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争中的虚实关系对主动权的夺取

战争中的虚实关系对主动权的夺取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子强调要通过对“虚”“实”关系的全面认识和把握,来夺取战争的主动权,即“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虚”即空虚,指兵力分散而薄弱;“实”即充实,指兵力集中而强大。虚实,同时也指作战行动中虚虚实实、示形佯动等手段。皆是旧时注家对孙子“虚实”含义的正确理解。此句谓虚实运用微妙到极致,则无形可睹。此言虚实运用神奇之至,则无声息可闻。

战争中的虚实关系对主动权的夺取

【导读】

本篇集中论述了战争活动中“虚”“实”关系相互对立、相互转化这一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孙子强调要通过对“虚”“实”关系的全面认识和把握,来夺取战争的主动权,即“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做到这一点,其关键在于如何争取优势,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为此孙子提出了著名的作战指导原则——“避实而击虚”。而这一原则在作战行动中的具体化,就是要做到:一、示形于敌,迷惑和欺骗敌人,诱使其暴露弱点,然后予以打击。二、集中优势兵力猛烈果断地打击敌人,即所谓的“以十击一”。三、因敌变化而取胜,在作战过程中不机械、不呆板,根据敌情变化,随时调整部署,始终保持主动。四、察知战场地理,了解战场天候,“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并采取“策”“作”“形”“角”等方法,全面掌握敌情。五、正确选择主攻方向,做到触一发而牵全身,“出其所不趋”,“攻其所不守”。孙子认为,只要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采取正确的作战指导原则和具体作战措施,那么战争的胜利不但“可知”,而且也是“可为”的了。

本篇篇题,汉简本作“实虚”,非是。虚实,“虚”即空虚,指兵力分散而薄弱;“实”即充实,指兵力集中而强大。虚实,同时也指作战行动中虚虚实实、示形佯动等手段。曹操注:“能虚实彼己也。”李筌注:“善用兵者,以虚为实;善破敌者,以实为虚。” 杜牧注:“夫兵者,避实击虚,先须识彼我之虚实也。”皆是旧时注家对孙子“虚实”含义的正确理解。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1,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2。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3。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4;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5。故敌佚能劳之6,饱能饥之7,安能动之8

【注释】

1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处,占据。佚,即“逸”,指安逸、从容。贾林注:“先处形势之地以待敌者,则有备豫,士马闲逸。” 汉简本“佚”作“失”,义同。

2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趋,奔赴,此处为促、仓促之意。趋战,仓促应战。此句意为作战中若后据战地仓促应战,则疲劳被动。

3致人而不致于人:致,招致、引来。《周礼·秋官·小司寇》:“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致人,调动敌人。致于人,为敌人所调动。按,这句话的核心含义是争取把握作战中的主动权,系孙子作战指导思想的精髓。

4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利之,以利引诱。意谓能使敌人自投罗网,乃是以利相诱的缘故。

5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害,妨碍、阻挠之意。《书·旅獒》:“不作无益害有益。”此言能使敌人不能到达战地,乃是牵制敌人的结果。

6敌佚能劳之:能,此处为乃、就的意思。劳,疲劳,使动用法。此句梅尧臣注为“挠之使不得休息”,甚是。

7饱能饥之:饥,饥饿、饥困,用作使动。此句王皙注:“谓敌人足食,我能使之饥乏耳。”

8安能动之:言敌人若安固守御,我就设法使他们移动。曹操注:“攻其所必爱,出其所必趋,则使敌不得不相救也。”汉简本无此句。

【译文】

孙子说:凡是先占据战场等待迎击敌人的就主动从容,而后抵达战场仓促应战的就疲惫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能够使敌人自动进到我预定地域的,是用小利引诱的缘故;能够使敌人不能抵达其预定地域的,则是设置重重困难阻挠的结果。敌人休整良好,就要设法使他们疲劳;敌人粮食充足,就要设法使他们饥饿;敌人驻扎安稳,就要设法使他们移动。

出其所不趋1,趋其所不意2。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3;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4;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5。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6微乎微乎,至于无形7;神乎神乎,至于无声8。故能为敌之司命9

【注释】

1出其所不趋:出兵要指向敌人无法救援的地方,即击其空虚。不,这里当作“无法”“无从”之意解。汉简本此句作“出于其所必趋也”,《太平御览》《长短经》亦作“出其所必趋”,文意似更顺。

