部露胎。上述小口瓶,特别是前者与菲律宾出土的标本颇为相似,基本上可以认定是德化窑烧造的产品。

4.飞凤碗

飞凤碗,在家春岭、祖龙宫和屈斗宫等窑址,曾采集到飞凤碗的残片。凤鸟,在国外称为不死鸟。这种碗为青白釉,底部和圈足无釉。碗的外壁模印飞凤纹饰。底部中间凸出一圆圈。

飞凤碗残片上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菲律宾出土的飞凤碗纹饰一致。从造型特点和釉色看,应是德化外销瓷的另一种产品。

五彩碗(明)

5.壶

壶,又称酒壶、水壶。在屈斗宫窑址采集出完整1件,残缺多件。完整件口径6厘米、腹径12厘米、底径6.8厘米、通高11.4厘米。壶的造型是:小口,折腹,带盖,平底微凹,前附流,后附把,腹壁模印缠枝花纹、莲瓣纹或草叶纹,釉色青而微泛黄,底足无釉。胎色黄,质松脆,或许是未烧熟的缘故。它与菲律宾出土的标本完全一样,应为德化外销产品无疑。

在碗坪仑窑址采集2件,完整。均为口径3.7厘米、腹径10.1厘米、底径8.4厘米。敛口,颈极短,鼓腹。肩部有流,带把,底平而稍内凹。胎色白,青白釉,底部无釉。器的中部有一道凸棱,应是分段模制的结果。一件上腹壁印卷草纹,下腹壁印波浪纹。另一件肩部印莲花瓣一圈,器壁作瓜棱形。这种罐形壶与菲律宾出土的标本完全相同,应为德化烧制的另一种外销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