2趋其所不意:指兵锋要指向敌所不曾意料之处。与上句同义重复,表示强调。

3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张预注:“掩其空虚,攻其无备,虽千里之征,人不疲劳。”无人之地,喻敌虚懈无备之处。汉简本“不劳”作“不畏”,“无人之地”前无“于”字。

4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言我出击而必能取胜,乃由于出击的是敌人想防守却守不住的地方。

5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言我防守而必能稳固,乃由于所守的是敌无法攻取的地方。汉简本无“者”字,且“不”作“必”字。

6“故善攻者”至“敌不知其所攻”句:梅尧臣注:“善攻者,机密不泄;善守者,周备不隙。”王皙注:“善攻者,待敌有可胜之隙,速而攻之,则使其不能守也。善守者,常为不可胜,则使其不能攻也。”皆为精审。汉简本“所守”“所攻”前皆无“其”字。

7微乎微乎,至于无形:微,微妙。《荀子·议兵》:“诸侯有能微妙之以节。”杨倞注:“微妙,精尽也。”此句谓虚实运用微妙到极致,则无形可睹。

8神乎神乎,至于无声:神,神奇、神妙。《易·系辞》:“阴阳不测之谓神。”此言虚实运用神奇之至,则无声息可闻。

9故能为敌之司命:司命,命运之主宰者。《管子·国蓄》:“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

【译文】

出兵要指向敌人所无法驰救的地方,突袭要指向敌人未曾预料之处。行军千里而不劳累,是因为行走的是没有敌人阻碍的地区;进攻而必定能够取胜,是因为进攻的是敌人无法防御的地点;防御而必定能够稳固,是因为扼守的是敌人不能攻取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能使敌人不知道该如何防守;善于防御的,能使敌人不知道该怎么进攻。微妙啊!微妙到看不出任何形迹。神奇呀!神奇到听不见丝毫声息。这样,就能够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1;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2。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3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4,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5

【注释】

1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御,抵御,《易·蒙卦》:“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冲,攻击、袭击,《战国策·齐一》:“使轻车锐骑冲雁门。”虚,虚懈之处。汉简本“进而不可御”作“进不可迎”。

2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速,迅速、神速。及,赶上、追上,《说文》:“及,逮也。”何氏注:“兵退则利速,我能制敌而敌不能制我也。”汉简本“追”作“止”,“速”作“远”。

3必救:必定救援之处,喻利害攸关之地。张预注:“敌人虽有金城汤池之固,不得守其险而必来与我战者,在攻其所顾爱之地,使之相救援也。”

4画地而守之:画地,指画出界线,《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画地而守,指在地上随便画一条界线即可防守,比喻防守非常容易。其实“画地而守”也是兵阴阳家的术法之一。

5乖其所之也:意谓调动敌人,将其引往他处。乖,违反、背离。《论衡·薄葬》:“各有所持,故乖不合。”此处有改变、调动的意思。之,往、去。汉简本“乖”作“胶”。

【译文】

前进时敌人无法抵御的,是由于袭击敌人懈怠空虚的地方;撤退时敌人不能追击的,是因为行动迅速而使得敌人追赶不及。所以,如果我军想打,敌人即使高垒深沟坚守,也不得不脱离阵地与我交锋,这是因为我们攻击了敌人所必然援救的地方。如果我军不想打,即使是画地防守,敌人也无法来同我军作战,这是因为我们诱使敌人改变了进攻的方向。

故形人而我无形1,则我专而敌分2;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3,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4。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5,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6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7。寡者,备人者也8;众者,使人备己者也9

【注释】

1故形人而我无形:形人,使敌人现形。形,此处作动词,显露的意思。我无形,即我无形迹,“形”在此处为名词。此句意为使敌显形而我隐蔽真形。此句汉简本作“善将者,形人而无形”。

2我专而敌分:杜佑注:“我专一而敌分散。”专,专一、集中。分,分散。

3是以十攻其一也:言我在局部上对敌拥有以十击一的绝对优势。汉简本作“以十击一”。

4吾之所与战者约矣:梅尧臣注:“以专击分,则我所敌少也。”约,少、寡的意思,杜牧注:“约,犹少也。”

5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言我准备与敌作战之战场地点敌无从知晓。所与战之地,指所准备与敌交战之地点。

6“不可知”至“则吾所与战者寡矣”句:意谓我欲战之地敌既无从知晓,则不得不多方防备,如此,则敌之兵力势必分散;敌兵力既已分散,则与我局部交战之敌就薄弱容易被战胜了。汉简本无“不可知”三字。

7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此句言倘若处处设防,必然是处处兵力薄弱,陷入被动。汉简、《通典》、《太平御览》此句均作“无不备者,无不寡”。

8寡者,备人者也:敌方兵力之所以相对薄弱,在于分兵备敌。张预注:“所以寡者,为分兵而广备于人也。”

9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我方兵力所以占有相对优势,是因为迫使敌人分兵备我。张预注:“所以众者,为势专而使人备己也。”

【译文】

因此,要设法使敌人显露真形而我军不露痕迹,这样,我军的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人的兵力却不得不分散。我们的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的兵力分散在十处,这样,我们就能用十倍于敌的兵力去进攻敌人了,从而造成我众而敌寡的有利态势;能做到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劣势的敌人,那么同我军正面交战的敌人也就有限了。我们所要进攻的地方敌人无从知道,敌人不知道,那么他们所需要防备的地方就多了;敌人防备的地方愈多,那么我们所要进攻的敌人就愈单薄。因此,敌人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左边,右边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右边,左边的兵力就薄弱。处处加以防备,就处处兵力薄弱。敌人兵力之所以薄弱,是因为处处分兵防备;我方兵力之所以充足,是因为迫使敌人处处分兵防备。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1;不知战地,不知战日2,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3以吾度之4,越人之兵虽多5,亦奚益于胜败哉6?故曰:胜可为也7。敌虽众,可使无斗8

【注释】

1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如能预先了解掌握战场的地形条件与交战时间,则可以奔赴千里与敌交战。汉简本“千里而会战”作“千里而战”。

2不知战地,不知战日:汉简本“日”“地”前均有“之”字。

3“不知战地”至“近者数里乎”句:张预注:“不知敌人何地会兵,何日接战,则所备者不专,所守者不固。忽遇劲敌,则仓遽而与之战,左右前后犹不相援,又况首尾相去之辽乎?”所言甚是。汉简本无“而”字,“况”作“皇”。

4以吾度之:吾,武经本作“吴”。度,估计、推测的意思,《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5越人之兵虽多:越人之兵,越国的军队。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晋拉拢吴以牵制楚国,楚则利用越来抗衡吴国,吴、越之间长期征伐无已。孙子为吴王论兵法,自然以越国为吴的主要假想作战对象。

6亦奚益于胜败哉:奚,何、岂。益,帮助、补益。于,对于。武经本无“败”字,汉简本同。

7胜可为也:为,造成、创造、争取的意思。胜可为,即言胜利可以积极造成。《形篇》从战争客观规律性角度发论,云“胜可知而不可为”。此处从主观能动性角度发论,认为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胜利可以造成,即“胜可为”。两者之间并无矛盾。汉简本作“胜可擅也”。

8敌虽众,可使无斗:言敌人虽多,但只要创造条件,就能够使他们无法同我方较量。汉简本作“適(敌)唯众,可毋斫也”。

【译文】

所以,如能预知交战的地点,预知交战的时间,那么,即使跋涉千里也可以去同敌人会战。不能预知在什么地方打,不能预知在什么时间打,那么就会出现左翼救不了右翼,右翼救不了左翼,前面不能救后面,后面不能救前面的情况,更何况想要在远至数十里,近也有数里的范围内做到协调作战呢?依我分析,越国的军队虽然众多,但对于决定战争的胜负又有什么补益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创造的,敌军虽多,但可以使他们无法同我方较量。(www.xing528.com)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1,作之而知动静之理2,形之而知死生之地3,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4。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5;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6。因形而错胜于众7,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8,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9。故其战胜不复10,而应形于无穷11

【注释】

1策之而知得失之计:策,筹算、策度。得失之计,敌计之优劣得失。此句张预注曰:“筹策敌情,知其计之得失。”甚是。

2作之而知动静之理:作,兴起,此处指挑动。动静之理,指敌人的活动规律。此言我挑动敌人借以了解其活动的一般规律。

3形之而知死生之地:形之,以伪形示敌。死生之地,指敌人之优势所在或薄弱致命环节。地,与下文“处”义同,非实指战地。言以示形于敌的手段,来了解敌方的优劣环节。

4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角,量、校。曹操注:“角,量也。”有余,指实(强)之处。不足,指虚(弱)之处。张预注:“有余强也,不足弱也。角量敌形,知彼强弱之所。”

5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形兵,指军队部署过程中的伪装佯动。句意为我示形佯动臻于完善,则形迹俱无。汉简本无“故”字。

6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间,间谍。深间,指隐藏极深的间谍。窥,刺探、窥视。《说文》:“窥,小视也。”示形佯动达到最高境界,则敌之深间也无从摸测底细,聪明的敌人也束手无策。汉简本“智”作“知”,“不”作“弗”,句末有“也”字。

7因形而错胜于众:因,由、通过、依靠。因形,根据敌情而灵活应变。错,同“措”,放置、安置之意。武经本“错”作“措”。

8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此言人们只见到我克敌制胜的情况。形,形状、形态,此处指作战的方式方法。

9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言众人无从得悉如何克敌取胜的内在奥妙。制胜之形,取胜的奥妙、规律。张预注:“立胜之迹,人皆知之,但莫测吾因敌形而制此胜也。”甚是。

10故其战胜不复:复,重复。取胜的方法不重复,指作战方法随机制宜,灵活机动。

11应形于无穷:应,适应。形,形状、形态,此处特指敌情。此句杜牧注:“敌每有形,我则始能随而应之以取胜。”

【译文】

所以要通过分析判断,来了解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要通过挑动敌人,来认识敌人的活动规律;要通过佯动示形,来掌握置敌死地的关键所在;要通过战斗侦察,来观察敌人兵力的虚实强弱。所以伪装佯动运用到绝妙的地步,就可不显示出任何痕迹。不显示任何形迹,那么,即使是深藏的间谍也窥察不到我军的底细,即便是高明的敌人也想象不出对付我军的办法。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运用战术,即便把胜利摆放在众人面前,众人仍然不能看出其中的奥妙。人们只能知道我用来战胜敌人的办法,却无从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办法出奇制胜的。所以每次战胜,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适应不同的敌情,变化无穷。

夫兵形象水1,水之形,避高而趋下2;兵之形,避实而击虚3。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4。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5;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6。故五行无常胜7,四时无常位8,日有短长,月有死生9

【注释】

1兵形象水:言用兵的规律如同水的运动规律一样。兵形,用兵打仗的方式方法,亦可理解为用兵的规律。

2水之形,避高而趋下:水之形,水的活动形态。此句言水的活动趋向是避开高处流向低洼之地。“水之形”,汉简本作“水形”。

3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言用兵的原则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攻击其空虚薄弱的地方。此句汉简本作“兵胜辟实击虚”。

4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制,制约、决定。制胜,制服敌人以取胜。此句意为水之流向受地形高低不同的制约,作战中的取胜方法则依据敌情不同来决定。汉简本句前有“故”字,“制流”作“制行”。

5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此句言用兵打仗无固定刻板的态势或模式,犹如流水一样并无一成不变的形态。势,态势,《易·坤卦》:“地势坤。”常势,固定永恒的态势。常形,一成不变的形态。此句汉简本作“兵无成埶(势),无恒刑(形)”。

6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意谓若能依据敌情变化而灵活处置以取胜,则可视之为用兵如神。张预注曰:“兵势已定,能因敌变动应而胜之,其妙如神。”此句汉简本作“能与敌化之胃神”。

7五行无常胜:意谓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无定数。按,古人将金、木、水、火、土视为组成物质的最基本要素。始有“相生说”,谓五行之间相互促进:“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后有“相胜说”,谓“五行”相互排斥、迭次相克:“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不论“相生” 抑或“相胜”,五行间的关系是固定的。另外,当时还有“五行毋常胜”说,乃墨家后学的观点。《墨子·经下》云:“五行毋常胜,说在宜。”其含义是五行相遇固不免相胜,但并非一定不移。因种种机遇,且能生出变化来,大概是多方可以胜少。《经说》:“五:合水土火。火离然,火烁金,火多也。金靡炭,金多也。”就是无“常胜”之意。《孙子》云“五行无常胜”,意近墨家后学“毋常胜” 之说。这或许表明《孙子》一书有后人增附的现象。(墨家后学“五行毋常胜”说所反映的是战国中期以后的思想。)

8四时无常位:此言春、夏、秋、冬四季推移变换永无止息。四时,春、夏、秋、冬。常位,固定不变的位置。

9日有短长,月有死生:意谓白昼因季节变化有长有短,月亮因循环往复而有盈亏晦望。日,白昼。死生,月亮循环往复之“生霸” 和“死霸”,通指月亮盈亏晦明之变化。古人将一月之月相变化,顺次称为: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详可参阅王国维《生霸死霸考》(载《王静安先生遗书》)。此处《孙子》言五行、四时及日月变化,含义均如曹操注所云:“兵无常势,盈缩随敌。”

【译文】

用兵的规律就像流水,水的流动规律,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作战的规律是避开敌人的坚实之处而攻击敌人的弱点。水由地形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则根据不同的敌情而制定不同的取胜方略。所以,用兵打仗没有固定刻板的模式,这正如水的流动不曾有一成不变的形态一样。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机动克敌制胜的,这就叫作用兵如神。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固定的常胜,四季相移更替也没有不变的位置,白天有短有长,月亮有缺有圆。

【通论】

《虚实篇》对军事活动中“虚”“实”对立统一关系作了精辟分析,全面论述了作战指挥中争取主动权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方法,在《孙子兵法》全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虚实”的含义十分广泛,凡是构成战斗力的各种因素,诸如兵力的大小、优劣、众寡、强弱、分合,部队的劳逸、饥饱、治乱、懈备,部署的疏密、坚弱,兵势的锐钝,士气的高低,心理的勇怯,行迹的真伪,处境的安危,地形的险易等,都属于虚实的范畴。掌握虚实是否得当,转化虚实是否成功,运用虚实是否高明,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得失,从这个意义上说,虚实问题是作战指导上的关键所在。《虚实篇》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备受人们推崇,如唐太宗李世民就作过这样的评价:“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

李世民这一评价确非虚辞。孙子对“虚”“实”之间辩证关系的认识和把握,在本篇中的确进入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既讲清了“虚实”的核心,又讲到了运用“虚实”的手段、方法,还阐述了转化“虚实”的条件。可谓是包举无遗、深刻入微。

所谓“虚实”的核心宗旨,就是积极夺取作战的主动权,创造条件,争取优势,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众所周知,主动权乃是军队行动的自由权。在战场上,谁失去行动自由,谁就面临失败的危险,可见,主动权即军队命脉之所系。孙子对这层道理早有深刻的领会,并用简洁深刻的一句话,概括揭示了牢牢掌握主动权的不朽命题:“致人而不致于人”,即善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孙子强调,这既是理解“虚实”关系的钥匙,也是正确运用“虚实”、转化“虚实”所要达到的目的。我们认为这一原则是孙子制胜之道的灵魂。无怪乎《李卫公问对》要这么说古代兵法:“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

从这一认识出发,孙子探讨了运用和转化“虚实”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提出了著名的作战指导原则——“避实而击虚”。孙子认为作战的秘诀不外乎驾驭“虚”“实”关系。要摆脱被动,赢得主动,关键在于使自己处“实”而让敌人据“虚”。然而构成“虚实”的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指挥员去发现,去创造,去把握,而实现这一步骤的有效途径,则是在军事行动中努力做到“避实击虚”,完成敌我虚实态势的转变。如此,“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意图便得到了具体的落实,克敌制胜就有了充分的保证。

那么,如何将“避实而击虚”原则落到实处,使“致人而不致于人”的追求变成现实呢?孙子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它们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示形于敌,迷惑和欺骗敌人,使其暴露弱点,然后给予凌厉的打击。

示形动敌,这在《势篇》诸篇中即有论述。但孙子在本篇中是从“虚实”的全新视角对它进行阐发的,自有其特殊的意义。他强调指出,要设法使敌人暴露真情而我方巧妙隐蔽实力和作战意图,“形人而我无形”。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实施战略佯动和欺骗,使敌人被牵着鼻子走,处处被动,“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这样一来,敌人便无法对我构成巨大的威胁了,所谓“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即是这层意思。

第二,“以十击一”,即集中优势兵力,果断有效地打击敌人。

“众寡分合”是古代兵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其实质含义,就是集中兵力,在全局或局部造成优势,分一为二,各个击破敌人。孙子在本篇中集中阐述了这个命题,并把它看作是转化“虚实”,从而“致人而不致于人”的重要步骤。孙子主张集中优势兵力临敌制胜,即所谓“我专为一,敌分为十”,从而“以十击一”“以众击寡”,夺取作战的胜利。当然,集中兵力要有一定的条件,其关键在于作战指导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分合为变”,赢得主动。孙子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所以他接着又说“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通过欺骗、藏形等手段,使敌人的“四手”变成“两拳”,使自己的“两拳”变成“四手”。在集中自己的兵力的同时,分散敌人的兵力,造成全局或局部的优势地位,“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第三,“攻其所必救”,即正确选择作战的主攻方向。

“避实击虚”的道理大家比较清楚,可是如何使它发挥应有的威力,则是一门艰深的学问。孙子提出“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的思想,以正确选择作战主攻方向为突破口,指出一条如何避实击虚的康庄通衢,即出兵所攻击的既是敌人虚弱之处,同时又是关乎要害之处,使对手欲守不得,欲战不能,进退失据,彻底失败:“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第四,“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察知战场地理,了解战场天候,并采取“策”“作”“形”“角”等手段,全面掌握敌情。孙子认为,要贯彻“避实而击虚”作战方针,争取“致人而不致于人”,就需要掌握各种情况,从中分析利弊,制定正确的对策,这样就可以“千里而战”,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了。

孙子指出,军事指挥员所应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概略言之有两大类,一是天时地理,即“知战之地,知战之日”;二是敌情。一般情况下,第二类情况比较难以了解。为此,孙子着重论述了了解和掌握敌情的方法,“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应该说,这是非常具体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够保证我方及时、全面掌握敌人的作战计划、活动规律、作战部署、强弱环节,为我方定下作战决心、制订作战计划、实施“避实击虚”提供客观根据,从而保障在作战中牢牢掌握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

第五,因敌变化而取胜。

孙子强调指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意思是说,高明的作战指导者在对敌作战过程中,要切忌僵化保守,拘泥成法,而必须根据敌情的变化,随时调整兵力部署,改变作战方式,始终保持主动:“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在孙子的观念中,唯有“因敌而制胜”,方可排除干扰,顺利实施“避实而击虚”的作战指导,真正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驾驭“虚实”、运用“虚实”、转化“虚实”,由用兵的“必然王国”进入用兵的“自由王国”。

在详尽论述“虚实”的实质、运用和转化“虚实”的基础上,孙子在本篇中终于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树立起正确的作战指导思想并实施适宜的作战措施,胜利就不但“可知”(可预见),而且也“可为”(可以创造),从而为本篇画上圆满的句号。

【战例】

齐魏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也称作围魏救赵之战,是战国中期发生的一次著名战争。当时齐国的军事家孙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孙武“避实而击虚”“攻其所必救”“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作战指导思想,采取“围魏救赵”“批亢捣虚”的战术,在今山东菏泽东北一带的桂陵地区,一举击败了实力强大的魏国军队。此战对战国整个战略格局的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进行各方面的改革。在政治上,逐步废除了世袭的禄位制度,推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的政策,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君主统治政权。在经济上,“废沟洫”,破坏贵族分封制经济基础井田制,“尽地力之教”,抽“什一之税”,创制“平籴法”,兴修水利,鼓励开荒,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军事上,建立了“武卒”制度,考选勇武有力的人加以训练,大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通过这些措施,魏国国力日渐强盛,成为战国初期最为强大的国家。魏惠王继位以后,继承文侯、武侯的事业,从事魏国霸业的进一步建设。他为了更好地向中原地区发展,遂于公元前361年将国都由安邑(今山西夏县)迁徙到大梁(今河南开封),继续向外扩张。这样一来,就直接威胁到齐、楚等其他大国的利益。其中尤以齐、魏之间的矛盾更为尖锐。

齐国也是大国,公元前356年,齐威王即位后,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进行国防建设,国力日渐强大。在魏国不断向东扩张的形势面前,齐国为了抗魏以达到兼并争霸的政治目的,就利用魏国和赵、韩之间的矛盾,展开了对魏的激烈斗争。

桂陵之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公元前353年爆发了。

当时,为了反抗魏国以达到兼并土地、扩张势力的目的,赵成侯于公元前356年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和齐威王、宋桓侯相会结好,同时又和燕文公在阿(今河北高阳北五十里)相会。公元前354年,赵国向依附于魏国的卫国发动了战争,迫使卫国屈服称臣。魏国借口保护卫国,即出兵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赵与齐是盟国,邯郸局势危急,赵国遂于公元前353年向齐国请求支援。

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议救赵事宜,齐相邹忌主张不去救赵。齐将段干朋则认为“不救则不义,且不利”,不救赵既失去对赵国的信用,又会给齐国自身带来麻烦。但是他同时指出,从当时的战略形势来考虑,如果把军队直接开往邯郸去救赵,赵国既不会遭到损失,魏军也不会消耗实力,这对齐国的长远利益不利。因此,他主张实施使魏与赵相互削弱,而后“承魏之弊”的战略方针。具体地说,是先派一部分兵力南攻襄陵,以牵制和疲惫魏国。待魏军攻破邯郸师老兵疲之时,再予以正面的攻击。段干朋这一谋略,显然有一石三鸟的用意:南攻襄陵,可使魏国陷于两面作战的困境,是为其一;向赵表示了援助的姿态,信守盟约,维持两年前在平陆相会时所建立的两国友好关系,帮助赵国坚定其抗魏的决心,是为其二;让魏、赵继续冲突攻伐,最后导致赵国遭受重创、魏国实力削弱的结果,从而为齐国战胜魏国和日后控制赵国创造有利条件,是为其三。

段干朋的建议,完全符合齐国统治集团的利益,因此为齐威王所欣然采纳。齐威王决定以少量军队联合宋、卫南攻襄陵,主力暂时按兵不动,静观事态发展,准备伺机出动,以“承魏之弊”。

当时魏国的扩张,使楚国也受到很大的威胁,因此,楚宣王乘魏国出兵攻赵、后方空虚的时候,派遣景舍为将,率领部分军队向魏国南部的睢、地区进攻。这样,魏国实际上已处于三面作战的境地。幸亏其实力雄厚,还能够从容应付。

魏国以主力攻赵,两军相持了一年多。当邯郸形势危在旦夕,赵、魏两国均已疲惫之时,齐威王认为出兵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命令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率大军救援赵国。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同魏军主力交战,以解邯郸之围。孙膑不赞成这种硬碰硬的打法,提出了“批亢捣虚”“疾走大梁”的正确策略。他说:“要解开乱成一团的丝线,不能用手硬拉硬扯;要排解别人的打架,自己不能直接参与进去打。派兵解围的道理也是这样,不能以硬碰硬,而应该采取‘批亢捣虚’的办法,就是撇开强点,攻击弱点,避实击虚,冲其要害,使敌人感到形势不利,出现后顾之忧,自然就会解围了。现在魏、赵相攻经年,魏军的精锐部队都在赵国,留在自己国内的是一些老弱残兵,将军您应该迅速向魏国的都城大梁进军,切断魏国的交通要道,攻击其防备空虚的地方。这样一来,魏军必然被迫回师自救,我们可以一举而解救赵国之围,同时又能使魏军疲惫,便于我们击败他们。”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批亢捣虚”建议,统率齐军主力向魏国国都大梁进军。大梁是魏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梁危急,魏军不得不以少数兵力控制历尽艰辛刚刚攻下的邯郸,而以主力急忙回救大梁。这时,齐军已将桂陵作为预定的作战区域,迎击魏军于归途。魏军由于长期攻赵,兵力消耗很大,加以长途跋涉,士卒疲惫不堪,面对占有先机之利、休整良好、士气旺盛的齐军的截击,完全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终于遭到惨重的失败,已占的邯郸等赵地,也就得而复失了。

齐国在桂陵之战和随后的马陵之战中的大获全胜,使得魏国的实力遭到严重削弱,从此,齐、魏在东方形成了均势,平分了东方的霸权,后来到“会徐州相王”时,强盛一时的魏国终于向齐国表示了屈服,战国的形势由此发生重大转折。

在桂陵之战中,孙膑所使用的“批亢捣虚”“围魏救赵”的战法,实际上是一次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孙子“虚实”原则的伟大实践,故为数千年来广大兵家所重视、研究和运用。素号“怯弱”的齐军所以能打败实力强大的魏军,是由于选择了魏赵双方精疲力竭的有利时机,又选择了正确的作战方向,进攻敌人既是要害又呈空虚的国都大梁,迫使魏军回师救援,陷入被动挨打的地位,在战略上战术上都失去了主动权。而齐军则以逸待劳,一举取胜。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我们看到孙子的《虚实篇》精彩理论,如“攻其所必救”,“众者,使人备己者”,“先处战地而待敌”,“致人而不致于人”等,都经受了实战的检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